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挑戰真理的六大因素

挑戰真理的六大因素

學者簡介

朱利安·巴格尼尼(Julian Baggini),《哲學雜誌》創始人和編輯,新著《真理簡史》本月即出。

人文為什麼要優先於科技?

朱利安·巴格尼尼 著 吳萬偉 譯

編者按

英國哲學家朱利安·巴格尼尼在本文中思考了真理問題。我並不相信我們生活在後真理世界。但是,真理的確陷入某種麻煩之中,在多方面遭遇挑戰。令人吃驚的是,若干挑戰之源竟然都是好東西。

1. 科學

科學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最高效的真理製造機器。但是,它推翻常識的威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科學的成長已經促成了一種我們根本就不能認識真理的懷疑主義。科學告訴我們,周圍顯然牢固的東西「其實」不過是分子的集合,它們本身又是由我們並不真正理解的更小微粒所組成。時間和空間具有相對性。今天的正統思想成為明天顏面掃地的理論。科學讓人懷疑其認識現實的能力,幫助播下了終極真理根本就不是人類所能理解的東西的觀念。

科學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最高效的真理製造機器。

2. 自由

我們自己思考和選擇的自由是極其寶貴的自由。但是,它產生了一種誇張的意識,即我們是自我的主宰,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作者。擁有獨特的視角變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甚至於擺脫了確保該視角基礎牢靠的責任。後果之一是我們確認「我的真理」、「我們的真理」、「你的真理」等等,似乎任何真理都有一個特定的視角。但是,這種極端主觀性途徑最終破壞真理的整個觀點。如果還能有什麼含義的話,真理必須承認存在一些東西,雖然我們未必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擁有獨特的視角變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甚至於擺脫了確保該視角基礎牢靠的責任。3. 精英的衰落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很多人的命運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精英決定了什麼對我們最好,我們能夠思考什麼。民主化的力量已經破壞了這種特權,與此過程相伴產生的還有人們對專業技能的尊敬在逐漸減弱。對偉大和美好的東西不再表示敬意,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專家如何常常出錯。但是,的確有很多東西是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解的,既然專家不可信,那就只能依靠我們並不知情的直覺和本能反應了。真理不是民主,而民主化使我們更加不願意相信專家能指引我們獲得真理。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很多人的命運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4. 全球化

相互依存的世界已經讓我們更緊密地團結起來,讓我們能比從前更多地理解和讚美相互的差別。它也暴露出我們的傲慢,相信「我們的」方法---無論「我們」是誰---更優越,我們擁有了真理的壟斷權。道德要求應該是,如果想得到更加充分的真理畫面,我們就需要考慮儘可能多的視角。但事實上,太多的人得出根本沒有普遍真理的結論,只有從文化角度看的相對「真理」,沒有哪個真理比其他任何真理更可靠。相互依存的世界已經讓我們更緊密地團結起來,讓我們能比從前更多地理解和讚美相互的差別。5. 心理學

現在,人人都「知道」有意識的、理性的心智不是處於控制地位。無意識和非理性過程常常指導我們做大部分事情,有意識的心智所做的不過是將其理性化。這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等人著作中表達的觀點。它破壞了我們對自己理性的信心,隨之也破壞了我們獲得真理的潛力。但是,當然只能通過使用理性,這些心理學家才能清晰地描述局限性的輪廓。知道有意識的理性的局限性應該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使用它,而不是導致我們拋棄理性。

現在,人人都「知道」有意識的、理性的心智不是處於控制地位。

6. 自由的媒體

從傳統上說,記者自認為是真理的發現者和捍衛者。這個角色像從前一樣重要,但在某些方面,新聞業已經破壞了人們對認識真理可能性的信心。每次醜聞的暴露都強化了人們的意識,即媒體告訴我們的並不是事實真相。與此同時,新聞史上不那麼令人愉快的場景意味著人們未必指望報紙和電視頻道輕易講出真理,尤其是在這麼多媒體都帶有明顯黨派偏見的情況下。對媒體充滿懷疑和不信任的氛圍已經被創造出來,人們因而覺得什麼話都不要輕易相信比相信任何一種真理更好些。

從傳統上說,記者自認為是真理的發現者和捍衛者。

這六大因素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人類文化中的積極發展,但是,它們讓認識真理的可能性---或者是否存在要了解的真理本身---都變得比從前更加困難。不過,任何一個因素都無法讓我們懷疑真理的存在,也無法讓我們懷疑根本掌握不了真理。

前進之路必須首先接受這個事實,即六大因素都顯示獲得真理是非常困難的過程,即便我們真的找到真理,它往往也是複雜多變的。我們應該對自己必定認識真理的能力感到謙虛和恭順。除非我們相信真理就在那裡等待著被發現,否則我們擁有的不過是偏見、觀點和權力的操控而已。

譯自:Six things... that challenge truth by Julian Baggini

https://www.southbankcentre.co.uk/blog/six-things-challenge-truth

本文內容均來自網路,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此號均在文章開頭備註了原標題、作者和來源。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版權等問題,可在本公號後台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物理所 的精彩文章:

兩面鏡子一束光,微型LIGO家中裝
2017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熬夜真的會讓你變得又丑又笨
打水漂時,為什麼石頭不會立刻落入水中?
剛剛,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

TAG:中科院物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