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在《明日之子》開播之前,要是有人說毛不易會成今年的偶像,大家一定會以為這個人瘋了。

沒接受過專業訓練,有些害羞,有些駝背,網友說他「天然衰」,毛不易的樣子怎麼都沒法和偶像聯繫在一起。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馬伯騫、趙天宇、毛不易

可是,他火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

參加節目之前,他的微博粉絲只有101個,如今已經飆升至200餘萬。他的原創歌曲《消愁》在QQ音樂上的總播放量超過5億次,並連續獲得8月、9月單曲暢銷榜的冠軍。

KTV在放《消愁》,洗車行在放《消愁》,朋友圈裡在轉《消愁》……

1

毛不易是被迷茫卻又不甘於平凡的人們選出的偶像。

一年之前,毛不易還是個大學生,在杭州的一家醫院做實習護士。他並不夠熱愛醫護工作,想逃離又不知道往何處去。對未來充滿期待,但更多的是彷徨——對所要面臨的任何變化完全沒有任何想像。

他自我安慰:你我終究是平凡人,我們最終都會得到平凡人的生活,工作也是其中之一。

可是,把平凡掛在嘴邊的,都不甘於平凡。

他在《像我這樣的人》中寫道: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這種狀態眾多漂泊在大城市的白領找到共鳴:他們從小努力學習,承載了父母和老師的眾多期許,自己對未來也有美好的想像。當走向社會,他們才發現自己只是寫字樓格子間中普通的一員,每天重複著不知有什麼意義的工作,沒有成為xxx一樣的人,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出頭之日……

不甘於平凡的,在尋找改變的機會,他們因為不知道去向何處而困惑、迷茫,甚至焦慮;沒有特別大理想的,過了十來年安穩的日子,發現自己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事業上的進步慢下來了,陷入中年危機,同樣迷茫、焦慮。

不潮、不酷、不帥的毛不易,就像個身邊知心的朋友,把這些人縈繞在心頭卻又無法表達出來的複雜心緒唱出來,讓他們找到共鳴。

百度指數顯示,搜索毛不易的用戶,30~39歲的佔49%,20~29歲的佔30%。這些用戶主要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武漢、廣州、深圳等城市。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新浪娛樂在《毛不易:像我這樣奇怪的人,不想努力但又不甘心》一文中說,毛不易就像每一個你、我一樣,日復一日頂著壓力生活,偶爾疲了、累了,想放棄努力了,但又不甘心就這樣碌碌無為過一生;大多時候,他對外訥言慎行,對親密朋友開著無聊玩笑,但偶爾夜深人靜,又有深情流露,於是將其凝成幾行「矯情」句子,如此而已。但也正是因為他和你我有著相似的普通,所以我們能在他的歌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被他一句短詞戳中心事。

毛不易被稱為「少年李宗盛」,但他終究成不了李宗盛——拋開音樂本身不說,李宗盛情感是大眾化的,但小縣城生活安逸的公務員未必能理解毛不易背上所有的夢與想走進歡樂場的愁。

毛不易屬於在大城市打拚人們,而且是清醒的人們。他在《消愁》中在努力喚醒自己的嚮往,最終不過安慰自己說,天亮之後總是潦草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

而我想說,清醒的人最容易看到人生的悲劇。

2

喜歡毛不易和喜歡鳳凰傳奇並沒有高下之分。

它只能說明,如今社會階層分化的厲害,不同階層的人差距大到彼此都無法理解對方的生活以及審美。城市中產無法理解農村人帶著濃厚鄉土味兒的快樂,農村人也未必能理解城市中產放假就出國旅遊,幾萬塊錢買個包的喜悅。

如果說過去只有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之分,那麼現在是在兩者之間做了更多分割,審美呈現圈層化的趨勢,於是我們看到不同的網路平台有鮮明的人群標籤:二次元、文藝青年、公知……

具體到偶像,再難有全民偶像產生了——當年費翔、毛阿敏依靠一台晚會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男神、女神,但毛不易拿了《明日之子》的冠軍,也難以再現當年李宇春的火爆人氣。

