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澀谷大改造:大規模重建,為澀谷帶來巨變

澀谷大改造:大規模重建,為澀谷帶來巨變


為迎接2020年的奧運會及殘奧會,東京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開發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以全向十字路口和忠犬八公像聞名的澀谷,也將呈現一派新的景象。


摩天大樓,俯瞰全向十字路口


澀谷一直以日本年輕人的時尚和流行文化發源地而聞名。對外國遊客而言,澀谷車站前全向十字路口的光景,總是令他們備感奇異,驚嘆不已。每當綠燈亮起,川流不息的人群交錯往來,單次通過人數甚至可達一兩千人。你終日都能看到有遊客在十字路口周圍架好相機或取出智能手機來拍攝這一「奇景」。


澀谷站前的全向十字路口




你知道嗎,澀谷站前目前正計劃建設摩天大樓,一旦建成,遊客便能以嶄新的視角眺望這個世界著名的十字路口景點。不僅如此,車站周邊也在開展新一輪再建工程,其規模之大堪稱「百年一遇」。其中多數工程預計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開幕之前完工。澀谷街區不久將迎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變化。




作為東京重要的樞紐車站之一,澀谷站彙集了4大鐵路公司的9條線路,各家公司一直在不斷進行著車站建築的擴建與改造,為此而形成了,地上地下相互聯通的錯綜複雜的結構,猶如運動不息的生命體一般。2013年,為實現東急東橫線與東京Metro副都心線的互通換乘,站台從地上2層轉移到了地下5層。




以此為契機,將澀谷作為大本營的東急集團,開始重點推進旨在以娛樂和商業活動為中心的車站周邊再建工程。2012年,附設有劇場和辦公區的多功能大廈「澀谷Hikarie」在車站東側正式開業。除此之外,還有7個工程正在推進之中。



現在的澀谷站周圍地區。左上角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是「澀谷Hikarie」,右上角是2001年在東急電鐵公司總部原址上重建的摩天大樓「蔚藍塔(Cerulean Tower)」,右下角的2幢白色板樓建築是「澀谷馬克城(SHIBUYA Mark City)」(照片提供:東急電鐵公司)





效果圖,2027年的澀谷站周圍地區。1、澀谷Hikarie 2、澀谷站街區 3、澀谷溪(Stream) 大廈 4、澀谷站櫻丘口地區 5、蔚藍塔6、道玄坂1丁目站前地區 7、澀谷馬克城8、全向十字路口(照片提供:東急電鐵)


摩天大樓(東幢)作為開發重建的地標性建築,與預計將有大量商業設施入駐的中低層大廈(中央幢及西幢),共同構成「澀谷站街區」。另一特色是步行通道,全程覆蓋有巨大屋頂,從中央幢、西幢一直延伸至忠犬八公像前的廣場(圖片提供:東急電鐵公司)



文章開頭提及的可以俯瞰全向十字路口的摩天大樓,是「澀谷站街區」的東幢,地上46層,地下7層,高230米,比澀谷Hikarie高出約50米,現已與車站共同進入施工階段,預計將於2019年竣工。中央幢和西幢為二期工程,預計在2027年以前竣工。日建設計、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SANAA事務所等知名設計公司,均參與了整體的建築設計。



東幢頂部的室內外均設置了瞭望設施。在全面有效地利用超高層大廈屋頂這一點上,是日本第一大規模的。從這裡不僅能俯瞰澀谷的全向十字路口,還可向北眺望代代木公園以遠的新宿地區建築群,向東一覽六本木及東京市中心,向西遠望富士山。這座大廈的完工或可令澀谷的旅遊開發更上一層樓。





東幢最上層是瞭望設施,中上層為辦公區,低層將入駐各類商業設施,中層將規劃成旨在促進創意及內容產業革新發展的交流設施





效果圖,從屋頂觀景台眺望富士山




效果圖,從屋頂觀景台俯瞰全向十字路口


鐵路電車和公路巴士,換乘更便利


2020年前後,站前的東西兩側廣場也將建設完畢。說起澀谷的象徵,與全向十字路口齊名的,是「忠犬八公」銅像。銅像所在地——澀谷站西側的「忠犬八公廣場」,預計將擴展到現有面積的1.5倍,計程車停車點將集中到地下。




