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二級存儲應用橫向擴展的三個主要理由

為二級存儲應用橫向擴展的三個主要理由

Nutanix和其他技術供應商讓超融合這個概念得到了的推廣——將計算和存儲放在同一個盒子里,試圖在虛擬化環境中消除豎井。

對於虛擬化工作負載,超融合也擴展為備份平台。根據2017年Gartner的研究,到2020年,30%的組織將取代傳統的備份應用程序,以存儲或超融合的集成系統作為主要的備份工作負載。

超融合技術並不像它所帶來的價值——橫向擴展那樣重要,即使企業的數據一直持續增長。

同樣,超融合也改變了虛擬機的存儲,擴展架構將橫向擴展引入非結構化文件數據。在雲解決方案中常見的是,真正的擴展架構增加了一些同時工作以提供更高性能的節點,而只有一個大型的單片機系統可以實現更高的性能。

雖然許多技術公司都承認超融合和擴展架構的可伸縮性和豎井消除的好處,但許多關於橫向擴展的探討都集中在主層上。

擴展架構有助於在備份和歸檔中縮小豎井,使企業能夠隨著數據的增長而橫向地進行擴展。

在尋找進行備份和歸檔文件數據的方法時,這裡有三個理由,或許會讓你試著去考慮橫向擴展。

為二級存儲應用橫向擴展的三個主要理由

原因1:數十億的文件

傳統的備份軟體是在一個「百萬文件就被認為是大量數據」的時代設計的。由於現在的非結構化數據集通常要跨越數十億和數百億的文件,傳統的備份軟體已經遇到了很大的限制。企業經常將備份分割成豎井,以便更容易地管理備份目錄或滿足備份窗口。

如果您的企業沒有生成或收集大量數據,磁碟到磁碟的複製可能就足夠了。但是對於越來越多的擁有數百個甚至數千個文件系統的企業來說,每個主存儲豎井都會引起另一個二級存儲豎井的管理需求。

Gartner分析師Pushan Rinnen和Dave
Russell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組織的備份基礎設施的成本遠遠超過其主要存儲基礎設施時,他們會推翻傳統的備份方案並開始尋找替代方案,這並不奇怪。」

為二級存儲應用橫向擴展的三個主要理由

原因2:文件數據要大得多

文件數據仍然是橫向擴展這個謎題的缺失部分。現在,在橫向擴展方面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虛擬化工作負載上。

在「專註於數據保護的超融合供應商」中,Taneja Group的創始人Arun
Taneja將Nutanix的關注點與Cohesity和Rubrik這樣的公司進行了對比,這些公司將超融合的原則應用於虛擬工作負載。

「作為一門學科的數據保護已經沉睡了幾十年,」Arun寫道,「但數據管理的融合可能是它正需要的『喚醒服務』。」

包括物聯網(IoT)、人工智慧和實時數據在內的趨勢甚至進一步改變了數據管理的需求。到2025年,根據2017年4月Seagate和IDC關於數據演變的一份報告,每年的數據生成將激增到163
ZB。

圖像、視頻和其他一些無法很容易去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增長迅速。雖然大多數行業對非結構化數據的預計停留在總數據的80%左右,很多企業都估計他們的企業數據量的95%可能都是非結構化的。因此,對文件數據進行有效的輔助存儲至關重要。

為二級存儲應用橫向擴展的三個主要理由

原因3:文件數據不能很好地快速去重

超融合存儲系統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刪除重複,但是大量的文件數據並不能很好地去重。通過將快速去重(dedupe)構建到存儲系統中,如虛擬機備份從另一個VM中恢復時,您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存儲優勢。

對於虛擬化或資料庫工作流的輔助存儲,在定價時通常會假設您將使用去重,而這些經濟因素通常不適用於非結構化的文件數據。

一些高管回應說,與石油和天然氣、生物技術或高性能計算不同,他們的行業並沒有產生太多非結構化數據。這時他們的選擇可能就是等待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將在眾多行業中提供數據,雖然這些行業目前可能不會與數據存儲進行鬥爭。

超融合的目的是成為一個「豎井破壞者」(silo –
buster),且成功地消除了主層中的豎井。非結構化文件數據(佔總數據量的80%)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目前使用的超融合系統的主要用例。但是,如果您的企業致力於更有效地管理您的數據,那麼超融合應該會起到不小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企業級 的精彩文章:

從雲計算到人工智慧 都逃不過被炒作的命運
快跟上前進的步伐!AI可以用3種方法改善你的業務
你的下一個伺服器很可能是一「無名牌」
程序員:學歷VS經驗,你認為哪個更重要?
神似百事和可口可樂?多角度對比React和Vue的異同

TAG:IT168企業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