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度丨什麼原因導致中國歷史6位英明聖主,對兒子問題統統失敗?

深度丨什麼原因導致中國歷史6位英明聖主,對兒子問題統統失敗?

皇帝和太子之間名義上是繼承關係,但總充斥著權力爭奪的火藥味。是的,即使親如父子,也能互相下毒手。

今天,我就從歷史上各個時期精選出6組皇帝與太子的關係,看看到底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著什麼?

【西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和他的太子劉據起初是不錯的。

皇后衛子夫年老之後,感覺對漢武帝失寵,害怕太子的地位也隨之不保。這個是皇權爭奪中非常正常的。

對此,漢武帝展現出一個英明君主的風範,他和衛子夫的弟弟衛青說:我們漢朝才建立不就很多東西不夠完善,而且周圍還有外族入侵,所以我變更了很多制度,又多次出兵征討,就是為了天下太平。但我的後代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就要重蹈秦朝覆轍。太子為人穩重,是個安定天下的太平君主,我很滿意,沒有人會比他更合適了。聽說皇后和太子心中不安,你去把我的意思轉達給他們吧。

能夠把個人對後宮的寵幸問題和太子國本問題分開的如此理性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了。漢武帝晚年經常外出,宮中的事情都交給太子處理,太子將決定方案在漢武帝回宮後向他彙報,漢武帝一概同意,甚至不過問。

劉據對待處罰也展現出與漢武帝不同的風格,漢武帝嚴厲殘酷,而劉據寬仁,常常將過重的處罰平反。這樣做雖然得到百姓的擁護,但是朝中一些酷吏卻很不滿,皇后害怕長此以往會惹禍上身,勸劉據不要這樣。而漢武帝聽說了之後,卻非常欣賞太子的做法,對皇后的看法則不以為然。

到這裡為止,漢武帝都能夠保持著自己英明君主的風範,這也是我們願意看到那個漢武大帝。但對於權力問題,皇后顯然更加敏感。

漢武帝身邊的人大多是用法嚴苛的酷吏,他們對處事寬厚的太子非常害怕,一旦漢武帝去世太子繼位,他們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不斷在漢武帝面前誣陷詆毀太子。皇后非常痛恨這些人,讓太子稟明漢武帝殺死他們。太子說:我問心無愧,皇上又如此聖明,怕他們幹什麼?

這是太子對漢武帝展現出的風度,也很令人佩服。有一次漢武帝身體抱恙,派常融召太子,常融回報說太子面露喜色。漢武帝聽了默認不語。自己病了兒子樂了,任誰聽了都會不舒服。但漢武帝向太子查問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常融被處死。

晚年的漢武帝非常迷信,他聽信寵臣江充的話,認為自己的病是因為巫蠱之術造成。江充藉此機會指使巫師們四處挖地尋找木人偶,最後在太子宮挖出了木人。劉據大驚,終於走出了錯誤的一步。

他以為漢武帝已死,於是下令逮捕江充等人,調動兵馬直接起兵。漢武帝得到消息後,還保持了他最後的理智,他說:太子肯定是因為害怕,又對江充這些人很厭惡,才會這樣。就派了使臣去召太子前來。

漢武帝本身沒什麼問題,但事情再次壞在他用的人身上。他派出的使臣因為害怕根本沒有進城,就回去向漢武帝報告:太子要殺使臣,他真的造反了。

自此,漢武帝大怒,相信太子已經造反,派兵平叛,太子兵敗出逃。漢武帝對跟太子有關的人大加屠殺,人心惶惶。一個叫令狐茂的人上書為劉據說情:江充就是一個小人,先前害死了趙太子,現在又利用陛下的命令陷害太子劉據,太子不過是為了自保才不得不如此,你沒有調查清楚就如此大發雷霆,希望停止再追捕太子。

