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無學位無文憑,卻是三百年學問第一人

他無學位無文憑,卻是三百年學問第一人

1969年10月7日,48年前的今天,陳寅恪先生因病離世。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路

1925年

混亂的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

但影響最為深遠的

莫過於清華成立了國學研究院

國學研究院的成立

令天下學界為之震動

要知道那時候的清華

還只是一所普通的留美預備學校

學生的功課以歐美文化知識為主

中國傳統文化相對比較薄弱

時任校長曹雲祥經胡適建議

決定採用宋、元書院的導師制

廣招天下士子名流

吸收國際學術前沿的優秀成果

重建中國傳統學術之魂

培養「以著述為畢生事業的國學研究人才」

陳丹青畫作《國學研究院》

左起: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國學研究院成立以後

曹雲祥請胡適做導師

胡適雖然博學,但有自知之明

搖搖手說,這事兒我還真幹不了

我給你推薦幾個人吧

唰唰唰提筆列出一個名單來

曹雲祥拿起一看,這三人分別是

開創了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國學大家王國維

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著作等身的梁啟超

與梁啟超齊名的南方學術界泰斗章太炎

曹雲祥大喜過望

立即請吳宓來擔任國學研究院主任

並將自己親手簽發的聘書交給他

請他去一一聘請三位大師

時任國學研究院主任:吳宓

吳宓出身清華、留學哈佛

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名士,時年三十二歲

他出發之前

專門研究了一下清朝遺老的生活、思想、習性

見到王國維二話不說撲通一聲就行三叩九拜大禮

就這樣搞定了王國維

梁啟超爽快,一見面就很痛快的答應了

輪到章太炎的時候,出事了

聽說梁啟超也位列導師,章太炎就不開心了

於是大發其瘋

不但撕了聘書,還在聘書上狠狠踩了幾腳

無論吳宓如何勸說,態度極其堅決:

我就是不去!

吳宓無法,只好回到清華

國學院既開,而且第一屆就招收了38名學生

只有兩位導師顯然是不夠的

這時,他想起了他在哈佛時的老同學陳寅恪

於是推薦他給曹雲祥

曹雲祥問他:陳寅恪是誰?有什麼學位

一旁熟知陳寅恪的梁啟超大怒說

「陳寅恪沒有學位,我梁某人雖著述等身,但加起來也不抵他的三百字」

陳寅恪(左二)陳寶箴(中)陳衡恪(右二)

1897年陳氏兄弟合影(右二陳寅恪)

確實,那時候的陳寅恪

與走在大街上的甲乙丙丁一樣寂寂無名

他雖然出生名門世家

祖父陳寶箴被曾國藩贊為「海內奇士」

父親陳三立位列「清末四公子」之一

但他只是一個在歐洲遊學的年輕人

只有學問,沒有學位

只有文化,沒有文憑

文憑是什麼?在他看來,不過是一張紙罷了

我為什麼要為這張紙浪費大好青春呢?

於是在赴歐留學的十三年里

他美國、德國、瑞士、法國到處跑

學習並掌握了二十二門語言

為日後的學術研究奠定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1926年7月8日

在蛙鼓蟬鳴的陣陣熱風吹盪中

陳寅恪一襲長衫緩緩踏進了清華

至此,一個被後世流傳並影響深遠的「四大導師」陣營形成

清華國學研究院迎來了它的巔峰時代

青年陳寅恪

「陳先生的學問,三百年來僅此一人而已」

後來的北大校長傅斯年曾這樣說

在學術界,陳寅恪確實是一位傳奇人物

而且一點兒不亞於他所推崇的王國維

早在1919年哈佛留學期間

吳宓和他交談過後,即驚為奇才

在給國內親友的信中他寫到:

「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

無論如何,一上講台

整個清華都被他折服了

吳宓、朱自清風雨不顧,必定是每節課都來蹭

就連大名鼎鼎的文學院院長馮友蘭也跑來蹭課

下課後還意猶未盡畢恭畢敬向他請教

但他實在是太博學了,上課的時候旁徵博引

各種語言文字信手拈來寫在黑板上

大家看過之後才明白

哦,這是德文、這是俄文、這是梵文……

沒有相當底子,根本就不敢進他的課堂

因為進去以後就傻眼了

根本就是在聽天書嘛

於是一學期下來,學生基本就沒幾個了

但只要是堅持下來的,後來都是一代大家

青年陳寅恪

「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

很快,陳寅恪就成了學術界的一個傳說

無論老師學生,但凡有搞不懂的問題

都跑來請教這位「活字典」「活辭書」

就連王國維遇到學術問題都要去與他商討

時間一久,大家就有了經驗

只要王國維家大門上鎖

那他人一定是在陳寅恪家無疑了

有一次,素有考證癖的胡適

考證出了「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真誥》

有竊取《四十二章經》之處的嫌疑

於是大為得意,跟傅斯年吹牛說:

老傅啊,老胡我有了一個上千年來沒人看到的新發現

傅斯年一聽喜不自勝,又跑去跟陳寅恪吹

陳寅恪聽了微微一笑很傾城:

你回去告訴老胡

這事兒早在宋代,朱熹寫《朱子語類》時就揭露過啦

追了一輩子林徽因的金岳霖曾回憶說

有次他在陳家碰到學生來問陳先生一個材料

陳先生說你去圖書館借某一本書翻到某一頁

那頁頁底有個注,注里有你需要的材料

金岳霖當時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所以我們就收起下巴,不要驚訝了

這種事對他來說,不過是稀鬆平常的雕蟲小技

要知道他從小便涉獵經史子集各類書籍

十幾歲因病從日本回來後更是終日埋首浩瀚書海中

中國古代很多文獻資料早就在他腦中紮根了

陳寅恪夫婦

青年唐篔

1926年,陳寅恪去清華執教時

已經是三十六歲的黃金剩男了

更要命的是這麼大了還沒談過戀愛呢

可把老父親陳三立給愁壞了

再也顧不得這個書獃子兒子整日介說什麼

「娶妻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者。」之類的混帳話

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但婚姻這種事兒吧,你再催也不管用

直到1928年,月老才想起大齡青年陳寅恪

那天,一個同事和他閑聊時請教他說

老陳,有個叫「南注生」的人,你知道是誰嗎?

陳寅恪略吃一驚,沉吟一會兒後回答:

是台灣巡撫唐景崧,怎麼突然想起問這個?

同事風輕雲淡地說:在一位女教師家裡看到的

請注意,這時月老的紅繩就綁到了陳寅恪腳踝上

他脫口而出說:她住在何處?我要登門拜訪

就這樣,他娶到了白頭偕老的妻子唐篔

那年,他三十八,她三十

此後她陪著他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文革

全國各地顛沛流離,風雨一生

晚年陳三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

八十五歲的老父親陳三立絕食抗議

五天後,這位老人在國難中走完了他的一生

從小就背負家國使命的陳寅恪更嚴肅了

在那些為父守靈的晚上

久久斜靠在走廊的藤椅上一言不發

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右眼視網膜脫落

如果不做手術就會失明

但是做了手術就需要很長時間的修養

擔負國讎家恨,他決定不管不顧

一定要離開已經淪陷的北京

守靈四十九天後,他把自己的書分作兩批

一批寄往長沙,一批隨身攜帶

和妻兒動身南下,隨清華隊伍輾轉雲南

然而寄往長沙的書在戰火中悉數焚毀

隨身攜帶的書也大部分遺失

這就意味著他以後的學術研究

要依靠他經年累月積攢在腦中的記憶來完成了

文化之不幸有如是歟?

1939年夏,陳寅恪全家在香港寓所

陳寅恪書法

但就是在沒有任何參考書籍的情況下

他撰述了兩部可藏之深山、傳之後世的不朽名著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制度史述論稿》

對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種族、文化做了詳盡研究

至今仍是許多學者繞不開的

《劍橋中國史》在提到他時,給予了異乎尋常的褒獎

「解釋這一時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個大貢獻,是偉大的中國史學家陳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唐代制度大的觀點,遠比以往任何觀點都紮實、嚴謹和令人信服。」

