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大學的學子是怎樣生活和學習的?

北京大學的學子是怎樣生活和學習的?

北大紅樓里復原的當年老北大的教室

北大紅樓

□陳 麗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學剛剛在中國盛行時,中國的大學生們,在大學校園是怎樣的情景,他們又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而隨著那一代大學生們的逐漸離世,關於這方面的記載變得更加支離破碎。幸運的是,有一些當年的大學生,通過與後人的講述,將數十年前的大學生活描繪了下來。

本文作者陳麗的爺爺陳傳方,正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大學的學生。

ABCDE

家長送孩子上大學別人會笑掉大牙

我的爺爺陳傳方,1915年生於蘇州同里。1934年,爺爺從蘇州中學畢業。同年夏天,他和一位同學到上海徐家匯交大附近租了一間公寓,參加大學考試。那時大學各自招生,他們至少要分別報考三所大學。爺爺報考了北大、清華、武漢三所大學。考完後,爺爺回到蘇州等待「發榜」。沒過多久,捷報頻傳,三所大學爺爺都考上了,因北大名氣最大,爺爺最後選擇了北大,並就讀教育系。

當年開學,爺爺一個人到蘇州的火車站購票,自己託運行李、自己上火車,沒有人送。老人家常講,當時家裡要求孩子獨立,所以他們很早就被大人派到社會上辦事。後來長期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的爺爺,對現在大學新生入學時,要父母全程陪送的現象頗為感慨:「如果我當年是由母親(太爺爺在爺爺十五歲時去世)送到北大,別人會笑掉大牙的。」

爺爺十九歲時,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講一口的蘇州話),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蘇州中學的同學、同樣考上北大的胡繩,因為胡繩在北京有親友接待,我爺爺便跟著胡繩直奔位於北河沿的「北大三院」(北大在北河沿一帶的清朝「譯學館」舊址還有部分校舍,當時北大大禮堂就在院里,此處被人們稱為「北大三院」,一年級新生宿舍集中於此)。

ABCDE

很多學生不住宿舍住公寓

爺爺剛到北大,學校沒有地方住,他就在沙灘中老衚衕的一家公寓里,和胡繩及另一個蘇州中學的張姓同學一起住。

1935年暑假前,爺爺搬到位於西齋的學校宿舍。爺爺說:「這間房可以住兩個人,我搬去前,之前的人已經把它分割開,北半邊分給一個廣東人叫高亞偉的同學。南北各有一門,他走他的北門,我走我的南門。所以實際上等於一人獨住一間房。」

在西齋,每八間房(住16人)有一位工友管:冬天燒火爐,平時管供應開水、打掃院子等,還在早上幫他們到食堂里去端早點——豆漿、燒餅、油條(焦圈)等。大學生們每人每學期給他一元小費。這時,工友就會用紅紙條寫上「某某先生賞洋一元」,貼在布告欄內,讓別的同學見了不好意思不給或者給得少。

爺爺說,如果有錢也可以住公寓,而不住宿舍。住公寓有什麼好處呢?首先,住公寓自由,時間上沒有諸多限制。第二住公寓有人管生活用水(喝的、用的),還有人管房間里的清潔衛生。再者,住在公寓里,可以用廚房做飯、做菜,飯菜質量會有改善。另外,公寓房間里的傢具比宿舍多,住起來舒服。

此外,北大有一些學生是戲迷,起床要來一聲「倒板」,平日走起路來,也像在戲台上。而且他們晚上到前門外看戲,看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住公寓就方便得多了。

當時,由於北大兼容並包的學風以及周邊濃郁文化氛圍,北大附近匯聚了無數有志於新文化、新文學的青年。丁玲、沈從文等人都住過附近的公寓,後來成名後的他們,還寫文章回憶當年的公寓的生活。

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說,住公寓固然舒服,但是要多花錢,沒有錢只好住宿舍。那個時候,公寓的租金,每月五元。不過,租金拖欠一兩個月沒有問題。公寓里供中、晚兩頓飯,每月約九元。

ABCDE

吃飯可以賒賬但不能賴賬

除了住宿,大學生們還要應對吃飯等花銷。爺爺回憶,北大食堂一般先交兩三塊錢,錢吃得差不多了,夥計會對你說:「我們掌柜的向您借幾個。」這就表示要交錢了。如果你身上沒有錢,你就說:「我家裡的匯款還沒有到,到了就給你。」夥計也會很有禮貌地說:「沒事。什麼時候給都可以。」

當時,大學生們和沙灘附近的一兩個小飯店,也有這種賒賬關係。所以大學生們就算口袋裡不名一文,吃飯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時大學生間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欠錢必須還,如果賴賬,同學會群起而攻之。

這種規矩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北大不交學雜費、宿費,如果沒有錢買需要的教科書,可以向圖書館或系裡的閱覽室借用,一些參考書也可以去北大圖書館或北平圖書館借。但是借書要守信用,借的書到期之後,一定要還或者續借。如果不還,麻煩就大了。失去信用的人,不僅沒有地方借書,也沒有地方賒賬吃飯。

如果請客什麼的,師生們都愛去「東興樓」。爺爺的英語在全校是出名的好。有一年,北京的四所大學之間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爺爺一舉奪魁,還有60元的獎金。拿到獎金之後,教育系的秘書就跟我爺爺打招呼,他說同學得了這種獎金,按慣例都要請院長、系主任、任課老師和其他有關人員吃飯。我爺爺問他該怎麼辦?那位秘書對我爺爺說,只管把錢交給他,其他的事情,比如請老師們、東興樓訂菜,都由他辦好了。

