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養肝】「肝」勁十足,才能幹勁十足!

【養肝】「肝」勁十足,才能幹勁十足!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一向身體健康的老王突然病倒了,醫院確診為晚期肝硬化。全家頓時籠罩在愁雲慘霧中,王嬸整個人都懵了,面對前去探望的親朋好友,顛來倒去就這幾句話:「怎麼可能呢,他身體一直好好的,會不會是醫院弄錯了?」事實真是這樣嗎?其實,身體早就給王叔發出了「健康警報」,只是他忽略了這些「信號」而已。






此次,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合力打造8天連休豪華假期,相信很多人的假期計劃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請注意,千萬別把假期歡樂建立在肝臟痛苦的基礎之上,不信你瞧:


全家團圓,大快朵頤——脂肪在肝臟安家;

老友相聚,不醉不歸——酒精損傷肝細胞;


K歌蹦迪,徹夜狂歡——肝臟疲憊不堪;


……


暴食、拼酒、熬夜……平日里,肝臟幾乎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一到假期,工作量更是翻倍,你說它能不出毛病嗎?


肝好,一切都好


肝臟承擔的任務非常繁重,

解毒、營養代謝、膽汁分泌、免疫防禦、血容量調節都離不開它。

估計,在肝臟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

吃進去的葯、喝進去的酒、吸進去的有害氣體乃至體內產生的毒素廢物,全都依賴它解毒。一旦肝臟的解毒功能減弱,人體毒素就會隨之增多,輕則導致長斑長痘、易疲勞、偏頭痛,重則導致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所以說:

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肝是啞巴,肝病早期難發現


肝臟是唯一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中醫對此有過生動形象的比喻:

胃是喇叭,肝是啞巴。

胃酸胃脹胃痛,人馬上有知覺;但肝不同,很多肝病患者早期幾乎感覺不出任何不適。這也是很多肝癌患者一旦確診即為中晚期的原因所在。

有數據表明:8成肝癌患者一旦確診就是中晚期,完全錯失了手術機會。







一張表,讀懂肝的「啞語」


肝臟雖沒有痛覺神經,但它的功能異常可以通過其他器官表現。就像上文中的王叔,其實肝臟早就給他發出了多個「健康警報」:


面色:枯黃黝黑,典型的「肝病面容」(王叔以為是天生膚色如此);


手掌:根部紅潤,所謂的「肝掌」(王叔根本沒注意);


皮膚:前胸後背有紅色小點(蜘蛛痣),常見於肝病變患者(王叔以為是皮膚過敏);


腹部:膨大,有腹水(王叔貪杯,以為是「啤酒肚」);


……


以上種種,都是嚴重肝硬化患者的典型癥狀。可憐的王叔因為無知和大意,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期,命懸一線。


那麼,怎樣才能讀懂肝的「啞語」,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呢?


速戳下表~~











艾灸養肝有奇效


肝在人的生理、病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肝」勁十足,才能幹勁十足!


雖說春季是養肝的最佳時節,但肝臟出故障可不會挑季節哦,因此無論哪個季節,都要注重養肝。那麼,秋季應該如何養肝呢?


秋季,人體內肝火旺盛,人容易心煩氣躁,建議早睡早起、心平氣和、調節飲食、多做運動、多曬太陽,以降低肝火對人體的侵害。


當然,除了以上常見護肝方法,小編還有艾灸小妙招推薦給大家哦,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艾灸


四大穴位

疏解鬱氣降肝火

1

太沖穴




被稱為「人體的出氣筒」,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

為火穴。艾灸太沖穴,

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2

肝俞穴




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

艾灸肝俞穴可以補肝陰,養肝柔肝。


3

行間穴




為火穴,是瀉心火的穴位。肝火旺,

可通過艾灸行間穴瀉肝火,

這叫「實則瀉其子」。

4

然谷穴




為足少陰腎經滎穴。中醫認為「滎主身熱」,滎穴屬火,腎經、腎臟屬水,因此然谷穴可以平衡水火,微信搜索zyk38142804,是治療陰虛火旺的主要穴位。「肝腎同源」,

刺激然谷穴,可以通過養腎來補肝(補腎水來制心火,滋腎水來涵肝木,抑肝火而扶脾胃)。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 別不信,體溫可以決定壽命!



  • 【保健】練習「舉手療法」,順氣補陽氣



  • 【保健】搓手心生「火」補陽,搓腳心補「水」滋陰



  • 灸法四穴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炙大全 的精彩文章:

【頸椎病】這個「小毛病」許多人都不在乎,但它鬧起脾氣卻能致人癱瘓!
灸法四穴
【保健】搓手心生「火」補陽,搓腳心補「水」滋陰

TAG:經絡艾炙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