劉邦用這個辦法打敗項羽開創漢朝,曹操用同樣的辦法終結漢朝
《左傳》有雲:「師直為壯,曲為老」。把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說:「出兵打仗的時候,要有大義凜然的理由,才能士氣如虹。如果師出無名,部隊的士氣就會受到影響。」筆者今天得空,通過劉邦和曹操的兩個典故,給大家解讀一下這句古訓。
劉邦和項羽早年都受命於楚懷王,項羽在自立為西楚霸王之前三個月,曾經尊奉楚懷王為義帝。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之後,覺得上面有個義帝礙事,就指使九江王英布把義帝弄死了。
項羽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劉邦起兵跟項羽爭天下的時候,一開始沒有找什麼高大上的理由發兵。後來有一個姓董的老頭,給劉邦獻了一個妙計。董公讓劉邦為義帝發喪,然後打著替義帝報仇的旗號討伐項羽。劉邦雖然是流氓出身,但是也知道董公這條計策是妙計,就採用了這個辦法。
劉邦先是為義帝發喪,劉邦開啟影帝模式,哭了三天三夜,簡直是比死了爹娘還傷心。劉邦哭了義帝之後,發了一篇檄文說:「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劉邦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劉邦打著替義帝報仇的大旗,號召天下諸侯百姓一起討伐項羽。這個出兵的理由實在太高端大氣上檔次了,劉邦的檄文發出後,天下諸侯百姓紛紛響應。這使得劉邦在楚漢爭霸中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漢獻帝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四百年後,劉邦的後代漢獻帝沒飯吃,就給曹操等各路諸侯發了勤王詔。曹操手下的謀士荀彧對曹操說:「漢高祖為義帝發喪佔據了道德制高點,明公應該效法高祖,迎奉天子,明公這樣就能讓天下歸心。」
曹操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曹操聽了荀彧的建議,迎奉漢獻帝遷都許昌。從那以後,曹操想揍誰,就讓漢獻帝發一封詔書討伐誰。比如曹操想揍袁術,就讓漢獻帝發詔書令呂布、孫策、劉備一塊組團去討伐袁術。曹操假天子的名義發出討袁詔後,劉備、呂布、孫策紛紛發兵響應,把袁術圍毆得滿地找牙。
荀彧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劉邦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擊敗了西楚霸王項羽,開創了大漢400年的天下。曹操有樣學樣,打著漢獻帝的旗號,把自己爭天下的理由搞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從而建立魏國。從這兩件事情來看,「師直為壯」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啊。
版權聲明:本文為王福星原創,禁止轉載。本人只以「王福星」和「文氓王福星」筆名發表文章,其餘的賬號發表此文均為盜版。


※漲知識!歷史上跟此人有關成語有30個!你知道是誰?都有什麼嗎?
※歷史上最幸運的女犯人,因皇帝誤走到她的房門,結果成為千古一後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看一代丞相是如何當官的!
※劉邦的開國功臣們軍銜該怎麼評?比如元帥和大將,絕對超乎想像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