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被誤解了近千年的《岳陽樓記》,范仲淹的想像之作

揭秘:被誤解了近千年的《岳陽樓記》,范仲淹的想像之作

導讀:大家接觸到《岳陽樓記》都是什麼時候呢?小編第一次知道《岳陽樓記》是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們上古詩課,就是學的這個,這一千古傳唱的名篇,當時背的小編可是很心酸的啊,什麼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什麼日星隱耀,山嶽潛形。當時那可是搖頭晃腦的背阿,不過別說,寫的確實挺押韻,現在看來,寫的是真的好。寥寥數詞就將四時變化的美景勾勒出來了。不過你們知不知道其實《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想像出來的呢,他自己並沒有去過岳陽樓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在這之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范仲淹以及滕子京。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蘇州吳縣人,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讀及第,後歷任縣令、校理、通判、知州等職。但真正讓范仲淹出名的是他的慶曆新政,慶曆二年,他出任參知政事,正式開啟慶曆新政的序幕,但不久後,新政就遭到反對派的打壓,遭遇挫折,范仲淹也因此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後在上任途中病逝而忘,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而《岳陽樓記》也就是寫在這樣的背景下,那時新政已然失敗,范仲淹及一眾新政黨人被貶出京,理由各式各樣。慶曆六年,巴陵郡太守滕子京請求范仲淹為自己重修岳陽樓寫下這篇文章,而這篇文章中有很多名言名句,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謫的,范仲淹就是想借著應好友之請的同時,含蓄的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讓滕子京不要只沉浸在對朝廷的不滿中,而是要造福一方,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問題就出現了,范仲淹並沒有去過岳陽樓,所以要怎樣寫出這一千古名篇呢。

原來滕子京將《洞庭秋晚圖》這一幅畫也一併寄送了過來。想像力,對於一個作家,對於一個詩人來說,可以說是最基本的素養了,因為沒有這個,就吃不了寫作這碗飯。范仲淹的想像無疑是非常好的,是出類拔萃的。通過畫中景,他想像了岳陽樓的地形外貌、自然風光,他寫的繪聲繪色,我們讀來也身臨其境一般。

可以說。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可以僅憑想像,就能近乎身臨其境的將一個地方描寫出來,還寫的那麼優美,那麼押韻。僅僅面對一紙圖畫,范仲淹就能寫成傳世美文。今天的作家詩人,面對火熱生動的現代生活,豐富多彩的千人千態,還有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光怪陸離的紅塵萬象,也理應寫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皆有的精品力作。這需要深入生活,觀察社會;需要生花妙筆,苦心孤詣;也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心鶩八極,神馳四海。更需要有偉大的襟懷抱負,吞吐天下,心系黎元,而這才是我們和范仲淹的最大差距。如果不在這方面下工夫,品德修養不到家,心性猥瑣,情趣低下,即便天天住在岳陽樓里,時時面對洞庭湖,也寫不出《岳陽樓記》那種千古雄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話 的精彩文章:

「懸樑刺股」因他而來,歷史上唯一一位自請五馬分屍的人
唯一與嘉慶皇帝合葬的女人,竟是清朝唯一生過皇帝的原配皇后
道光皇帝早年寵妃,卻因父親貪污,被連降兩級而失寵
他因「鋤禾日當午」一首詩,被升為宰相,卻變得窮奢極欲
這位女子11歲成為皇后,15歲成為皇太后,被稱為「花神皇后」

TAG:明清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