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老師的10月書單來了,請查收!

大學老師的10月書單來了,請查收!

閱讀應是陪伴人一生的好習慣,許多時候,我們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但其實它們卻仍潛藏在我們的氣質和談吐里。今天,小微就為各位老師精選了5本經典好書,願老師們的10月都有書香為伴。

1

學院的傳統和現實

推薦書:《美國文理學院的興衰》,原名:《母校:還鄉記》(Alma Mater:A College Homecoming)

作者:P.F.克魯格(P.F. Kluge)

譯者:胡淼森

出版單位: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國文理學院的興衰》一書的副標題叫作《凱尼恩學院紀實》,其實無論是書名還是副標題,都是後來在編輯中譯本時修改的。書的原名是《母校:還鄉記》。

從書名看,這本書像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又像一部小說。事實上,在讀這本書時,經常會有正在讀《蝴蝶夢》之類小說的錯覺,因為那些讓人身臨其境的場景描寫,以及畫面感極強的人物描寫。這歸功於作者克魯格——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他站在曾經的本科生、現在的校友以及兼職教授的角度,用出色的文筆,展示了一所小型文理學院的內部風雲。

關於哈佛之類著名綜合性大學的「吐槽」之作屢見不鮮。無論是教育界人士,還是記者、作家等,經常會批評名校和名校生如何被現實利益取代了原有的「追求真理」精神。很多人認為,坐落於小鎮鄉村的小型文理學院才能代表高等教育的「初心」和理想狀態。不過,看了克魯格的這本書後,他們可能要失望了。

作為高質量文理學院中的一員,位於俄亥俄州鄉村的凱尼恩學院擁有近兩百年的校史(悠久傳統),只有1600名本科生(小而精),專業以文、史、哲、藝為主,還有各行各業的著名校友,包括美國第19任總統哈耶斯、奧斯卡影帝保羅·紐曼等。但是克魯格通過類似「田野調查」的方式,深入到凱尼恩學院的師生之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訪談,發現:由於規模增長加上結構變化,凱尼恩田園般的學院生活和歷史傳統得到了轉變、豐富和稀釋。

例如:教師們在校外居住,對於學院的滿意度越來越低,對於教學也不再那麼富有熱情,師生交流機會也顯著變少;隨著各個系搬進了自己的大樓,不同專業之間的緊密關係也被破壞,開始出現競爭和矛盾;為了維持經費來源,學校無法只招收真心想要的優秀學生,而不得不招收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從而損傷了學校聲譽和生源質量,繼而影響培養質量;其他大學的「分數貶值」也蔓延到這片世外桃源中來,教師開始給學生打高分,學術誠信狀況也越來越不樂觀;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也愈演愈烈。

克魯格對母校兼僱主——凱尼恩學院的感情依然那麼深厚,但他又深深地為她的現狀和前景擔憂——這種情感的複雜性造就了本書內容的豐富性。凱尼恩學院以及其他文理學院究竟命運如何?這成為所有讀者心中的懸念。同時,這本書打破了大家對文理學院的固有觀念。文理學院和其他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存在的共性問題,依然值得大家思考。

2

未來大學什麼樣

推薦書:《大學的終結:泛在大學與高等教育革命》

(The End of College:Creating the Future of Learni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Everywhere)

作者:[美]凱文·凱里(Kevin Carey)

譯者:朱志勇/韓倩等

出版單位:人民郵電出版社

「大學的終結」從字面上看有點危言聳聽。其實作者的意思是說,現有的綜合性大學被傳統所保護,力量強大,除非有一種更好的教育模式出現,否則現在的高等教育體系難以有突破。這裡的「更好」被作者解讀為:花費更少的錢,讓更多學生加入,甚至為每個學習者的個性負責。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革新。慕課的話題已經被討論多次,但是在《大學的終結:泛在大學與高等教育革命》一書中,對慕課的作用的看法更加樂觀和大膽。作者認為,慕課的發展足以在未來某一天顛覆現有的高等教育機構:

1.促進教育公平。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因為經濟條件、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原因未能進入世界頂尖大學的孩子(甚至中老年人)有機會學習到由最好的教授講的最好的課程。

2.擴大招生範圍。大學有機會通過在線教育接觸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天才」或者符合本校期待的潛在生源,改變原先固有的招生模式。

