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細節決定劫數!康熙能臣為民減負,雍正重用秋後算賬

細節決定劫數!康熙能臣為民減負,雍正重用秋後算賬

向敬之

1

如果弄一個中國皇帝治吏排行榜,雍正自然要在嚴字版排前三。

他以強有力的制度管理,在皇子辦差時就深得康熙歡心,終於在強強較量的爭儲大戰中勝出。他上位伊始,便積極改革機制,強化吏治建設,修訂大清律例,大興非常措施,讓許多在康熙末年廢弛的官場過來的官員,很不適應。

雍正對懶政怠政不作為的庸官,往往兩個字:撤職!對假公濟私牟暴利的貪官,直接是斬決。他不但在莊嚴的硃批中筆無遮攔地痛斥,還經常性組織官員專赴刑場觀摩:殷鑒不遠,警鐘長鳴!

雍正為了鼎盛大清王朝,不遺餘力地廓清康熙中後期以來沉積的歪風邪氣,制度治吏,毫無情面,即便是自己重點打造的榜樣,也不容出現半點瑕疵。

雍正刺虎圖

雍正三年七月,文華殿大學士白潢以病辭職,但沒想到第二年江西新任巡撫汪漋請求朝廷撤銷徵稅大使,牽扯出他任江西巡撫時的一樁政務問題。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白潢巡撫江西,朝廷因南昌、吉安、撫州、饒州四府舊有落地稅一千三百多兩沒完成,下令設大使負責徵收。

落地稅,又叫落地捐,是針對農民、小販上市銷售的農副產品,不管價值大小都得征,稅額不多,但各地重複征課,極為苛擾。

為此專設一個機構,少不了巧立名目地加重百姓的負擔。白潢認為官役費浮於稅,不免暴征橫斂,下令停止徵收,以「巡撫、司道公捐代納,偽編納稅人名冊報部」(《清史稿·白潢傳》)。他直接從官府所收的其他財政收入中節流填補。

這一方式,不再變相地勞民傷財,被繼任巡撫王企崝、裴幰度沿襲。

但由於他們疏忽,沒有及時撤銷稅使,使之無職掌卻拿工資,留下一個財政包袱。

所以,汪漋要甩掉這個尾大不掉的包袱。

白潢為百姓減負,汪漋為政府減負。他們沒考慮到雍正皇帝規範稅收的一盤大棋。

雍正行文內閣:如果此項稅銀不該徵收,白潢當時就應奏請聖祖施恩豁免。如果必須徵收,白潢就得按朝廷規矩辦差,令商人民眾依律繳納,斷不能以公捐開支。

國家經制錢糧怎容地方官員任意增減!朝廷稅收政策禁止地方擅自改弦更張!

即便要免掉,這個恩情必須留給皇帝來彰顯。否則,就是「曲示私恩」,「似此沽名釣譽,豈人臣事君之道?」(《清史列傳·白潢傳》)。

雍正以汪漋執掌一省,凡事不能據理而行,將白潢所推行的悖理之事當做一項制度,將錯就錯,也是瀆職,免去巡撫,降二級調用。

而對於首倡者白潢,以「沽取虛名,擅變舊例」之罪,被部議革職,以示嚴懲。

雍正命令:已被停收近十年的落地稅,照收!不收者,榮休大學士也被秋後算賬。

2

榮辱一瞬間。

就在幾年前,白潢可謂極盡尊榮。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雍正正式登極的前兩天,特命兵部尚書白潢協理內閣大學士事務。白潢是大清王朝第一位協辦大學士。當時還未協辦大學士一職,名為協理大學士事務,後稱署大學士事,或稱額外大學士。

白潢富有才幹,為官清正,深得新皇的賞識。白潢要比第二任協辦大學士、雍正的老師徐元夢幸運得多,僅僅協辦一月,便被轉正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雍正王朝》焦晃版康熙

白潢為漢軍鑲白旗人。與其同掌文華殿的,還有滿洲鑲白旗嵩祝、漢軍鑲白旗蕭永藻,他們都是內閣任職了十多年的老人,雍正即位俱加太子太傅。

白潢連夜上疏請辭。雍正硃批:朕初登大寶,非常惶恐,唯恐有負先帝「託付之重」。內閣重地,擔子不輕。我素聞你「居官操守甚好。巡撫江西時,綏輯地方,甚有裨益。及任兵部,清勤恪慎,皇考每加優獎」(《清世宗實錄》卷二)。

雍正充分肯定白潢是康熙留下來的好官,在江西、兵部政績卓異。這樣的能臣幹吏,正是推行改革新政及一系列治吏措施所必須的。

雍正帝急切地挽留白潢:「今朕以機務重大,資爾料理,爾可即遵旨供職,不必固辭。兵部事務亦緊要,仍著爾兼管。」

康雍交替之際,內部政權過渡,西北戰事緊張,維穩至為關鍵。

就在幾天前,雍正剛任命總理王大臣、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為吏部尚書,仍兼步軍統領,已在穩定京師朝政。兵部的當前要務,就是要配合雍正的親信、川陝總督年羹堯順利接管西北大軍,同時與新總理戶部三庫事的怡親王允祥統籌全國調遣軍兵、動用糧餉。

