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心裡住著野孩子的人,想為你設計一個家

那個心裡住著野孩子的人,想為你設計一個家

大多數兒童傢具以艷麗的色彩和具象的設計吸引人,反倒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托托突破傳統束縛,將中式建築元素和傳統的榫卯結構融入時下流行的日式極簡風,簡約卻不簡單,帶你見識不一樣的兒童傢具。

「這一看就是學建築的人設計的!」

許多人看到我的傢具後總會這樣評價,

好像一下子洞悉了隱藏已久的秘密。

我叫薛瑩,

嬌小的身體里住著永不泯滅的童心,

同學打趣地說我像「託兒所」的,

從此,托托便成了我行走江湖的名號。

做傢具之前,

我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主修建築專業。

回國後,在一家外企做建築設計,

許多新鮮的念頭不斷往外冒,

或許是性格使然,加上對傢具家居的偏愛,

2014年,我索性辭職,

一門心思做起了兒童傢具。

市場上做兒童傢具的很多,

但都太「老實」,

做木馬就實實在在地雕刻馬頭,

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總覺得兒童傢具不能限制小朋友的想像力,

點線面的組合設計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值羊年,

我便以木馬矮凳為基礎,

用線條勾勒出凳面和羊角,

以點來表現尾巴,

將傳統的兒童傢具

從具象的形態複製中剝離出來,

再用傳統的榫卯結構組裝,

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

巧妙組合除了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還有種簡約優雅的美感。

由此,

鹿角凳、犀牛凳等動物木馬系列應運而生。

2015年9月,

我帶著它們去參加

法蘭克福國際展【建築之外上海特展】,

意外地獲得一項德國IF設計金獎和

兩項IF設計大獎。

木馬系列傢具成了我入行的敲門磚後,

便一發不可收拾。

但設計兒童傢具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除了安全問題和創意外,

還得考慮功能和心理需求。

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琢磨,

我便設計了親子座,中間的部分可以隨意伸縮,

能同時坐大人和小孩,等孩子長大之後,

凳子也可以當花架用。

當然,我不會限制它的功能,

也不想給傢具下定義,它們是靈活且有生命力的。

另外,在孩童時期,寵物是不可缺少的陪伴,

貓洞木馬便誕生了,

空心的部分是寵物的窩,小孩兒坐上凳面上,

輕搖木馬,寵物慵懶地伸著腰,

這大概會成為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吧。

很多人會很好奇我設計的靈感從哪裡來。

這得益於長期的積累,大學時,

老師給我們出了很多奇怪的命題,

比如以建築的形式來設計服裝,通過這些練習,

延伸出來的創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對於設計師來說,設計本身並不難,

最惱人的是生產環節。剛開始做傢具的時候,

我幾乎跑遍了重慶大大小小的傢具廠和木材廠,

到廣州、杭州和日本實地考察,

以便了解傢具加工廠與設計師之間的合作模式

及生產情況,但現實很快給了我一個下馬威。

我的第一批作品是在重慶歌樂山生產的,

當我去驗收的時候,

才發現工廠生產的成品超過我需要的量,

問了情況之後發現

是老闆故意多生產一批準備賣給幼兒園。

由於沒有簽合同,我拿他沒轍,只能終止合作。

工作室一角

初出茅廬缺乏經驗,

讓我在生產環節吃了很多啞巴虧。

但這並不妨礙做設計的決心和熱情。

除了設計兒童傢具外,也做常規傢具定製。

有人說建築設計師轉行做傢具是跨界,

我不同意。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

每個時期的建築風格都深深地影響著

同時期的傢具設計風格。

建築結構中的飛檐、雕刻、圍合等元素

在傢具領域同樣適用。

望月櫃。仰視的角度讓櫃內儲物不必屈身查看便能一目了然。頂部小抽屜的設計將柜子空間細化,功能多元化。

傢具的功能無非是

在帶來便利的同時還能營造出家的氛圍。

對於生活在都市中的人,

我設計時以日式風格為主,

推崇傳統原始形態營造出閑適寫意,

又融入中式建築的飛檐等

諸多元素以及榫卯結構。

在我看來,好的設計不應該只是美觀而已,

還應體現出居住者和設計師的文化精神氣息。

正如原研哉說的

「設計是一件事,而不是設計一件東西。」

更多有趣手工話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手藝網 的精彩文章:

這個任性的姑娘,放棄工作也要知「藍」而進
一塊匾,一輩子 一城藝匠·杭州記
這大概是迄今為止最適合拍年代戲的微縮模型
這座造型簡陋的柴窯,卻讓五個年輕人心甘情願地守在這裡
擇木為伴,這三個年輕人造出了一盞盞不止是有光的燈

TAG:我愛手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