而且隨之改變的是,如今的偶像不再精緻,甚至是槽點滿滿。

知乎上有個有意思的提問:十年以前,我們追胡歌,追劉亦菲,追周杰倫,追林俊傑,當年的他們或許也不夠完美,但至少沒有什麼硬傷;現在的青少年,追吳亦凡,追薛之謙,一個沒演技,一個唱功差。這十年來,人們在偶像明星方向的品位下降了嗎?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不,是偶像審美多元化了。知乎網友梧桐說,超女火爆折射出來的實質,是民間審美的覺醒。以前的偶像是自上而下的,即專業人士滿意了,推他,到處是播他的作品,他就紅了。如今,網友在選擇偶像上有了更多決定權。

比如TFBOYS,當他們在學生群里中紅得一塌糊塗時,更多非學生圈的人還沒意識到他們紅了。2014年王9月21日王俊凱發布的一條博文,截止2015年6月19日中午12點共產生42,776,438條轉發,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TM「轉發最多的一條微博TM信息」的稱號——直到看到這條新聞,我的微博時間線以及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沒出現過王俊凱的微博,甚至我們都沒意識到他在微博的存在。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王俊凱獲吉尼斯世界紀錄微博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去中心化加重了審美的圈層化。大眾傳媒時代,媒體主導著議程設置,大家把誰當偶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天天在媒體上看到誰。但現在是個性化推薦時代,我只看我感興趣的,其他的就當沒有存在過一樣。

審美多元化,你覺得好的,別人未必看得上;別人喜歡的,你會覺得很差。

3

這是一個小眾文化大眾化表達的時代。

小眾文化被掌握話語權的人們接受,被他們放大,就變成了大眾文化。

比如一些網路流行語,「腹黑」、「王道」來自動漫小圈子的同人文化,「雷」、「屌絲」來自百度貼吧,他們經過放大成為大眾流行語。

再比如深沉厚重、冷靜內斂,更傾向個人情感表達的新民謠,原本他們只是音樂界的非主流,大多數新民謠歌手都以獨立音樂人存在。這些獨立音樂人在音樂道路上曾經走得很艱難,但近年來他們的音樂被更多有相似經歷的人們接受,處境大為好轉,宋冬野、馬頔、堯十三、趙雷、李志、陳粒們的人氣大有改觀。

毛不易:有些慫,有些衰,卻成了偶像

這些小眾文化走入大眾視野,都離不開城市中產——他們佔據諸多資源優勢,在網路上掌握話語權,他們情調與趣味成為引領文化潮流的風向標。

城市中產喜歡萌文化,於是「萌萌噠」、「么么噠」成為了日常用語,美顏相機要有兔耳朵、貓咪鬍鬚的特效;他們喜歡個性化的表達,於是90年代的愛情流行金曲已經審美疲勞,取而代之的是平靜緩和、娓娓道來的新民謠;他們大多從小生活優渥,所以聚集了大量農村人的快手,被看做是殘酷底層物語,而大量快手用戶的快樂被視而不見。

今年,抓住小眾文化大眾化表達的趨勢,並在商業上大獲成功的是《中國有嘻哈》——網路綜藝誕生現象級爆款,之前這牢牢被一線衛視佔據。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所有的爆款都產生於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創新領域和創新品牌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愛奇藝在《中國有嘻哈》上是冒了很多險的,節目最開始連贊助商都沒有,前期挪用了5個項目的預算,直到第一期錄完成才收穫1.5億元冠名。

《明日之子》可謂聰明了很多:他們讓代表不同圈層文化的選手同台,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最終,代表精英階層的馬伯騫PK代表平民階層的毛不易,毛不易拿了冠軍。

如果說李宇春代表的是自下而上選擇偶像的開始,那麼毛不易就是為自己圈層選擇代言人的開始。

更多內容,關注品玩微信號:

wepingwest限量開放入群申請……PingWest品玩的老朋友了?何不掃碼加客服進群聊

很抱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本站暫時關閉評論,歡迎移步至品玩App發表您的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品玩 的精彩文章:

谷歌DeepMind橫掃了人類圍棋高手,卻依然虧損1.6億美元
僅限iPhone 6s,蘋果重新開放iOS 10.3.3驗證通道

TAG:PingWest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