3.獲得真正的教學「大數據」。大規模的學習人數和頻繁的學習行為將會為學校帶來數以億計的數據點,從而可以進行分析。

4.降低高等教育機構成本。成立一家新學校再也不用僱傭高薪教授、興建昂貴的校舍,而是和創立一家矽谷初創科技公司的成本差不多。

5.真正實現教育全球化和多元化。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和各個國家、各種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這將為課程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並不否認,這些暢想的實現可能要很長的過程,他認為,至少可以先在大學教學中慢慢引入信息技術。而事實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中的一些學者恰恰是最早開始考慮這些問題的人。

總體來說,作者在書中詳細論述了美國大學的歷史變遷、大學的本質、大學的未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係、泛在大學的定義、傳統大學在大趨勢下的掙扎,以及未來高等教育的學歷認證與呈現形式。

作者作為美國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分析專家, 主導了新美國基金會的教育政策改革項目,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講授教育政策課程,並連續六年擔任《高等教育紀事報》的專欄作家,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撰文。他對高等教育的了解,以及文筆的風趣辛辣、邏輯的嚴密,都使得這本書值得一讀。

3

反思母校的畢業生

推薦書:《特權:哈佛與統治階層的教育》(Privilege: Harvard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ing Class)

作者:羅斯·格雷戈里·多塞特(Ross Gregory Douthat)

出版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從批判、質疑、反思的角度來看待和分析美國精英大學教育的書不止一本。有大學管理者——前任哈佛本科生院院長哈瑞·劉易斯所著的《失去靈魂的卓越》,批評哈佛忘記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輕人培養成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成人;有大學教授——耶魯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撰寫的《優秀的綿羊》,曆數常春藤學校學生的「數宗罪」。

而現在又有畢業生出來說話了——哈佛2002 屆畢業生羅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他是《大西洋月刊》的高級編輯、《國家評論》的影評人以及《華爾街日報》等報刊的撰稿人,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評論版專欄作家。他出了一本描寫自己哈佛經歷和感想的書叫《特權》。

在多塞特筆下,哈佛不再是一個頭頂光環的學術殿堂,而變成了「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階層(即特權階層)的踏腳石」。

他坦言哈佛沒有給他期望中的「真正的教育」,所謂的「追求真理」其實是「追求成功」。書中列舉出的具體事例有:大多數學生來自富人以及官員、企業家家庭; 八個主要的學生俱樂部壟斷著校園社交和話語空間,且只有出身顯赫者才能加入; 一再「刷新上限」的分數膨脹和「刷新下限」 的學術標準降低,且為學生和教授共同默認;追捧能創造利益的科學而否定文史哲學的價值;以及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如何在哈佛墮落的故事——為了維持自己的校園明星和活動家的形象,她揮金如土,假冒上流社會,結果被發現其實是挪用了一大筆社團資金。

作者總結說,哈佛擁有最豐富的資源、卓越的教授和無數的研究機會,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一個人可以在那裡讓自己獲得最優良的教育。但是,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哈佛不會主動教育你,不會指導你塑造你,或以任何有效的方式來反擊無序、懶惰和名利野心。

他認為美國的精英大學已經日益拋棄了教育的「引導」功能。大學變得比較不像學校而更像工廠,一方面, 它的流水線為廣闊的世界生產未來的銀行家、律師、政治家和醫生;另一方面,它希望能夠吸引足夠的學生進入學術領域來保持學科的生命力。

畢業生對母校真的只有「吐槽」嗎?以筆杆子為生的多塞特雖然文風辛辣,但是到最後仍然不能掩蓋其對母校的愛:「我熱愛哈佛正如我們應當愛這個世界,不是因為它十分美好(它並不是),而是因為它裡面存在美好的、值得為之奮鬥的東西……彷彿在另一個角落裡,穿過另一道爬滿常春藤的門,那所我們想像中的大學、我們夢中的哈佛,在等著我們。」

4

劍指精英教育之作

推薦書:《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

譯者:林傑

出版單位:九州出版社

去年,關於「北大學生得了『空心病』」的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一再發酵。名校學生厭學、找不到人生目標的話題一度被熱議。其實,早在2008年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辭去教職之際,就曾因一篇《精英教育的劣勢》而廣受關注。在這篇文章中,他探討了精英教育對學生造成的不利影響,揭露了精英教育疏遠人性、鼓吹「虛假的自我價值」、提供平庸和安全的誘惑、消磨欣賞孤獨的能力等劣勢,指出大學的宗旨是塑造靈魂而不是培養就業能力。文章掀起軒然大波。

德雷謝維奇繼而屢次受邀前往各個大學講座並與學生對話。在收集了更多案例和觀點之後,《優秀的綿羊》一書完成,迅速成為暢銷書,並被《紐約時報》《紐約客》等媒體多次討論。