同在西側,包括了「東急Plaza澀谷」舊址在內的「道玄坂1丁目站前地區」,將建設一幢大廈,其一層是巴士總站,提供機場往返班車服務,它縮短了從巴士車站到電車站間的距離,從而更加方便了公路巴士和鐵路電車間的換乘。另外還將完善行李寄存、收發、外匯兌換、觀光導遊等配套服務設施,使得澀谷地區曾經力量薄弱的旅遊服務一舉充實起來。


澀谷車站周邊一帶的重建改造計劃透視圖(2027年完工時)。圖中的方向經過了掉轉,以南北方向縱向行駛的JR線為界,其左側是東,右側是西(圖片提供:東急電鐵)





令人「放心不下」的,是廣場擴建完工後的忠犬八公像將被置於何處




設有機場往返班車車站、位於道玄坂1丁目站前地區的大廈(圖片提供:東急不動產)




為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多家鐵路公司將變更換乘車站站點。現位於JR山手線南側的埼京線站台,將向北移動約350米,與山手線橫向並列。




東京Metro銀座線的站台,也將在2019年之前從現在橫跨JR的位置,向東出口方向移動約130米。雖然再也看不到這條黃色的地鐵列車駛出地面,橫穿明治大街之上、出入電車車站大樓的光景,不免令人感到惋惜,但考慮到如今站台已過於密集,因而也是迫不得已之舉。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地下新建東口廣場,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起著將位於高層的JR線、東京Metro銀座線、京王井之頭線的站台,與位於地下的東急東橫線、田園都市線、東京Metro半藏門線、副都心線的站台連為一體的作用。



在車站東口的多個地點,將設置名為「Urban Core 」的升降電梯或扶梯,組成一個垂直移動路線系統,使車站周邊一帶的人流實現立體環遊。另外,對流淌於地下的澀谷川的整修工程也在同步進行之中。鑒於澀谷所處的溝狀地形,還專門設計了蓄水槽,以保護車站免遭大暴雨的危害。



在澀谷車站改建現場,張貼著通往4大鐵路公司9條線路出入口的指向牌





東橫線澀谷站於2013年移至地下。這是此前位於地上的舊站台(中左側,1964年完工)和東急百貨東橫店的東樓(中右,1934年完工)(攝於2012年4月,時事通信photo)





澀谷站東口,東橫線的地上舊站台和百貨公司建築拆除後,正在進行重建工程(攝於2016年10月)。銀座線澀谷站的站台將在2019年前移至黃色電車駛過的位置





在明治大街十字路口遠望澀谷站東口的改造工程現場(攝於2017年4月)。中央遠處,是在建的「澀谷站南街區」,即在東橫線地上舊站台和線路舊址上建設的「澀谷溪(Stream)」大廈





由升降電梯和扶梯構成的「Urban Core 」建成後,在分布於地上及地下多個樓層之間的各條地鐵線路的站台間,乘客可以方便地往來換乘(圖片提供:東急電鐵)





將東橫線舊站台正下方的澀谷川改道,修建地下廣場(圖片提供:澀谷站街區土地區劃整理事業共同實施方)


澀谷川重見天日


儘管這些工程提升了澀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但也有人擔心「澀谷是否會因此失去特有的混沌嘈雜,變得魅力全無」。不過,在粗看一下規劃後可以發現,車站前的全向十字路口得到保留,而且各種規劃新建的設施似乎也避免了整齊劃一式的規劃。




位於「澀谷站南街區」、預計將在2018年秋季開業的「澀谷溪(Stream)」大廈就是一個好例子。這座位於澀谷川地上出口的大廈,精心設計有水景設施;從大廈側面的廣場通往代官山方向的綠化步行道,長約600米,將營造出一個熱鬧溫馨的水畔空間。




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是在1964年,正值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彼時的東京致力於首都高速公路和暗渠的建設,忽視了城市中河川的存在。我希望這種豐富多彩、令人心情舒暢的濱水景觀,能從澀谷擴展至整個東京。



「澀谷溪」大廈(圖片提供:東急電鐵)





