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早期的掐絲琺琅器每一件都設計精巧

明早期的掐絲琺琅器每一件都設計精巧

【掐絲琺琅葡萄紋繩耳爐】

掐絲琺琅葡萄紋繩耳爐,明早期,通高11cm,口徑12.8cm,足距8cm。

爐折邊口,繩紋衝天耳,扁圓腹,三足。爐上配有紫檀木蓋,白玉鏤雕鷺鷥荷花鈕。爐作白釉地,口下飾小朵花紋一周,腹部飾掐絲琺琅葡萄紋,茂盛的枝葉下果實累累,或綠或紫,飽滿晶瑩。爐底作藍釉地,飾折枝菊花紋,無款。

此爐釉色透明純正,尤其是紫色透如紫晶,具有早期琺琅釉色的顯著特點。葡萄紋圖案是明初琺琅器常見的裝飾題材之一。爐口及雙耳均為後配。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球式香熏】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球式香熏,明早期,口徑14cm。

熏為圓球形,蓋、器各呈半球狀,中部有啟蓋鈕可以開合。爐內有以大中小3層活軸相連的同心圓環,各環軸與爐耳軸成交錯十字形,無論外層球體如何滾動,懸於三環中心的爐體總會保持水平狀態,無傾斜之弊,故此器又稱「懸心爐」。薰外表通施天藍色琺琅釉作地,飾各色纏枝蓮3層共12朵,掐絲細緻,填釉飽滿,色澤穩重,紋飾流暢。蓋頂、爐底及口緣處均有銅鍍金圓形鏤花古錢紋透孔。

此器為熏香用具,結構設計奇特、精巧、合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已發現數件銀質懸心爐,但明早期掐絲琺琅懸心熏爐此為僅見。

【掐絲琺琅花卉紋玉壺春瓶】

掐絲琺琅花卉紋玉壺春瓶,明,御用監製造,高27.1cm,口徑7.4cm,足徑9cm。清宮舊藏。

瓶小撇口,細頸,垂腹,雙鳳耳。除頸部兩周鍍金弦紋間飾紫地紅白兩色靈芝紋外,瓶體余皆淺藍地,通飾纏枝花卉,有梔子、梅花、菊花等,腹下部飾紅色菊瓣紋一周。

此瓶為明御用監所造,釉質細潤,色澤純正。瓶壁被打磨得光滑如鏡。其裝飾集多種花卉於一器,星羅棋布,繁而不亂,藝術效果極佳,在早期琺琅器中風格獨特。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梅瓶】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梅瓶,明早期,御用監製造,高21cm,口徑4cm,足徑5.5cm。清宮舊藏。

瓶小口,闊肩,圓腹。通體淺藍釉為地,掐絲填彩釉為紋。頸部飾四色菊花,肩部飾葡萄,腹部飾紅、白、黃、紫四色纏枝蓮花,足上綠蕉葉紋一周。

此梅瓶造型挺拔,曲線剛中有柔,釉色純正瑩潤,花紋工緻,為明早期御用監製品中之代表作。

【掐絲琺琅纏枝花卉紋盞托】

掐絲琺琅纏枝花卉紋盞托,明宣德,御用監製造,高1.3cm,口徑19.2cm,足徑15cm。清宮舊藏。

盞托呈圓盤式,折邊口,盤中心凸起盞槽。底足中心陰刻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盞托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盞槽內飾盛開的蓮花一朵,周圍以綠葉相襯。盞槽外飾琺琅彩蓮花、菊花等花卉紋5組。折沿上飾紅、黃、藍、白8隻蟠螭紋,間以菊花紋。外壁光素。

此盞托為明宣德時期宮內御用監所製造,繼承了元代掐絲琺琅的風格特點,以藍色琺琅釉作地色,單線勾勒花葉枝蔓,花朵飽滿肥碩,圖案布局規範,講究對稱。琺琅釉色純正,表面溫潤光澤,氣泡較少。此花卉紋盞托胎體厚重,色彩純正,為宣德時期掐絲琺琅的上乘之作。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尊】

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尊,明宣德,御用監製造,高18.5cm,口徑14.3cm,足徑9.8cm。清宮舊藏。

尊圓形,侈口,圈足,通體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飾琺琅彩纏枝蓮花紋,頸、腹、足上均飾四齣戟,口內飾銅鎏金鏨花蕉葉紋,足內鍍金,鏨刻十字形金剛杵,邊緣處鐫陰文楷書「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琅器多以藍色琺琅釉為地,用紅、藍、黃、綠、白、紫等色琺琅釉填飾圖案,色調純正,釉質細膩,氣泡較少,反映出琺琅質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纏枝紋裝飾布局疏朗,花朵飽滿,通常以單線勾勒枝蔓,掐絲活潑豪放。此尊是宣德時期掐絲琺琅的代表作之一,款識系後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古物一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一本魯峻碑,是故宮博物院當時花了1200元買的,真貴!
吳昌碩行書詩軸字體瀟洒飄逸
康有為的行書盡顯恢宏的氣勢,好字好字

TAG:一古物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