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隨想錄:要學會對活人憐憫,對死人反思

隨想錄:要學會對活人憐憫,對死人反思

上帝降下瑪哪,有三重意義。第一,在人抱怨的時候,給人希望和滿足;第二,讓人在曠野里以瑪哪為食物,長達40年;第三,上帝賜予的瑪哪,是靈糧,人不可或缺,直到永遠。這意味著,人的生命建設,應該在失望與希望之間,物質與思想之間,身體與靈魂之間,當下與永恆之間,尋找張力,構建平衡,然後向著標杆奔跑。綜合思考在這裡變得如此重要,比如肉體和靈魂的關係,很多人因為意識到了靈魂的重要性,就迅速否定肉體的意義。問題是,如果肉體不重要,上帝為什麼要賦予我們肉體,為什麼上帝自己也要道成肉身呢?思考這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承認自己的理解方式可能錯的,然後才有可能走向綜合的思考。通過否定肉體來為靈魂的重要性提供動力的方法,其實是人的膚淺的短期智慧,比如佛教就這個路子。也就是說,如果一名基督徒總想完全否定肉體的意義,那麼他一定是被一種短期的小智慧迷住了。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所有由人說出來的關於末日的預言,都是無知的謊言。如果上帝的末日審判真的來臨,所有的人都能看見,不會有人提前知道。這就像每個人都能看見天空,每個人都能接受到陽光普照一樣。要知道,天空和陽光,也是上帝的作品。上帝的信息會臨到每一個人。真正具有大智慧的末日預言,是一個人把自己的每一天都理解成末日,每天警醒禱告,每天做好應該做的工作,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明天是否太陽照常升起,明天我們是否還活著。我把這種每天都是末日的觀念秩序解釋為我們的「均衡性末日」,正是這種均衡性的警惕,讓我們不至於混吃等死,不至於得過且過。

我們的神是活人的神。一個人如果他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他曾經做過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事,我們都應該對他抱以深深的憐憫和內心的寬恕,因為他此時此刻是一個鮮活的人。如果一個人已經死去,那麼他所做過的一切,上帝的審判必然臨到他,必須得到反思和清算,讓後人從災難和痛苦的慣性中走出來。但觀察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現我們剛好是顛倒過來了,我們基於自己生存的需要和焦慮,總是對活著的人刻薄、毫不關心,時刻防備;而我們基於自己道德的優越感,總是對死去的人大肆讚美,彷彿有一天我們死去之後,別人也要給我們的屍體戴上一頂好人的冠冕。

認識論的事情要反覆說。大多數中國人普遍不會思考問題,沒有終極價值觀,不會將問題簡化,找不到最基準的問題,因此無法逐步深入。比如牛頓假定了一個沒有任何外力的環境,由此發現了牛頓第一定律。比如斯密假定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發現了自由經濟的秩序。如果沒有建立postulate和faith,牛頓和斯密都成不了大思想家。

這是你的世界。一半是黑暗,一半是光明。這是我的工作。不必懼怕,只管靜默。靜默是一個多麼聰明的方法啊,當我靜默,我能夠聽到我自己的心跳;當我繼續靜默,我會越過我的心跳的聲音,聽到你的腳步聲在不遠的地方,沉沉地響起。

宗教是社會的自發秩序,具有多樣性和自由性。宗教沒有正教和邪教之分,如果某個宗教觸犯了法律,那是法治事件,與宗教無關。信仰則是私人事件,我必須在我自己的範圍之內堅守我的基督信仰,但我沒有權利干涉他人。聖經教導我們,萬事互相效力,基督徒要學會在社會秩序方面理解多樣性的原則。在這個意義上,任何指責他人的宗教是邪教的說法,任何指責他人的信仰是異端的說法,都不過證明了一個人的自我為義。某種意義上,這剛好證明了這些人的宗教的不寬容,證明了這些人的信仰的不開闊。人在每個地方都會無法抑制自己的自我為義,這才是人性的普遍性。

