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為寫詩誇張士誠,被斬成八段!

因為寫詩誇張士誠,被斬成八段!

 高啟(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唐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中國歷代所有皇帝中,他的起點可算最低的,所以成為皇帝以後,朱元璋依舊有些自卑,由於年輕時吃不飽穿不暖,所以當朱元璋手握大權之後,產生了些許變態心理,如果說他登基之後殺功臣是為了替子孫保住江山,那麼他施行一系列殘酷刑罰,就是他內心扭曲的表現了。

  朱元璋制定的刑罰主要是針對貪官,但當時朱元璋發給明朝官員的工資太少,所以很多官員也處於溫飽線的邊緣,如果不進行貪污一點,根本就無法養家糊口,儘管朱元璋制定的《大誥》法律非常嚴格,以後有許多官員鋌而走險,沒辦法,為了生活呀。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發布了《大誥》刑典,這是朱元璋親自撰寫的一部刑罰,裡面記載了明朝開國以來的貪腐重大案件,並且闡述了那些貪官的下場,這份誥文向全國刊發,用以告誡官吏們不要重蹈覆轍,《大誥》里所記載的刑罰,看完都令人感到嘔吐,或許這是朱元璋較近腦子才想出來的整人點子。

  《大誥》中羅列的酷刑有數十種,其中挖膝、砍足、凌遲、閹割、族誅、斷指等都是最常見的,為了儘可能增加犯人的痛苦程度,裡面有的刑罰是在匪夷所思,比如有種刑罰叫「免死發廣西拿象」,也就是免掉犯人的死罪,讓他到廣西荒蠻之地的深山老林,讓他捕捉一直野象,還有種想法叫「枷項遊歷遍九州之邑」,即讓犯人帶著沉重的枷鎖,遊歷整個中國各縣,這些刑罰是在夠奇葩的。

  朱元璋整人不僅僅對犯法的官員,對於一些文人他也能下黑手,比如明朝初年有個叫高啟的文人,他與劉伯溫、宋濂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原本是張士誠手下的謀士,後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擊敗,他隱居起來,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請他出來做官,他進入朝廷擔任翰林院編修,可沒做幾年他有辭官歸隱了,這令朱元璋非常不滿。

  當年張士誠佔據蘇州府,後來明朝官員魏觀成為蘇州知府,當時張士誠曾經的府邸已經殘破,為了給後人留下紀念,魏觀重修了張士誠的宮殿舊址,於是他請高啟寫一篇文章來彰顯文治,這種事情對高啟而言是很輕鬆的,於是他揮筆寫下《郡治上樑文》,其中有一句「不聞龍虎苦戰鬥」,正是這句話引來殺身之禍。

  當朱元璋看到高啟的「龍虎苦戰鬥」時很生氣,這不是暗指當年自己跟張士誠之間的交戰嗎?你還把張士誠當成「龍虎」了?這到底是懷念張士誠還是想造反啊?朱元璋盛怒之下,二話不受就把高啟、魏觀捉拿入獄,稍微審訊一下就判兩人腰斬死刑。

  為了發泄心中的恨意,高啟被行刑當天,朱元璋親自監斬,所謂腰斬也就是朱元璋《大誥》中的一條刑罰,一直把犯人從腳到頭砍七刀,一直剁成八段才人犯人死去,相當的殘忍,朱元璋親眼看到高啟被行刑,才除了心中一口惡氣。

  高啟被殺時年僅39歲,這也是朱元璋在殺雞儆猴,向當時的文人展示,不歸附朝廷必須付出代價,朱元璋發出的這一警告,加速了明朝初年士風的轉變,對明朝後來影響很大,甚至東林黨的誕生也由此埋下隱患。高啟在文學上的最大成就,則是在元末明初這段以演義、小說、戲曲為主流文化的不利環境下,獨樹一幟的挑起了發展詩歌的重擔,並改變了元末以來縟麗不實的詩風,從而推動了詩歌的繼續向前發展。但他死於盛年,尚未能夠達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太監帶兩萬人裝X七次花800萬兩 只為做這個事
明代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叫「明十三陵」?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他是明朝皇室後裔,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明亡之後堅持抗清十八年
「皇上不急太監急?」明朝皇帝們是怎樣被大臣搞得精神分裂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