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別動」爺爺奶奶這樣教育孩子,其中的利弊媽媽知道嗎?

「寶寶別動」爺爺奶奶這樣教育孩子,其中的利弊媽媽知道嗎?

帶寶寶去郊外,二歲的孩子,怎麼像一個大人,沒有這個年齡段的特徵,充滿好奇,而是不理不問。我家的寶寶怎麼這麼老成?

家長這麼描述自己的孩子,從話里聽出充滿焦慮。這位媽媽不期望孩子成龍成鳳,只希望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一樣,健健康康地成長。

通過了解,這個孩子是跟著奶奶長的,這位奶奶害怕孩子燙著碰著,無法向媽媽交代,從小就告訴孩子「寶寶別動,奶奶給你」。

帶著孩子出去,孩子要和小朋友們玩,奶奶怕孩子打架,抱著孩子不讓下地,離別的孩子遠遠的,還告訴孩子,他們都是壞小孩,別和他們玩,奶奶和你玩。

看到公園裡的大樹,孩子想摸摸,奶奶怕樹皮劃傷孩子稚嫩的小手,告訴孩子別動,樹上有蟲子,不衛生,更不用說讓孩子玩泥巴了。

奶奶說,這也是為孩子好,電視新聞常報道,孩子不懂危險,被燙了,溺水了,從小教育孩子不下水洗澡,不登高爬樹,不摸熱的飯菜,遠離廚房的燃氣灶,孩子就能記著,可以讓孩子遠離危險。這「金鐘罩」罩著孩子,確實讓孩子遠離了危險。

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被扼殺,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不會和孩子玩。

這樣養大的孩子,會怎麼樣呢?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爸媽讓家裡老人來帶孩子,這樣的現象很多。

其實奶奶教育孩子遠離危險沒錯,錯的是有點過,孩子玩泥巴並沒有危險,孩子和小朋友玩也沒有危險(網上有些危險,那也是個例,不要總想自己的孩子遇到)。什麼都不讓動,孩子的心理就有危險了。

走上社會會受到傷害,孩子也是在不斷地被傷害中,成長起來的。在受傷害中,孩子的心智慢慢成熟,增強抗挫能力。

孩子小的時候,就是從跌跟頭中學會走路,從犯錯誤中學會不犯錯誤,了解一些生活常識。如果不讓孩子嘗試,那就成長的慢了。

5歲的小雅,也是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奶奶是一個退休的老師,平時喜歡看書寫作,小雅也跟著奶奶學習,看繪本,奶奶對 她的教養有點放養的方式。

每次姑姑家的孩子來了,就讓兩個孩子一塊玩,也不干涉孩子們的事情,吵架了,爭東西也讓他們去爭,還鼓勵小雅自己削果皮,做衛生,洗襪子。當然也告訴小雅,電插頭不能摸哪裡,削果皮的時候,手指要遠離刀鋒,開水是熱的,還故意讓孩子快速摸一下,感覺一下熱是什麼。

小雅成了一個開朗的女孩,對世界充滿好奇,積極向上,喜歡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玩。

對於那種有害怕心理的孩子慢慢引導,讓孩子從膽怯的心理中走出來,拉著孩子的小手感知不同的物體。

慢慢的,孩子也會改變想法,重新擁抱這個多彩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