漢武帝看了上書之後,終於醒悟。但太子在外地被圍捕,自盡。他害怕自己落入奸佞之臣手中受辱。

在漢武帝和太子劉據的事情中,漢武帝算得上足夠理智大氣,但任用的人和太子之間矛盾太深,從中作梗,將事態推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的太子叫元恂,這個人討厭讀書,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對於遷都之後的都城很不滿意,嫌南方的天氣太炎熱,經常想要回到原來的北方。對於孝文帝的漢化,他也不服從。

高道悅對太子多次苦勸,太子不但不聽,還恨死了他。對於理智的人,勸說可能有效,但對於元恂這樣的人,註定是白費口舌的。

元恂趁著孝文帝外出,將高道悅殺死,準備偷盜馬匹返回北方。並且得到了朝中反對漢化和南遷的貴族的支持。

如果說漢武帝太子劉據是身不由己,那麼元恂就是no作no帶了。孝文帝得知了之後立刻返回,把元恂抓起來,杖責一百,囚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輔佐太子的太傅等人向孝文帝請罪。孝文帝說:你們請罪是因為你們自己的過失,我廢太子是有關國家的大事,元恂包藏禍心,想到北方割據,我現在不處置他,就是給國家留下禍根,我死之後,豈不是要重蹈晉朝永嘉之亂的覆轍?

不久,有人告發太子密謀造反,元恂給孝文帝上書申辯,但被扣留,於是孝文帝將元恂賜死了。

【隋文帝楊堅】

漢武帝的太子事件,問題主要更多在於佞臣,孝文帝的太子事件,問題在於太子本人,而隋文帝的太子事件,皇帝自己本人也有很大責任。

楊堅的太子楊勇,並不是電視劇中蠢頭蠢腦的樣子。他是一個容貌英俊,好學風雅之人,他擅長詞賦,為人也隨性率真,甚至狂放不羈,跟曹操的兒子曹植有很多相似之處。

有一年的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宮朝見。這件事觸動了隋文帝的敏感神經,他認為太子怎麼能接受朝見呢?這是違反禮法制度的。從此對楊勇產生懷疑之心。

後來隋文帝在選侍衛時,將強壯的都選派給自己,瘦弱的選給太子宮。高熲向隋文帝進諫說太子宮侍衛太弱會保護不周。隋文帝再次不滿。因為高熲的兒子是楊勇的女婿。隋文帝非常痛恨結黨,於是對高熲也產生防備。

這時楊勇的競爭對手楊廣適時加入,在楊堅的疑忌中火上澆油。他先是取得了母親的信任,裝作專情的樣子。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非常痛恨男人用情不專,對隋文帝也大加管制。而太子楊勇竟然跟侍妾要好,把正室氣死了。皇后對此非常不滿。楊廣看出母親的意思,假裝只和蕭妃廝守,沒有其他的女人。加上楊廣裝作為人簡樸、勤奮、禮賢下士,皇后也不斷給隋文帝吹枕邊風,楊堅也產生廢太子的想法。

隋文帝派楊素去查看太子,但楊素早就成了楊廣的黨羽,他故意激怒太子,等太子口出怨言,趁機向隋文帝告狀。由於皇后、楊廣、楊素等人不斷向隋文帝進讒言,隋文帝終於下定決心廢太子,改立楊廣。

和以往的太子問題一樣,楊勇失去了和楊堅見面的機會,難以申訴,於是就爬到樹上向隋文帝喊話。楊素稱楊勇瘋了,隋文帝表示同意。

楊廣在隋文帝病重時,得意忘形調戲宣華夫人,隋文帝才知道自己受到了皇后和楊廣的誤導,要派人召楊勇進宮改立太子。但為時已晚,楊廣弒父自立,將楊勇也殺死。

僅僅因為楊勇的所謂的口出怨言就將楊勇廢除,隋文帝在這件事上是應該負主要責任的,從對太子宮的猜疑到楊廣精心策劃的進讒。

【唐高祖李淵】

李淵和兒子李建成、李世民的事,更加為人所知,因為他們之間發生了歷史上大大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淵建立了唐朝,統一天下之後,對待太子問題卻頗為優柔寡斷。李世民有策劃父親起事的功勞,李淵答應事成後立為太子,但反而立了長子李建成。兩個兒子各擁派系,暗中較量。直到發展成政變。

