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關於北歐風,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關於北歐風,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簡二家

人是環境的產物,風格也是。一句話詮釋北歐風,你最先想到哪句?

英國詩人Robert Browning在他的詩中寫道:Less is more。趙又廷和高圓圓結婚請柬上有一句話:簡約不是少,而是沒有多餘。二姑娘覺得,這兩句話,恰到好處。

「北歐風其實是「暗黑系」」

北歐風簡潔明快,是所有人的共識。其實它的名字自帶「暗黑」基因。

北歐風格又叫斯堪的納維亞設計,英文名稱為 Scandinavian design。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n)指的是位於歐洲西北角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Scandinavian這個詞很有意思,它譯為「黑暗的地方」,是說這個半島黑暗嗎?

是的,北歐五國都是靠近北極的高緯度國家,因此氣溫低,光照弱,冬季漫長…這點也直接影響了它們的室內設計風格。

雖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只有挪威、瑞典以及一小部分芬蘭。但Scandinavian design現在泛指北歐五國的設計風格:即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和冰島。

由於地理位置互相臨近,所以這五個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歷史文化聯繫緊密、自然風光優美、幸福指數高居榜首、社會福利好、設計風格相似…

國旗都相似,都有偏左十字架

我們常說,人是環境的產物,其實風格也是。提及北歐風,腦海里自然浮現偌大落地窗,通透明亮的基底色,色彩斑斕的點綴,行雲流水的線條。

而北歐風之所以是今天在世界各地蓬勃蔓延的北歐風,與當地環境的漫長沉澱,不無關係。

落地窗+白色基調

二姑娘前陣子在丹麥時,慕名拜訪了丹麥傢具設計之父——芬·居爾的故居。

大師的家,隨處可見頂天立地的落地窗。屋外美成畫的碧草綠樹,就不經意被引入室內。

PS:1942年起,芬·居爾開始為自己的住宅進行室內設計。隨後的許多年裡,大師不斷把自己的作品放進家裡,直到1989年他去世。

2003年,芬·居爾的夫人去世,此後芬·居爾的故居開始被改造成為一座博物館,名字即為「芬居爾之家 / Finn Juhl s Home」,供人瞻仰,裡面的陳設布置均保留了芬居爾在世時的樣子。

說回到落地窗這回事。

北歐人患抑鬱症的幾率特別高,有人說這跟北歐國家冬季漫長有關。

想想也不無道理,人類這種生物始終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陽光和煦,自然心情愉悅、元氣滿滿;冬天、雨天、霧霾天,則莫名低落沉重。

北歐國家的冬季有多漫長,你感受一下:一到冬天,八點上班天還沒亮,下午三點左右,天就黑了。冬日的白天,只有幾個小時能看見太陽,簡直可以用「暗無天日」來形容。

加之氣溫低、濕度大,那種沁入骨髓的寒意,確實容易讓人感到絕望。

北歐人當然無力改變自然環境,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賴以生存的室內,以抵禦漫漫寒冬。他們室內設計的宗旨無它:亮一些,再亮一些;溫暖一點,再溫暖一點。

於是:他們在室內大面積運用白色提亮,讓整體的空間看起來亮堂通透;再輔以巨大的落地窗,把光線引進來,通過白色牆面,讓光在屋子裡發生折射。

落地窗是北歐風經典標配毋庸置疑,夏天臨窗遠眺時,滿眼詩情畫意;冬天視野里一片白雪茫茫。

北歐人口密度低,大家性格都偏內斂,家居設計都是白色簡潔畫風也很搭。

如果我國豪爽開朗的東北人民,家裡是這種冷冷的畫風,是不是還挺奇怪的?

「悶騷」=色彩鮮明的細節點綴

北歐風一般被稱為「性冷淡風」。

真正到北歐逛一圈後,二姑娘倒覺得稱「悶騷風」更恰當一些:冷淡中透露著若有若無的生機和熱情。

這必須歸功於北歐人民對色彩喪心病狂的運用。

他們既有鮮艷吸睛的高飽和色作搭配,也不乏淡淡喪喪的高級灰(即莫蘭迪色)作點綴。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俗氣就是了。

踏入很多北歐家庭,你會發現,他們常常以簡潔的白色、淺莫蘭迪色為主色調,再以色彩鮮明的地毯、沙發抱枕、裝飾畫、植物、小擺件等作為細節點綴,給房子增加了熱情的元素,簡約不失個性。

