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看秦腔?趕緊到鳳縣過過癮!

想看秦腔?趕緊到鳳縣過過癮!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布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金秋十月,喜迎國慶,適逢鳳縣舉行第三十四屆物資交流大會。為加強經濟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繁榮市場,今年依然保留著「交流會」這一傳統曲目。經濟搭台,文化唱戲,越過琳琅滿目的商品,最搶眼的莫過於陝西省西安市演藝公司奉獻的秦腔。

大老遠就聽見鏗鏘有力的碟板聲和哀婉的唱腔:「兒無有奶乳用粥灌,可憐兒一尿一大攤。 左邊尿濕右邊換,右邊尿濕換左邊。左右兩邊齊尿遍,抱在娘懷可暖干。 你奴才一夜哭的不合眼,抱在窗下把月觀。數九天凍的娘啪啦啦顫,你奴才見月拍手心喜歡。 常言道抓兒一尺五寸真正難,日日夜夜受熬煎」好熟悉的戲詞!尋著唱聲擠進人群,見台上一孩童頭頂家法雙膝跪地,低頭認錯;一婦人聲淚俱下,循循善誘教育孩子;旁邊家奴萬般懇求婦人好生看管教導小主人。熟悉秦腔的我一眼便看出來,演的是秦腔本戲《三娘教子》。伴隨著婦人悲戚的表情、顫慄的動作、凄楚的唱詞,台下已是哀嘆聲一片,我和身邊的觀眾也已是滿襟辛酸淚,盡灑戲台前。

看戲,既熟悉又陌生。父親是個資深老戲迷,有著生髮於骨子裡的秦腔情結。我的戲癮還是父親種下的,一生與秦腔結緣。少不更事時,逢年過節或豐收後,總有秦腔助興。秦人愛秦腔,天生使然。十里八村只要有戲,家務再忙,父親總能借各種由頭去看戲。我是父親忠實的追隨者,父親走哪,我攆到哪。如果不領我,我會提前埋伏在父親必經之路,待父親到來時,站在路中央,擋住去路。無可奈何,父親只好帶上。從兒時起,秦腔因子已經滲入體細胞,紮根在我的記憶長河裡。

七、八十年代的戲台大都搭在學校操場上,學生也可以借故放假休息。戲台周圍也是孩子們的天下,追逐打鬧,嬉戲玩耍。父親搬來石頭、磚頭或大塊胡基擠在人群中、坐在戲台下津津有味的品戲,似乎忘了我的存在。我和小夥伴們擠在演員進出的後台好奇的看化妝。演員們拍彩、拍紅、定妝、掃紅、描眉畫眼、勒頭、戴頭面。經過一系列複雜程序後,面目兇狠的花臉、玉面瀟洒的書生,粉面桃腮的大家閨秀,頭戴鳳冠、身披霞佩的公主、娘娘和誥命夫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官員、令人痛恨的白臉奸臣等戲中人物栩栩如生的站在面前。

更多的時候是站在台口下,近距離的看著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將軍武士橫刀立馬征戰南北、固守疆土,似乎能聽到邊關炮火聲;看到王公大臣克己奉公,侍奉明主,殫精竭慮,寤寐難安的焦灼狀態;小姐公主蓮步輕移,嬌媚含嗔,多愁善感,能感受到她們期盼如意郎君迫切心情。《鍘美案》、《狸貓換太子》中包公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穆桂英挂帥》中娘子軍血戰沙場,禦敵衛國;《五典坡》中王寶釧寒窯度日,為愛堅守;《西廂記》中張生一曲《鳳求凰》惹得佳人動柔腸,有情人終成眷屬,留下千古傳唱的愛情頌歌;《三滴血》中糊塗縣官脫離實際,草菅人命;《二進宮》中臣子忠君護國,剷除奸佞;《金沙灘》《對銀杯》《竇娥冤》《八義圖》《蘇武牧羊》等一部部精彩的戲曲,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恪守仁、義、禮、智、信;篤行明德、崇德、潤德、尚德、至善、淳厚的做人原則,這些美好的品性深深的印在腦際,植根於靈魂深處。

為人婦後,每年暑期回關中婆家,六月十九會更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好戲連台。秦腔是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男女老幼如痴如醉的鐘愛著秦腔,農忙閑暇時有調子從嘴裡傳出,似乎只有一吼秦腔才能道出心中的苦樂酸甜,才能釋放出積壓已久愁緒苦悶。秦人品賞甄別秦腔水平是一流的,演員唱到極好時喝彩聲、掌聲不斷,披紅挂彩是常有的事;唱的不好,西瓜皮就會飛上舞台。凡演員都必須勤學苦練基本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不負眾望。秦腔是秦人的靈魂,戲迷們小聲哼著秦腔、高聲唱著秦腔、連做夢都在吼著秦腔。

近年來,由於工作繁忙節奏快,很少關注秦腔,對秦腔也陌生了許多。平時偶爾跟著戲迷愛人看看秦之聲、戲迷大叫板,解解「饞」。

鑼鼓一敲,板胡一響,二胡嗩吶齊奏。二十年前被誤傳已死的老爺成了御醫,榮歸故里;昔日的小主人高中狀元,凱旋而歸,三娘苦盡甘來,一家人大團圓。貪圖榮華富貴、改嫁他人的張氏、劉氏也得到應有的下場。喜劇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戲在戲裡,戲在戲外,戲裡戲外皆是戲。今日生活中的你、我可能就是明天舞台中的他(她)。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一定要走好人生路,演好自己戲。

站在戲台下環顧四周看到:戲台前站著的、地上蹲著的、馬紮上坐著的、欄杆上趴著的男女老少觀眾無不為戲曲動容、喜怒哀樂盡顯眼前。面對電腦合成的全新背景、良好的音響效果、精美的服飾和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字正腔圓、動作嫻熟、基本功紮實,又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戲文中時有現代氣息穿插,詼諧幽默,引人入勝,讓人耳目一新,顛覆了人們對戲曲的刻板認識。聽著台下陣陣的掌聲,看著觀眾痴迷的神情,感受著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所展示出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中華瑰寶所綻放出的綺麗之花將歷久彌新,長盛不衰!

編輯 石璐 校對煊煊哥審核 毛忠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縣宣傳 的精彩文章:

TAG:鳳縣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