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監會:銀行業機構自查已接近尾聲

銀監會:銀行業機構自查已接近尾聲

9月29日,銀監會通報了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針對銀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銀監會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穩妥處置突出風險點,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嚴厲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喻劍萍介紹,「三違反」「三套利」和「十亂象」的檢查已基本完成,「四不當」也接近尾聲。

在防範重點領域風險方面,最近監管部門在調查消費貸是否被挪用作為「首付款」或者進行其他投資,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的行為。

Wind數據顯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06萬億,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總額僅8305億,今年前7個月新增總額已遠超去年全年。

肖遠企表示,消費金融客戶群體龐大,是各家銀行都非常重視的業務,銀監會鼓勵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買大宗耐用品、教育、旅遊等,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服務便利性。但要防止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美國次貸危機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對沒有能力償還貸款的人發放貸款,推高居民槓桿率。」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真實評估借款人的償還能力。不能因為這個業務過度推高居民的債務槓桿率,更不能助長某些領域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的泡沫。

針對消費貸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用作首付款或挪作投資等現象,近期,江西、江蘇、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銀監局對消費貸款做出規範。

今年初以來,銀監會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防範風險,助推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除當前對消費貸進行嚴查外,今年3月以來,針對銀行同業、理財、投資等交叉性金融業務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資金空轉等問題,銀監會織開展的「三三四十」等一系列專項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數據顯示,銀行同業資產和負債今年開始雙雙收縮,這也是自2010年來的首次;理財產品增速連續七個月下降,同業理財今年已累計減少2.2萬億元;委託貸款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今年同比少增7600億元,特定目的載體投資今年以來同比少增4萬多億元。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前8個月新增貸款10.3萬億元,佔新增資產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7.8個百分點。製造業貸款增速由負轉正,連續8個月保持正增長。小微企業貸款實現「三個不低於」目標。

針對今年以來發生的銀行業重大案件,銀監會也進行迅速立案,依法取證,嚴肅查處。例如,對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虛假理財案查處工作已基本結束,對該支行及其管轄分行均採取監管糾正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問責。

截至8月末,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前8個月,全國新發非法集資案件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1%和35.5%,案件集中爆發、急劇攀升勢頭有所遏制。

此外,銀監會還通報了銀行業不良資產化解以及銀行業針對過剩產能的信貸壓降情況。肖遠企介紹稱,銀監會督促銀行綜合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轉讓、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手段,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同時與有關部門一起簡化貸款處置的程序和環節。前8個月共處置不良貸款631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50億元。

在此基礎上,債權人委員會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推廣。目前為止,全國已經組建債委會1.38萬家,有效發揮了債委會在推動問題企業集團債務重組和破產重整中的作用。對於個別中小機構出現的集中提款事件,銀監會及時進行處置,完善流動性應急安排機制。

在支持實體經濟「去產能」方面,銀監會通過推動強化聯合授信和集中度監管,減少對大中型企業集團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集團的過度授信。目前,銀行業投向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400多億元。對於由此擠出的信貸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三農等最急需的薄弱領域。

肖遠企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著力彌補制度短板,修訂和制定一系列監管規制和文件,涵蓋股權管理、資本補充、流動性風險、押品管理、大額風險暴露、理財業務、表外業務、交叉金融產品、融資擔保、政策性銀行監管等方面。「這些文件有的已正式出台,有的正在徵求意見。相關規則的出台將有助於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用寶 的精彩文章:

珠寶大佬拍賣會和馬雲拼錢不給面子 最後馬雲反而向他致敬道歉
全球實力最強省級行政區,相當於兩個廣東
福原愛就是擁有這一種讓人真心歡喜的性格
柯於組合勝出人機聯棋賽
吉格斯:馬夏爾拉什福德能共存,藍軍仍在爭冠行列

TAG:應用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