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喝酒都會做這個動作,你知道為什麼嗎?
從朋友聚餐到商務宴請,不同的場合卻都有一個相同的動作:舉杯 — 對視 —碰杯 —干。或粗獷、或斯文,一套動作,一氣呵成。無論鄉野村夫、軍旅士兵、賈商富豪、還是天子重臣,都會做得恰到好處。就連幾歲幼兒也要跟著碰杯,「叮」一下,美滋滋的!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喝酒時要碰杯,喝茶就不會呢?下面茅友公社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幾種說法。
一種是防止中毒。據說古歐洲最擅長在酒里下毒,於是有人想了個辦法,相互斟滿酒,使勁碰一下,有意地將各自的酒濺撒到對方的酒中,於是大家要死一起死嘍!
二種是照顧耳朵。據說古希臘人認為喝酒時眼睛看到了、鼻子聞到了、舌頭品嘗了,唯獨耳朵沒參加,太不公平了。於是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響聲傳到耳朵中。這樣,耳朵就也能享受到喝酒的樂趣了。
第三種是驅鬼。據說古日耳曼民族特別怕鬼,他們一邊喝酒一邊大聲的說「乾杯」, 後猛烈撞擊對方的酒杯,把酒灑在桌子上,以此用來嚇跑鬼魂和惡靈。
以上都是國外的說法,其實中國人飲酒的歷史至少比西方人要早三千年,中國人使用酒器,自然也遠遠早於歐洲的「中世紀」。
中國是禮儀之邦,無酒不成禮!中國人歷來崇尚禮儀,而酒跟禮儀有著重要的關係。
古代普通場合喝酒,一般不碰杯。用右手執杯,伸直與肩齊,這是為了讓對方看到沒有暗藏武器,說完祝酒詞後高舉酒杯再飲之。但在是在祭祀或者重大事件的飲酒儀式中就不一樣了。
據記載,在秦代的飲酒儀式就有「擊缶而歌,歌之舞之」。缶,就是用來盛酒的瓦器。重大儀式時喝酒敲打、碰擊杯子弄出聲音以助興,如同我們現在聯歡時有節奏的拍手。也就是說,早在2200年前,秦人就敲碗助興了!
茅友公社聯合國酒茅台文化研究會開展了茅台酒鑒定服務,有需要的酒友,可以在茅友公社APP官方微博微信進行鑒定諮詢,或者在文章下邊評論留言。
茅友公社國慶慶功酒直降400元,下單滿1299元,就送櫻花酒具,複製鏈接至瀏覽器,即可領取http://static.moufans.com/hd/qg/#/?utm_source=5


※酒友注意,新的造假手段出現,千萬不要被這樣的酒標套路了
※揭秘那些便宜到令人髮指的假酒製造工藝
※珍藏50年的老酒竟然是假的?這些老酒套路酒友們要注意了
※學會這些品酒小細節 社交場合不出醜
※慶中秋飯局酒局多,史上最全防醉解酒方法,幫你支招
TAG:茅友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