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吉思汗時期已經有了文字,忽必烈為什麼還要讓八思巴創立文字?

成吉思汗時期已經有了文字,忽必烈為什麼還要讓八思巴創立文字?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汗去世的八個月之後,他的二弟忽必烈和三弟阿里不哥之間,爆發了爭奪汗位的戰爭。一年之後,忽必烈獲得初步勝利,他立即返回都城將八思巴封任為國師,並交給八思巴一個任務-----為這個尚未穩固的新政權,創立一種新的文字。

八思巴畫像

很多民族建立政權之後,都會產生創建文字的需求。然而,此時的蒙古人是有自己的文字的。《元史》記載,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滅乃蠻部太陽汗時,俘獲了為太陽汗掌印的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在塔塔統阿身上發現了一枚印章,讓成吉思汗發現了文字在處理軍國重事中的功效。於是,成吉思汗命塔塔統阿教太子諸王用畏兀兒字書寫蒙古語,這種用畏兀兒字書寫蒙古語的文字,在後來被人們稱作回鶻式蒙古文。

回鶻式蒙古文

忽必烈命令八思巴創立文字的時候,回鶻式蒙古文已經在蒙古各地得到普及,那麼忽必烈為什麼還要讓八思巴為自己創立一種文字呢,其實這和忽必烈當時的處境有關,當時蒙古和南宋對立,西部的一些蒙古宗王又選擇了支持阿里不哥,處在西部諸王和南宋夾縫中的忽必烈覺得處境分外艱難。因此即便回鶻式蒙古文已經在蒙古各地得到了普及,忽必烈依然要求八思巴為自己創立一套全新的文字,他要用這套文字來向那些支持阿里不哥的蒙古宗王和那個自謂文脈淵長的南宋顯示自己的崇高和獨一無二。

公元1267年,也就是八思巴接到任務的七年之後,八思巴基本完成了文字的創建,回到了元中都的八思巴向忽必烈呈現了一份奏摺,奏摺上呈現的正是八思巴創建的新文字,這種文字被忽必烈定名為蒙古國字,後來它也被人們稱作蒙古新字或者八思巴字。公元1270年,八思巴因為創製文字之功,忽必烈也賜號八思巴為帝師。

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的創立為忽必烈建立大一統帝國的夢想奠定了更加堅定的基礎。公元1271年11月,忽必烈頒布《建國昭告》,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蒙古為大元。

元時期地圖

公元1272年,忽必烈又將都城中都更名為大都,忽必烈的身份也由蒙古大汗轉變為元朝皇帝。這個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成立了。這個文治磬興的大一統帝國最終在1279年吞沒掉堅持了很久的南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澄懷園語解說(70)人心猶印版 正道應萬變
利民珍事:「郭太史真神人也!」使民不為素餐
如此慘烈的奪位,元世祖忽必烈如何登上大汗寶座
蒙元大軍橫掃亞歐大陸,奈何東征日本屢屢失利一蹶不振?原因何在
此人冒死上書忽必烈,忽必烈才放棄征服日本的計劃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