李建成掌握京城,所以沒有想到李世民敢於在京城發動襲擊。李世民買通了玄武門的守衛,在這一李建成必經之路上伏擊,將他和擁護他的李元吉一起殺死,然後就進皇宮逼宮。李淵知道難以挽回,於是退位,讓李世民當了皇帝。

後人都以為李建成是草包,實際上李建成在李淵打天下的過程中也建立了非常大的功勞,只是不如李世民而已。李淵立他為太子,既有長子的考慮,也是為了他的功勞。但他並沒有處理好另一個兒子李世民的問題,形成了悲劇。

【宋太宗趙光義】

太宗一生在武功方面敗於遼,建樹不多,跟其兄長趙匡胤有不小差距,但文治也稱得上盛世。

趙光義的第一個太子是趙元佐,因為趙光義對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大加迫害,趙元佐不滿而發瘋。

趙光義廢了趙元佐之後,一直沒有再立太子,直到自己受傷,自知命不久矣,才在寇準的建議下,立趙元侃為太子。

太宗在和太子回京的途中出了一點小插曲。京城百姓都爭著要看太子長什麼樣,人群中有人喊「少年天子」。太宗趙光義聽後,心情不悅,就問寇準:大家都擁戴太子,把我放在什麼位置?

寇準就安慰太宗:陛下你選的太子深得人心,正是國家之福。

太宗這才解開心結。

這件事在歷史上所有的太子問題中算是平靜的,沒有產生任何的變故。但是單獨將他提出來,就是為了說明:對於皇位問題,皇帝本人是多麼敏感脆弱。選太子本身就是將來繼位的,百姓喊「少年天子」又有什麼錯呢?可見一旦獲得權力之後,人性變得多麼自私、狹隘、多疑。

【清聖祖康熙】

最後說的康熙與太子的事情,這件事包含了更多複雜的元素,皇帝的猜疑、太子的德行、他人的讒言等等。

康熙的這個太子名叫胤礽,因為各大影視劇的原因,也變得非常熟悉。

跟影視劇中的庸碌形象不一樣的是,胤礽自幼聰明好學,文韜武略都很出色,具有很強的治國才能,這一點即使是康熙到了後來對胤礽失望之極的時候仍然給予了承認。這樣看來,胤礽原先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儲君。

而胤礽轉變的內在原因是政治鬥爭形勢的複雜化使得常年以來都養尊處優的他產生了人格分裂,其言行舉止都發生變形,終於在政敵的一致攻擊和皇帝本人的猜忌之下失敗。

這其中,康熙本人的壽命太長也成為了導致胤礽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太子面臨皇帝和政敵的監視,需要謹小慎微,這樣持續保持30多年(距離胤礽第一次被廢),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太子在這樣極度壓抑的環境下成長,出現人格分裂應該不難理解。這也是歷史上很多太子在登上皇位之後一改從前,變得暴躁、狂亂、殘酷的原因。

我精心挑選了歷史上這6次皇帝和太子之間問題,供大家參考。權力的鬥爭、皇位的鬥爭,總是伴隨陰謀詭計、猜疑隱忍、流血篡弒。我所提到的這6位皇帝在歷史上應該都是英明睿智的君主,但在這個事情上仍然沒能處理好。

弘揚正統歷史,不寫宮闈野文。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劉弘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鉤戈夫人深得漢武帝寵愛,最終為什麼又因為漢武帝而死?
原來2000多年前消失的羅馬軍團到了「和平之城」!
同是篡位,為何獨有王莽被污名化?這主要看歷史是誰寫的
考古發現埋藏了二千多年的西漢古酒,專家差點忍不住想喝一口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