以下圖為例,灰色沙發+原木色地板+四白落地,營造出不奪目但舒服的底色;於是橡皮粉的抱枕,與亮黃色的小茶几,這兩者的質感就自然流露。

一眼望去,既有視覺焦點,又不覺雜亂無章——這就是色彩搭配的功夫。

五彩壁畫+亮眼的黃色三角桌

再舉例。下圖打底色依舊是原木色(地板、扶手、樓梯)+白色(牆壁),如此一來,彩色的地毯自然出挑,平添溫暖氣息,但是不會覺得扎眼。

我猜,北歐人們對色彩喪心病狂的駕馭能力,大抵是源於他們的「空虛寂寞冷」。

畢竟一到冬天,就彷彿進入冬眠模式。出門白茫茫,回家還白茫茫,是想讓人早日看破紅塵嗎?「熱情」和「性冷淡」乍看矛盾,細想則合理。

偏愛原木傢具

雖然北歐國家土地貧瘠,但是森林覆蓋率高,尤其是瑞典和芬蘭。

一片片樹木,砍下來就是純天然無添加的正宗原木,所以北歐人民就地取材,室內裝修中有大量的原木傢具。

地板、桌椅、柜子等淺色的原木傢具為空間增加了不少自然和溫暖的感覺。

這種原始、自然的情結已經融入到北歐的文化中。冬天太長夏天太短,要宅在家裡度過漫漫長冬,只能把自然材質搬回家,假裝自己在田野撒歡。

上篇也提到,北歐風的自然派系中,常用的便是木頭,編織(草編,竹編,亞麻編)。

流暢的線條,為不可或缺的北歐元素

北歐的傢具設計,在保持簡潔的同時也強調功能性,線條流暢優雅,自帶優雅氣質。

簡潔的線條,和性感的弧度是北歐風必備元素。

提升審美並不意味這要犧牲傢具的舒適性。相反,北歐傢具的設計相當符合人體工學,反而在不同程度提升了使用體驗。

著名設計師 Arne Jacobsen 的「7字椅」即是流暢線條設計的代表,它被北歐家庭廣泛應用在家庭中,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歡,至今賣出600多萬把。

還有北歐經典燈具的設計,丹麥設計師 Poul Henningsen 的「PH」系列燈具,不僅強調優雅的外形設計,還將人性化照明融入其中。

燈罩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每束光線的折射路徑,確保照射到桌面的光線是柔和均勻的,不會對人眼有一點刺激。

經常有人問一把椅子、一盞燈憑什麼賣那麼貴?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冒著生命危險的,第一個嘗試設計新東西的人,也付出了外行人難以想像的精力。

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可能只是一個體積不大的設計作品,但在它問世之前經過了多少次錘鍊鍛造,只有設計師自己知道。

圖片自Vitra

「北歐風最早在美國掀起併流行」

說來奇怪,北歐風最早起源於美國。

二戰期間,大量歐洲設計師湧入美國,他們擺脫古典設計,講求現代主義和實用主義,設計出的作品同時帶有北歐特徵,這種風格深深影響了戰後傢具設計風格的走向。

高曉松在節目中說過:大師都是扎堆的來,然後成堆的走。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推動北歐設計風格的大師們,從Mid-Century Modern這種初見北歐端倪的設計風格,到現在我們熟知的北歐風,無不體現出設計師們的非凡智慧。

MCM風格

MCM全稱為 Mid-Century Modern,也是一種帶有一點北歐特色的現代設計風格,在20世紀50年代達到巔峰。

很多描寫當時的美劇中都能看到這種傢具,比如美劇《Masters of Sex》講述20世紀60年代的故事,裡面高頻出現MCM風格的設計。

美劇《Masters of Sex》中的MCM風格椅子

與現在更簡化的北歐風略有不同,橙色、灰色、青色等相對較暗的暖色系被大量運用。

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批大師,1961年《Playboy》雜誌某篇文章的配圖,齊聚了6位大師及它們的代表作。

左起:George Nelson, Edward Wormley, Eero Saarinen,Harry Bertoia, Charles Eames 和 Jens Risom

不認識大師不要緊,他們的作品我們肯定都見過。

比如Eero Saarinen,他是美籍芬蘭人,鬼才般的建築師和設計師,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設計的子宮椅(Womb Chair)了。

坐在上面身體完全被椅子包裹,其舒適程度如同重回母親子宮一樣,因此命名子宮椅。

Womb Chair

極簡北歐風

用Scandinavian design(斯堪的納維亞設計)來表示一種設計風格,是源於一系列展覽。

1954年-1957年期間,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辦了多次北歐風格傢具的巡迴展,展覽的名字即為「Design in Scandinavia」。

展覽中的傢具

這些展覽向世界展示了斯堪的納維亞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此明確了北歐風的設計要素,無過多修飾、線條簡潔、實用性強等。

很多美國人都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設計風格的傢具。

貫穿整個20世紀的各種設計展,使北歐風迅速在歐洲和北美流行起來。

雖然中間沉寂過一段時間,但北歐風永遠不會過時,在當代依然是年輕人最喜歡的設計風格之一。

20世紀30年代斯德哥爾摩設計展海報

當然,功勞也是各位設計大師的,Verner Panton、Arne Jacobsen、Eero Aarnio 等大師們設計了很多作品,我們拿無比經典的椅子為例。

Verner Panton,丹麥設計師,當年設計出的Panton Chair(Panton椅)可以說是轟動一時的北歐風代表作品,第一張用塑料一次壓模成型的椅子。

Arne Jacobsen,丹麥設計師,被稱為北歐現代之父

20世紀50年代為哥本哈根皇家酒店設計了 Swan Chair(天鵝椅)、Egg Chair(蛋椅)等作品,Arne Jacobsen 是國寶級設計師,最初問世的系列設計作品已經成功高端人士爭相收藏的對象。

Arne Jacobsen 和他設計的 Egg Chair

這些北歐風格的設計至今都是潮流的代表,也經常出現在北歐風設計的家中。

北歐風從上個世紀30年代走到現在,雖然經歷了幾十年的迭代,但依舊沒有改變本質,大師們的精神依然體現在各個細節中。

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給我們的生命帶來了一些特別的東西,這些東西將永遠留在世間,而他們也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END-

每日一物推薦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萬萬沒想到,改變客廳居然能和諧家庭、升職加薪!
簡單的設計不僅僅可以很美,還可以很有故事
日本的「空屋計劃」,讓我重新思考人和房子的關係
這款不老仙妻強推的香皂,愛「面子」的人都搶瘋了
只知道極簡主義,卻沒感受過極簡主義的溫柔?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