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降脂,別犯這些錯

科學降脂,別犯這些錯

由高血脂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我們健康的「致命殺手」!我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心血管病之所以高發,高血脂是罪魁禍首。

可我們對高血脂真正了解多少呢?沒有癥狀不等於血脂不高,瘦人也可能血脂高,吃素不一定能降脂……關於血脂的那些事知道的越多,就會越安全。

吃素+鍛煉,瘦了為啥血脂還不降?

高先生人到中年,事業正處於上升期,應酬不斷,喝酒在所難免,加上平時愛吃肉,所以,體型很快就發福了,精力也大不如前。半年前單位組織體檢,他被查出了高血脂、脂肪肝,外加慢性胃炎。老婆擔心壞了,果斷讓他戒酒,在家逼著他開始吃素,而且每天都監督他鍛煉。幾個月過後,效果很明顯,高先生的體重下降了不少,他信心滿滿地去複查,卻發現血脂中的各項指標雖略有下降,但甘油三酯仍居高不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偏高。高先生這下納悶了:吃素為何不能降血脂?還有,不是說瘦人不得高血脂嗎?自己是怎麼回事呢?

有些人想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使血脂保持正常,結果血脂依然居高不下;有些人為了降脂,拚命減肥,體重下來了,可血脂紋絲不動;還有些人擔心血脂高,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在降脂的路上,做了多少徒勞的努力?健康科學降脂,先得澄清關於血脂的一些誤解。

誤解1. 吃素就一定能降脂 ×

吃得多,「油水太足」,血脂易高,這已為大家所熟知。這裡指的「油水」,主要是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動物脂肪、內臟、蛋類等。控制飲食的結構,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攝入,可使部分人的血脂下降。高血脂固然和飲食以及生活方式有關,但也不能把高血脂單純地看做多吃少動帶來的「富貴病」。膽固醇是血液中一種類似脂肪的物質,只有三分之一的膽固醇是從食物中獲得的,另外三分之二的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身,主要是靠肝臟合成的。少數病人並無「油水太足」,血脂卻很高,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等均可使血膽固醇增高。因此,血脂的升高有外因和內因,不單純是飲食不當的問題。

誤解2.任何脂肪都不敢吃 ×

為了預防高血脂,什麼脂肪都不敢吃也是不妥的。脂肪是人體每天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目前提倡要適量和合理搭配脂肪的攝入。一般來說,每天攝取脂肪佔總熱量25%左右,食油量控制在25克左右。飲食中合理的脂肪比例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二者主要是植物油)和飽和脂肪酸(主要是動物脂肪)各佔1/3。飽和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7%,每日攝取的膽固醇量應少於200毫克。

誤解3.體重較輕的瘦人不可能血脂高 ×

很多人都認為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專利,體重較輕的瘦人以為自己不會高血脂,就忽視血脂檢查。其實,血脂水平與體型並無必然的聯繫。儘管胖人的高血脂發生率較高,但不一定血脂都高,瘦人的血脂也不一定都正常。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體型並不胖的人也加入到了高膽固醇血症的行列中。體重不超標特別是體型偏瘦的人容易在飲食中忽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控制,殊不知高脂飲食、熬夜、久坐等生活方式,都很容易導致膽固醇升高。此外,膽固醇超標還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如今年輕白領中出現血脂超標尤其是膽固醇超標的不在少數,除了飲食和生活方式之外,心理壓力過大也是因素之一。

誤解4.血脂高一點沒關係,根本不需要重視 ×

由於高血脂無任何癥狀,必須通過驗血才能發現。即使驗血後發現高血脂,有些人,尤其青年人認為血脂高一點不要緊。實踐證明,高血脂是一個慢性進展、急性突變的隱性殺手,危害性不可低估。壞的血脂在動脈壁上形成的軟斑塊,猶如定時炸彈一樣,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因破裂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猝死等致殘、致命性疾病。科學研究證實,總膽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事件危險就能減少2%。

誤解5.高血脂患者可以隨便吃瘦肉 ×

不少血脂高的人認為,肥肉不能吃了,但瘦肉可以隨便吃 。殊不知,肥肉中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固然高,但是瘦肉、尤其瘦豬肉內也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為了預防高血脂,瘦肉也不能隨便多吃。

誤解6. 防治高血脂是老年人的事兒 ×

不少人認為檢查和治療高血脂是中、老年的事情。其實,動脈硬化是一種多數起源於少年兒童,發展在中青年、發病在老年的慢性疾病。等到中、老年時再去重視血脂檢查和治療,有可能延誤了防治動脈硬化的時機,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膽固醇免疫療法讓你告別心腦血管疾病的苦惱
50歲膽囊疾病開始高發!膽囊決定了生活的質量和壽命
明目健腦,降膽固醇!這道蒸扇貝,真的非常有益
攝影圖集:降低膽固醇的5種生活方式,絕對靠譜!
癌症患者21種推薦食物以及如何挑選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