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天然、優化、合成祖母綠的包裹體區別

天然、優化、合成祖母綠的包裹體區別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祖母綠的內部特徵:在過去50年中,彩色寶石,尤其是祖母綠中的包裹體已經成為了識別、鑒定及評估祖母綠價值和原產地的重要基礎。

本文集約了天然、優化處理及合成祖母綠的包裹體照片,它們是GIA多位研究員的研究成果。這些包裹體絕不是全面的,但它們中的一些在一般的寶石學教科書中未必能夠見到,因而在這裡和各位分享,以供參考。

合成祖母綠

水熱法合成祖母綠的針狀包裹體

視域:1.42mm

吉爾森合成祖母綠中的癒合白色羽狀紋

視域:4.75mm

助熔劑殘留物被包裹在收縮的氣泡中

視域:1.08mm

合成硅鈹石是合成祖母綠生長過程中的副產品

常被認為是天然包裹體

視域:2.90mm

水熱法合成祖母綠的典型V字結構

視域:1.72mm

19世紀以來,隨著雙目顯微鏡的設計改進,研究人員愈發頻繁地使用這種儀器來研究自然界。上世紀40年代,人們發現了祖母綠和其他的一些彩色寶石的包裹體,而由瑞士著名寶石學家EduardGübelin發表的多篇論文,更是強調了這些發現的重要性,讓包裹體得以在寶石學研究中發揮巨大價值。

優化處理祖母綠

為優化凈度充填的樹脂的流狀外觀

視域:3.75mm

部分充填裂隙於未充填部分及樹突圖案中展示鮮艷干涉色

油進入裂隙後降低其可視性

視域:6.40mm

出現在天然祖母綠中被氣泡包裹的棕色油滴

浸油為優化凈度

視域:1.72mm

裂隙充填部分的藍色閃光

視域:2.50mm

輕微加熱造成到達表面的裂隙中的油滴析出

視域:1.72mm

研究祖母綠的包裹體能夠讓我們深入了解它們的地質形成。鈹是大陸地殼中的稀有元素,而祖母綠誕生於鈹與鉻、釩在一起時的特殊環境。重要的祖母綠產區包括巴西、哥倫比亞、馬達加斯加、俄羅斯、尚比亞和辛巴威。

在任何一種環境中,礦物們都存在於寄主岩石中,在祖母綠生長過程中,別的礦物也包裹在裡面從而變為包裹體,多相包裹體就是多個礦區所產祖母綠的典型包裹體。相較而言,合成與優化處理的祖母綠包裹體時常可見人工的痕迹,或者體現其優化處理的過程。

一般的優化是凈度優化,使用折射率與祖母綠相近的材料,像是油、樹脂等,讓它們從表面到達裂隙,從而減少裂隙的可視性,通常的證據包括扁平的氣泡、顯微鏡下出現的閃光效應等。同樣,內含物中出硅鈹石、某些生長帶,即可作為助溶劑法或者水熱法合成祖母綠的證據。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天然祖母綠的微觀世界吧!

天然祖母綠

平行於基底平面的流狀包體及干涉色

祖母綠產地:馬達加斯加

視域:1.8mm

哥倫比亞祖母綠常見的黃鐵礦包裹體

視域:5.25mm

分散在這顆尚比亞祖母綠的骨板狀鈦鐵礦晶體

視域:1.91mm

辛巴威祖母綠中的密集的透閃石包裹體

視域:0.86mm

成型良好的八面體黃鐵礦

祖母綠產地:哥倫比亞

視域:2.15mm

複雜的多相包裹體

視域:1.42mm

這顆哥倫比亞祖母綠的角狀顏色分區讓人聯想起山巒

視域:14.52mm

哥倫比亞中的典型三相包裹體

視域:0.91mm

稀有的氟碳鈣鈰礦是哥倫比亞祖母綠的診斷依據

視域:0.82mm

黑雲母晶體是頁岩祖母綠的常見包裹體

視域:2.15mm

一顆巴西祖母綠中排列整齊的塊狀三相包裹體

視域:1.42mm

這顆哥倫比亞祖母綠中有一處包含了黃鐵礦的碳酸鹽包裹體

視域:2.34mm

干涉相襯顯微術觀察的蝕刻祖母綠稜鏡面

祖母綠產地:美國北卡羅來納州Alexander縣

視域:0.61mm

一些哥倫比亞祖母綠的快速生長帶來的柱狀包裹體

視域:2.60mm

俄羅斯祖母綠中常見的亮色薄膜流體包裹體

這些包裹體沿垂直光軸方向排列

視域:2.15mm

這顆產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祖母綠擁有亮橙棕色金紅石包裹體

視域:6.25mm

尚比亞祖母綠常見的角閃石晶體

視域:1.72mm

巴西祖母綠中的斜方六面體菱鎂礦晶體

視域:8.68mm

哥倫比亞祖母綠中常見的一組包裹體

碳酸鹽岩、黃鐵礦及黑色頁岩碎塊

視域:2.53mm

罕見的紫色螢石包裹體與綠色祖母綠宿主形成對比色

視域:2.34mm

而尚在舉行的巴塞爾展上,瑞士Gübelin實驗室公布了一項名為「祖母綠親子鑒定,EmeraldPaternityTest」的革命性技術:利用基於DNA的納米顆粒直接追溯祖母綠原石的來源。

這項納米技術將處理那些甚至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可見到的、小於100納米的顆粒,因而寶石本身的性質及品質均不會影響該技術應用。從原石切割、清洗、拋光、運輸再到鑲嵌,納米粒子都會像人類的DNA一樣,成為每一個祖母綠個體獨特的產地標籤。

Gübelin實驗室總經理DanielNyfeler表示:「該技術將會給整個祖母綠供應鏈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從礦主到最後的客人,帶來堅實的信息並建立各方信任。它將會推進整個寶石貿易進入新一層級的透明化。」

納米顆粒直接應用在祖母綠原石中以作為親自鑒定的一部分

粒子對人眼甚至是光學顯微鏡均不可見

Gübelin與Gemfields攜手測試該項技術,後者在尚比亞Kagem擁有世界最大的祖母綠礦床。「為測試該技術可行性而與Gemfields的合作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Nyfeler說:「Gemfields不僅是行業的領導者,更是一個擁有前瞻思維的企業,因而它是這項技術得以誕生的最佳伴侶。」

這項技術是成功的,Gemfields表示會將該技術運用的祖母綠原石的拍賣體系。Gemfields的首席執行官IanHarebottle解釋稱:「擁抱創新、技術並增加透明度是我們心之所向。因而對於能協助Gübelin測試該項新技術,我們都感到很興奮。它為整個行業和消費者都帶來許多好處。」

如今,這項鑒定技術只適用於祖母綠,粒子附著在寶石獨特的裂隙中,將在此後祖母綠一切的處理過程中得到保留。目前,Gübelin尚在尋找供應鏈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一同合作。

來源:GIA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等你來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指南 的精彩文章:

Bonhams倫敦拍賣落幕 4.03ct的水滴形藍鑽以268.5萬英鎊落錘
粉、黃、棕,世界名鑽知多少?
淺析紅寶石的加熱處理對其價值的影響
香港蘇富比「Magnificent Jewels
細數歷年拍賣場上創紀錄的藍寶石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