白潢有在康熙身邊侍讀的經歷,也有在多個基層工作的經驗,管過糧驛,做過參議,任過臬台,當過藩台,進入內閣職掌兵部也是辦事井然有序、任勞任怨。

他任事恪守,持重老成,得到了雍正寫詩誇獎,稱「蓼蕭多雨露,應及老成人」。

不料,墨香猶存,雍正的天威就讓榮休在家的白大學士,很快成為了歸籍白身。

乾隆二年,白潢蒼涼老死。朝廷沒給這位已罷官十年的前輔臣,賜祭葬,給謚號。

時過一年,乾隆帝突然下旨,褒獎逝者,稱原任大學士白潢向在巡撫任內有清廉之名,告休之後緣事革職。今聞病故,著給還大學士職銜,以示優待大臣之意。

乾隆恢復了白潢身後政治待遇,忽略他在雍正朝參預機務的成績,重提他在江西的清廉操守,雖無加銜美評,雖非蓋棺論定,但不啻於一種替父道歉。

而雍正重論舊事,秋後算賬,就是告誡天下百官,他的政治規矩既毖後,也懲前。

3

雍正自許「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積極推行攤丁入畝、士民一體當差等,以一系列重大改革改善民生。

他破天荒地將清初荒唐的人頭稅制度,改成土地多的多繳、土地少的少繳、沒有土地的不繳,讓底層老百姓享受了與富豪士紳平等的待遇。

窮人不再是專職的納稅者、服役者,官紳苛征的利益鏈條被斬斷了。毋庸置疑,雍正在探索新形勢下的仁政、德政,但過於嚴苛的制度,卻讓清官白潢受了罪。

白潢減免雜稅,嚴防不法官員挾私斂財欺民,事出有因,情有可原。雍正完全可以酌情考量,變革不了可變通,不將事態擴大化,嚴懲探索者和報告者以儆效尤。

白潢革除州縣漕節陋例,並令火耗限加一,對於原來加至三四者悉數罷除之。

他實勘水利,興建堤壩。「民自是無水患,號為白公堤。」(《清史稿·白潢傳》)

他對因公挪用虧空錢糧的州縣官員,採取靈活限期完成不受罰,得到了康熙贊同。

他為官一任,以身作則,造福地方,在賦稅政務、水利民政上惠澤百姓。

雍正書法

他雖然是靠父輩軍功蔭護出任,沒有參加科考便得了筆帖式的官身,卻積極為寒窗苦讀忘食廢寢的士子爭取登龍門的機會。

按順治朝規定,推行南、中、北三卷分區域取士,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五省屬南卷者。「酌人才之多寡,定為均平之數」,但不能照顧到邊遠地區。康熙五十一年四月諭禮部:「南北卷中未經分別省份,故取中人數不均」,「貧士自遠方跋涉赴試至京,每限於額,多致遺漏」,規定「自今以後,考取進士額數,不必預定,俟天下會試之人齊集京師,著該部將各省應試到部舉人實數,及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應考人數,一併查明,預行奏聞,朕計省之大小,人之多寡,按省酌定取中額數。考取之時,就本省卷內擇其佳者,照所定之額取中。如此,則偏多偏少之弊可除,而學優真才不致遺漏矣。」(《大清會典事例》卷三百五十《禮部·會試中額》)

第二年癸巳恩科會試,始行按省確定中額。分省取士成為定製。公平取士,擇優錄取,兼顧各省利益,以各自的應試人數,按照相應的比例確定錄取名額。這是康熙對會試中額分配的一大改革,對文化教育落後地區做了政策傾斜,也給足了傳統科舉大省的人才機會。

康熙三十五年朝廷增額:江西七十五名,浙江七十一名,湖廣七十名。六年後,浙江巡撫趙申喬、湖廣總督郭琇,分別向朝廷爭取,都增至八十三人,而歷任江西巡撫不及時提請,浙江、湖廣各增至九十九人時,江西還只九十個名額。

白潢據理力爭,要「將江西鄉試中額照浙、楚一例取中」。他的理由是:「江西科第之盛,遠勝浙江、湖廣。」(《清史列傳·白潢傳》)

白潢之言非虛!前明共產生九十名狀元(不包括武狀元),江西十九名,佔百分之二十;而被取進士一萬一千有餘,佔全國十分之一強。江西曾多次創造包攬一甲甚至前七強的好成績。這就是「江西科第之盛」的實力。

這組大數據,雖然沒有見諸白潢史傳,但他旗幟鮮明地爭取,自是瞭然於胸。

他既給讀書人爭取更多的機會,也為國家輸送更廣的人才。康熙批准了他的要求。

不久,白潢因病請調回京,康熙很快命其職掌兵部。不曾想因在江西給百姓減負,幾年後被雍正的鐵律重重地絆了一跤。

雍正既立之際,盛請白潢出任大學士兼大司馬,難道對他的過去不熟悉嗎?若不熟悉,又何來知道他巡撫江西時,安撫集聚民眾,甚有裨益?難道雍正用人不察,或非常治吏的戒尺太情緒化?

白潢之劫,雖非萬劫不復,終是細節決定了劫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三朝帝師被雍正一擼到底,為何乾隆別有用心大逆襲?
外交家圖理琛,是否做過雍正的血滴子老大?
他平藩建巨功,因索額圖惡搞而需雍正替父贖罪
新總督調老部下被警告,雍正為何還高調送去兩非常之人?
直隸總督舉證年羹堯不忠不法,雍正大罵他貽笑天下

TAG:向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