出身於上中產階層的猶太家庭,從小在嚴格的家教中成長,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又在耶魯大學做文學教授……作為「優秀的綿羊」之一,作者在本書中,以自己和身邊的同事、學生為例,探討了「那些頭頂光環的年輕人」(常春藤盟校的學生們)的種種恐懼、失落、迷惘、空虛、孤獨的情緒產生的原因,分析了他們的生長環境和原生家庭,以及美國私立名校如何「誤人子弟」。

書中還深入討論了大學的使命何在、常春藤盟校的「上位史」、大學生如何「創建自己的生活」、大學和大學生應有什麼樣的道德和責任、大學到底應該教什麼、教師的本職與學生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甚至還用「泡沫」來形容風起雲湧的MOOC潮流。

有一些太過「理想化」的語句也受到很多讀者的質疑。例如作者在文中說,「大學給每位學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機會:遠離社會,暫時擺脫來自家庭影響和職業規劃的束縛,站在遠處以純凈並批判的眼光審視整個世界。」

但有讀者反駁:「我們對於大學承載了太多的期待,卻忘了大學雖是象牙塔尖,但絕非是獨立於世外。尤其在當代社會,將大學這個小社會同整個大環境割裂開來是完全不可能的。當這個社會以金錢地位衡量成功時,我們如何期待大學教育能完全不世俗地衡量成就?」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本書確實有很多顛覆性的言論,擊中人心,甚至能夠解決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問題。

5

通識教育的捍衛者

推薦書:《美國大學:運作和未來》(The American University : How it Runs,Where it is Going)

作者:雅克·巴爾贊(Jacques Barzun)

譯者:孟醒

出版單位:浙江大學出版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雅克·巴爾贊是享譽世界的西方文化史學家,其代表作《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為中國讀者所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完了本科、研究生,成為該校教師,並擔任教務長長達十年。這樣寶貴的經歷怎能浪費?1967年卸任後,巴爾贊即著手寫作《美國大學:運作和未來》,並於第二年出版。

這本書主要面向兩種群體,一是對美國大學內部情況不甚了解的普羅大眾,二是大學內的學者、管理者。於後者而言,巴爾贊在書中展現出來的縝密的觀察、犀利的觀點(尤其是批評)或讓其擊節稱讚,或讓其心有戚戚焉,或讓其不以為然甚至反唇相譏。總之,此書帶來的各種觀點大討論,使其成為高等教育經典書籍之一。

書中寫的雖然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大學,但是對於現代的中國乃至很多國家的大學而言依然適用。比如,書中寫到美國大學遭遇的困境:「它們花費著巨資卻一貧如洗,它們遭受自己學生的攻擊,它們的教研員工忙得不可開交,而公眾對他們卻愈發感到不滿,提出愈發武斷的要求……個人和社會自己不能辦到的,就被委託給大學這個現存的最能勝任的機構。」但是「在接受成百上千的任務時,大學還失去了對教學和研究的壟斷。」

巴爾贊曾被不少人詬病為思想老套落後——他在《美國大學》一書中多次強調,大學課堂理應是純粹獲取知識的場所,大學擔負著培養學生對知識與文化的鑒賞能力;大學不應成為獲取人生經驗的名利場和交際圈,這是社會應該負起的義務。

顯然,在學生培養方面,巴爾贊是不折不扣的通識教育支持者。在教師管理方面,他顯然是一位會被大學教師認同的管理者,因為他對教師持寬容態度,認為優秀的大學管理者要學會用平和、平衡的方式處理學者隊伍中的不同取向,行政命令式的管理無助於引領一個學術共同體的搭建。

他在書中還強調,大學管理者應該學會尊重和領悟「無權力者的權利」。巴爾贊的高校管理和教育理念頗為理想主義,雖然有時會遭到質疑,但是仍然得到了眾多教育學者和高校管理者的認同。

本書開頭的「導論」也值得一讀,作者系著名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名譽院長赫伯特·I.倫敦。他對這本書的內容評價中有讚許也有批駁,並不乏對大學存在的諸多問題的諷刺,文筆辛辣但並非無端攻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可思研究 的精彩文章:

高校取消事業編製,你怕了嗎?
不建好專業,你拿什麼去賭5年後的「雙一流」?
斥資百萬重獎一線教師,面對教學激勵,老師會不會買賬?
工科畢業去哪兒?製造、建築、媒體通信產業是三大去向
老師是段子手是怎樣的體驗?

TAG:麥可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