一個了不起的大學者

不是在具體領域取得了某個具體的研究成果

而是他開創了一個研究的範式

1939年,牛津大學正式聘請陳寅恪擔任漢學教授

並於此後數年一直虛位以待

因為他們認為

「陳先生是當時最優秀的中國學者」

陳夫人唐篔題書名

1944年12月2日

唐代三稿的最後一種《元白詩箋證稿》基本完成

可就在這天早上起床後

陳寅恪痛苦的發現

他僅剩的高度近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

後來雖在成都醫院做了眼科手術,但並未成功

半年後二戰結束

這時,依然記得他的牛津大學請他赴倫敦治療眼疾

然而數月奔波,他的眼睛還是沒能看到光明

他在國家的大災難面前

恪守著一個民族的史學傳統

國可亡,史不可斷

只要有人還記得這個國家的歷史

那這個國家的文化就不會斷

但他卻為此

失去了學者讀書、治學第一需要的眼睛

抗戰勝利了,他卻永遠活在了黑暗中

1947年,陳寅恪與王力在嶺南大學

1949年,新中國成立

他選擇留在了後來併入中山大學的嶺南大學

這一年,他整整六十歲,失明五年了

很多人回憶

以前講課到深處時

他會長時間緊閉雙眼

但失明後,再也沒有人看見他閉著眼講課

他永遠睜大眼睛

一如我們今天看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居所外,南國的風景很美

一年四季樹木常青

但是,陳寅恪卻看不到了

在古希臘,盲人荷馬寫了《荷馬史詩》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盲人左丘明寫了《左傳》《國語》

同樣是盲人的陳寅恪將要寫下的百萬字巨著

亦將是百年中國誕生的史詩

失明後的陳寅恪在口述

失明後陳寅恪在自家陽台授課

1953年,學生蔣天樞寄來長篇彈詞《再生緣》

這是一個叫陳端生的清代杭州女子

用彈詞的形式講述的曲折離奇故事: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女扮男裝參加科舉連中三元

竟坐到了宰相的位置上

陳寅恪聽了以後大為震驚

在病中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論》

由此開始了探索明清的歷史和文化

正是在研究明清史的過程中他發現

明末清初的煙花女子柳如是其實是一位很有主見的才女

在那樣一個大的動蕩年月里

默默從事著反清復明的活動

陳寅恪聯想到自己家族經歷大為感嘆

一位倚門賣笑的弱女子

竟比堂堂七尺男兒更看重家國大義

他決定花十年時間為她著書立傳

這就是煌煌八十萬字的巨著《柳如是別傳》

這本再頌紅妝的大書

濃縮了他一生的志趣和學養

失明的陳寅恪目光如炬

晚年陳寅恪夫婦飯後散步

1953年,郭沫若和李四光邀他北上

擔任中國科學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長

他提出兩個條件:

第一:允許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不學習政治

第二: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以作擋箭牌

但要求並未被允許,他最終拒絕北上

1958年,他就變成了學術界「拔白旗」的對象

他不再上課,專心著述

仍然堅持用文言文寫作

要求用繁體字豎排出版

甚至寧願不出版也不允許別人改動一個標點

1964年,《柳如是別傳》完成

生日前夕,他見到了專程趕來為他祝壽的學生蔣天樞

陳寅恪托他在自己死後幫自己出一套文集

1966年,文革爆發

他的學生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節代他接受批鬥

造反派粗暴的毆打了劉節,問他有何感受

劉節說:「能代替我的老師接受批鬥,我很榮幸。」

1969年10月7日

陳寅恪走完了他七十九年的生命歷程

彌留之際,他一言不發

只是眼角不斷流淚

晚年陳寅恪

「陳寅恪治史,當然是最淵博、最有遠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這是胡適對他的評價

「陳寅恪是繼《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司馬光之後近一千年來,又一位偉大的史學家」

這是著名歷史學家何茲全對他的評價

他遊學十三年,從國外帶回東方學

早在1926年專註與西北史地學研究時

他就明確提出

「吾國將來必循漢唐之軌轍,傾其全力經營西北」

國難來臨時他的第一次學術轉型

就登上了中國中古史的研究高峰

晚年雖遭遇了很大的不幸

但他寄心史於紅妝

終其一生堅持著自由的精神和獨立的思想

他沒有遺囑

但他取得的學術成就卻垂範著後世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名家筆下的中秋
豆瓣9.1,這部紀錄片每個中國人都該看看……
最美中秋詩詞 哪首最令你動容?
蔣介石的乾兒子
盤點世界五大戰爭狂人,希特勒只能排第四,第一位人神共憤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