"莫非這就是基督么"?當耶穌站在你的面前,當耶穌對著你說出真理,甚至當你知道,耶穌說出來的話就是真理,但你的內心依然是懷疑,依然是不確定。這就是人性!人永遠都是當下的,短視的,但每個人也是等待的,仰望的。沉重的肉身和無邊的夢想構成了巨大的張力,一種深刻的生活,由此轟隆展開。

一個人的生命,知識和方法,都必須建構屬於自己的參照系(reference)。例如分析產權問題,科斯定理就是參照系。比如分析自由價格問題,一般均衡理論就是參照系。不過我想說的是人的意義,我的生命在狹長的時間和空間一閃而過,當我以耶穌基督作為參照系,我看見了我的意義,我找到了生命的方法。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如果有一個健全的人,可能只有一個人選:宋美齡。美!開闊的多元的知識譜系。擁有人類最終極的價值觀。引導蔣中正先生上升。在光和鹽的意義上,宋美齡是歌德所說的「永恆之女性」。

調動你全部的知識和想像力,去理解《聖經》;祈求神開啟你的心竅,在理解《聖經》的同時,擁有更加豐富的知識。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基督信仰是一個知識展開的過程,是一個想像力不斷拓寬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知識不斷減少的過程,不是一個思想收縮的過程。而你所有的知識和所有的想像力,就像裝在神的口袋裡的一片馬賽克,雖然是碎片,卻也美麗,卻也價值連城。

王陽明早年「致君行道」,不料中途遭遇「廷杖」之辱,開始轉型思考「覺民行道」,「致良知」。前者是對他人內心秩序的干預,後者是自我為義,以為自己的世界有理想國。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頑固,你王陽明作為一個人,有什麼能力影響和改變皇帝呢?至於對普通民眾的啟蒙,更是無知的僭妄,高估了知識人的能力。這正是一代大儒或者是中國所有讀書人的缺陷所在,不認識人性,就只能劍走道德,克己復禮,就只能高估自己,幻想自己的知識的高邁與德行的優越。知識精英如此,民眾更是倉惶,中國人幾千年不進步,在於對人性的短視,尤其是對自己的短視。

王安石推崇《詩》《書》《周禮》等儒家經典,吸收佛教大乘思想,自以為已經具備了「內聖外王」的大格局。但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他卻致力於「得君行道」的制度設計,想方設法把國家改進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這是一個看不見真理的儒生最容易採取的方式,沒有終極價值,就只能拜倒在權力之下。可怕的是,雖然這種短視的格局傳承千年,卻沒有一個人立足於自己的人性論和認識論來試圖懷疑自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儒家向來追求「天下有道」,但「天下」是一個總括性詞語,類似於人民、百姓。這導致儒家只看見群體,看不見個人,看得見一個時代的沉淪,卻看不見一個人的苦難。個人的自由權利被「天下」意識遮蔽。這才是中國人價值觀層面最大的缺陷,幾乎無人倖免。

必須看到先秦思想的不足,孟子說,「齋戒沐浴,然後可以事上帝」。所謂齋戒沐浴,就是個人修鍊。顏回說,「其心三月不違仁」,所強調的是個人內心的自我審視。莊子直接提出了「心齋」。所以韓非跟著說,「虛心以為道舍」。這一系列的名人名言,意味著先秦的思想家普遍重視把心修鍊到完全凈化的水平。荀子說,「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強調人的悟性,而不是細分和思辨。而天人合一的觀點就是這麼一路傳承過來的,事實上是把人抬高到天的為止。所以說,中國人的觀念習慣性秩序的自負與僭越,是從先秦開始的。但我們現在的讀書人,依然把先秦解釋為中國的黃金時代,解釋為我們的理想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小和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綜合理解「因信稱義」,兼論我們無所不在的單向度思維
論中秋節的「偶像崇拜」意義
拉斯維加斯的槍聲,兼論美國人的持槍權
隨想錄:一個總想改變他人的人是愚蠢的、自負的
遮蔽我們心靈的永遠都是看得見的事實

TAG:蘇小和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