東興樓的菜與別處不同,大部分都是燴菜。至於喝什麼酒,當然聽幾位老師的,他們要的是老白乾。那時候貴州的茅台、四川的大麴、陝西的西鳳,都還到不了北京,老白乾算當時北京最好的白酒了。

幾十年後,爺爺對當時宴會上的細節依然十分清晰。席間,最開始說話的都是老師,學生們只有悶吃的份。但是半斤老白乾下肚之後,大家說話就隨便了,學生也有膽子說起話來了。胡適先生和梁實秋先生都脫去長袍,嬉笑怒罵、臧否人物,而楊子余老先生則倚老賣老,稱讚起他的徒弟(我爺爺)來,說將來可以跟葉公超去辦外交。胡、梁兩人也乘勢說都是楊老先生教導有方。同學們也起鬨,我爺爺沒有見過這種陣勢,只有臉紅的份。

那次請客花去爺爺20多元,後來同班同學和籃球校隊隊員都要爺爺請客(爺爺是籃球校隊隊員),請完客,獎金所剩無幾。

爺爺當年靠他的大姐(我的大姑奶奶)提供生活費。平時,爺爺就靠教書(家教和在中學兼課)和在「報屁股」上寫些文章,掙點稿費。所謂「報屁股」,原出於胡適先生的話,指報紙的副刊。爺爺多次說,當時同學中鮮有紈絝子弟,沒人比吃比穿,更無人顯富。學生間共穿一件襯衫、馬褂,同打一條領帶的事,司空見慣。當時北大學生普遍課餘打工掙生活費,勤工儉學成風。

ABCDE

最叫座的老師是翻譯家潘家洵先生

在大學,最重要的環節自然還是學習,我曾問爺爺在大學時學些什麼課程?有哪些老師?喜歡聽誰的課?對哪幾個老師印象最深?

爺爺認為,其實上大學最大的收穫是見識了大師的風範,聞到了名牌大學的氣味,交到一些終生的朋友。真要學業有成,還是要在畢業以後。

爺爺說,北大的老師分為幾類:第一類有真才實學,也有口才,講課講得好。那是極少數。第二類有真才實學,但是口才差,講課平平。大多數名牌教授都是這樣。第三類上課上得好,但學問一般,為大家所歡迎。第四類有點名氣,但是不好好教,這只是少數。還有一類既沒有學問講課又講得不好的,更是極少。

爺爺特別提到幾位老師,他們既有學問,課又上得好。比如,聞一多先生。他教爺爺他們《詩經》和《楚辭》時,抱著一個藍布包來上課,裡邊大概是他的講稿,但是從未見過他打開過。他講《詩經》,講到「赳赳武夫,百里張系」這一節,他先講過去歷代名家的解釋,然後他說出自己的見解。他說以前人們都以為這句的意思是赳赳武夫,張個百里的網來抓兔子,還認為這未免有點小題大做。實際上這是人們把「兔」誤解為兔子。聞一多先生認為,古代「兔」字是老虎的意思,然後他提出許多證據。有一個證據特別精彩,他說現在河南話把老虎叫做「窩兔」。

不過,北大當年最叫座的老師不是聞一多先生,而是翻譯家潘家洵先生。潘家洵先生教大一、大二英語,他英語講得好,北京話也講得好,上課時,他根據學生的水平,先用英語講一遍,再用中文講一遍。而且他講課非常風趣,很受學生歡迎。當年北大的教室可坐五十來人,正式的學生都有固定的座位,無須預先搶座。而正式學生最多三十來人,於是餘下的座位是爭搶的對象。座位沒了,地板也是爭搶的對象。於是學生要求教務處換可坐一百多人的大教室,而即使換了大教室,還是「滿座」。

當年,爺爺讀中學時就愛看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等文章,後來到大學又讀他的《文藝心理學》,同時又直接聽他的課,聽他講克羅齊學派的美學,所以爺爺常說「我們這些人是吃朱先生的『奶』長大的」。

爺爺最喜歡的老師,除了上面這些,還有羅常培先生、葉功超先生、梁實秋先生、吳宓先生和應誼先生(女)等。當年爺爺還旁聽了好幾門外系的課。如哲學系的《康德》、《邏輯》,法律系的《民法》,歷史系的《近代史》等。

ABCDE

北大沒有小考沒期中考,期末考試沒有監考

我很好奇那時北大的考試是什麼樣的,爺爺說,北大難進易出。不點名、沒有小考,也沒有期中考試,只有期末考試。而且考試沒有人監考。你可以帶書、筆記、字典等,也可以交頭接耳。不過,就是題目難,如果沒有下工夫,即便是開卷也不一定能做好。當時老師也很少給學生開紅燈,而且分數大多是整數。後來爺爺在海大(現上海海事大學)教書,不給人不及格,也不給幾點幾的怪分數,這就是深受北大老師的影響。爺爺說:「實際上老師給分數,不看你的試卷,只看你平時的『小論文』和平時對你的印象,所以分數都是整數。」(據9月7日《北京晚報》)

本版統籌:梁力

(《北京大學的學子是怎樣生活和學習的?》由金羊網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版權聯繫電話:020-87133589,871335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 的精彩文章:

「求求你們,趕緊幫我剖腹產吧!」24歲女子哭求,接下來的事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團圓中秋節,這些養生要點要記好!尤其是最後一點!
他帶著88歲母親自駕50天,走了18000多公里…這一份孝心誰能做到!
40歲心內科醫生深夜猝死!孩子還不到一歲,他救了上千人卻沒能救活自己……
「零緋聞」的她曾席捲華語樂壇,與周杰倫齊名,33歲低調完婚,如今仍是獨一無二的短髮歌后

TAG: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