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張獻忠不如李自成,唯獨這1件事,張獻忠比李自成高明10倍

都說張獻忠不如李自成,唯獨這1件事,張獻忠比李自成高明10倍

明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鐵蹄錚錚踏破了大明萬里江山。在明亡清興的幾十年間,中原大地成為血火疆場,各派武裝為了爭奪天下,連年征戰不休,上演了一幕幕龍爭虎鬥的驚心場景。有道是亂世出英雄,連綿戰火,催生出一批能征善戰的武將階層,其中很多人之驍勇剽悍,不次於古之名將。

談論明末清初武將人才,張獻忠和李自成是兩個繞不開的人物。張獻忠為人殘暴嗜殺,多為後人詬病。無論戰果、地盤、隊伍實力,李自成全面勝出。然而在識人用人方面,張獻忠顯然要比李闖王高明得多。兩人在世之日,都是家長製作風,部下諸將奉命行事,未看出高下之分。然而兩大巨頭死後,群龍無首,將領們都得自行做主自己打拚,從他們的發展成就看,眼光膽識和能力高低一目了然。

李自成戰死後,輝煌一時的大順軍很快陷入低谷,並從此一蹶不振,部下諸將除去戰死的,很大一部分都投降了滿清。最後只剩下李過、高夫人帶領少數殘餘勢力,退縮在長江邊深山老林里,陸續被清兵剿滅,大順軍從此消失。反觀張獻忠的余部,卻在李定國帶領下轉戰大西南,建立起面積廣大的根據地,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幾年時間發展到十幾萬人馬。然後他們聯合南明小朝廷,屢次出兵北伐,取得輝煌戰果。

大西軍後期的主要領導人,是張獻忠的四個養子。其中又以孫可望、李定國能力最強。但孫可望人品卑劣,貪權好利,天下未定就急吼吼稱王稱帝,拉幫結派搞內鬥,最後投降清軍。李定國不但武藝高強,且心如鐵石,志向堅定,忠心耿耿一心要驅除韃虜,恢復大明江山,大西軍後期軍事鬥爭,實際以他為主要指揮者。

李定國是陝西榆林人,從小出身貧苦,父母雙亡。很小就投入張獻忠軍中,張獻忠喜愛他精明幹練,作戰勇敢,把他收為養子。從此李定國的命運跟大西軍再也沒有分開。李定國長到十八歲時,不僅長得儀容俊美,一表人才,更兼武藝超群,驍勇善戰,軍中稱之為「小尉遲」。李定國的成名之戰「射殺神弩將」,極富有傳奇色彩。

那是在大西軍攻略四川時,川中明軍老將張令是張獻忠的老對手。張令當時年過60,仍然悍勇無匹。尤其善射,箭術如神。時人號為「神弩將」,沒少讓大西軍吃苦頭。李定國決心除掉他這個大患。兩軍陣前,李定國單人獨馬來到明軍大陣前,呼喚張將軍出來答話。張令毫無懼色披掛上馬,見對方是一個英俊少年,不明所以,李定國大聲呼喊:「來者是張將軍否?」張令朗聲回應。話音未落,李定國張弓搭箭,抬手射出,張令猝不及防,當場中箭落馬而死。明軍大潰。李定國一戰成名。

後來,李定國在輔佐南明期間,出兵北伐,在湖南衡陽遭遇八旗兵主力。李定國設下重兵埋伏,把清軍主帥、敬謹親王尼堪誘入埋伏圈,伏兵四起,當場陣斬尼堪。士兵把尼堪的頭獻給李定國,三軍歡聲雷動,齊唱大風歌,成為明末清初反清戰爭中,最為震撼人心的時刻。此戰也創造了明末清初之際,斬殺清軍將領級別最高的記錄。

後來,李定國率軍圍攻桂林,清朝定南王孔友德被逼自殺。從此李定國又創立了一人斬殺清軍兩個親王的記錄,號稱「兩厥名王,天下震動」,掀起了明末武裝抗清鬥爭的最高潮。即使在後來低潮階段,李定國仍然在雲南磨盤山設下伏兵,計劃圍殲大漢奸吳三桂,因叛徒告密,被吳三桂逃脫,功敗垂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闖王李自成簡介 李自成之死
闖王李自成的寶藏身在何方?
大明1644:崇禎帝揮刀殺女眷,就是害怕李自成會侮辱她們
李自成自稱為「闖王」是有什麼緣故,古代還曾有三位闖王?
明末一悍將,戰敗後仍大罵不休,被李自成五馬分屍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