「澀谷溪」大廈竣工後的澀谷川(圖片提供:東急電鐵)


化身為吸引創意人才的街區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澀谷站街區」東幢,正計劃興建一個佔地面積約73000平方米的大型辦公區。目前正在重建改造的其他街區,也有大量辦公場所在建,總租賃面積將達到26萬平方米。如此重視辦公區建設,是自有其因的。




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IT泡沫」時期,由於眾多創業公司紛紛聚集到澀谷這片洋溢著自由氛圍的地區,人們把它比作矽谷(Silicon Valley),稱其為「比特谷(Bit Valley)」。這是一個將「澀谷」的英語直譯「Bitter Valley」與「bit」一詞結合成的新造詞語。然而到了2005年前後,知名的IT公司都將總部從澀谷遷往了東京其他地區。




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澀谷的辦公區面積過於狹小,尤其是配套設施齊全的大型辦公樓,絕對數量嚴重不足。即便集聚了一些初創企業,一旦員工數量必須增加到一定規模時,它們就不得不遷出此地。澀谷在本次重建改造工程中,大幅擴大了辦公場所的面積,就是試圖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而且,在設計這些辦公場所時,特別注意到了「澀谷特色」的體現,以讓人有身在澀谷的感覺。上文提及的澀谷溪大廈,它的14至35樓的辦公區將被打造成一個寬敞的空間,可以靈活應對和滿足多種租賃需求;5樓的辦公區前廳的天花板,設計成弧度平緩的拱形,以此來表現東橫線舊站台的「魚糕」型屋頂。4樓由共用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和小型辦公室(Small Office)構成的「孵化辦公區(Incubation Office」),是透過一個中庭風格的空間來相互連為一體的。這個富於變化、利於邂逅並萌發創意的空間,展現了澀谷未來吸引創意人才來此設立初創公司的意圖。




除了這些由東急集團主導的工程外,長期以來一直通過時尚、藝術、戲劇引導著年輕人文化的「Parco」,也於5月17日開始了改建工程,並預計將在2019年竣工。這是一座19層的大樓,包括有商業設施、多功能劇場以及面向創意製作人員和創業人的培育、援助設施。





澀谷溪大廈的辦公區前廳





改建完工後的「澀谷Parco」(圖片提供:Parco)





澀谷Parco在改建工程中巧用圍欄,將其製作成「藝術牆(Art Wall)」。將漫畫家大友克洋以2019年的東京為舞台創作的《阿基拉》(AKIRA)作為主題的圖畫,成為藝術牆上的第一輪作品




此外還有4月28日開業的「澀谷Cast」,它不僅是一個商業設施和租賃辦公區,同時也容納了多種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個極具創意的場所。1至2層的「Co-Lab」是專供設計創意人員使用的共享辦公空間,13至16層設有集體住宅(Collective House)和酒店式公寓(Service Apartment)。這樣的樓層構成,是以匯聚各色人物,融匯多種價值觀念為目的的。而且,這裡還是 「里原宿」文化孕育者——俗稱「Cat Street」的起點。大廈選址宮下町,位於澀谷與原宿的交接點;從這一所在地特性來看,以此處為據點開創的新事業,也著實令人期待。




以澀谷Cast為開端,澀谷站周邊正在經歷舊貌換新顏的巨變。觀光設施的充實、便利性的提升、辦公和住宅的擴建等,將產生相輔相成的協同效應,這必會進一步激發澀谷的獨特潛力。我希望未來澀谷這個街區,在吸引更多人的同時,能夠不失個性,繼續保持它的獨特魅力。



「澀谷Cast」





澀谷Cast內創意製作人員專用的共享辦公空間「Co-Lab」





從位於澀谷Cast高層的租賃住宅望去,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建設的代代木第一體育館、代代木公園、明治神宮的綠地,以及新宿的超高層建築群等盡收眼底




撰文:加藤純



<轉載於日本網>

請用瀏覽器打開


http://www.nippon.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連續9年無緣!
【人工智慧】日立製作所開發出自發成長的語音對話人工智慧技術
說說日本男人「老來得子」的喜與憂
【文化?建築】日本的城堡
演藝界名人秘而不宣的高級意餐餐廳,制勝關鍵——鹽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