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掌握聽課規律,提高課堂效率之四——瞻前顧後,濃縮前後重點

掌握聽課規律,提高課堂效率之四——瞻前顧後,濃縮前後重點

知識是環環相扣的。上新課時,每當老師提到一個和舊課有聯繫的問題時,同學們如果能迅速聯想起上一節課所涉及的知識點、方法、解題技巧及分析推理過程,這樣不僅能夠有助於你理解新課,還能使你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將知識體系掌握得更加牢固。

那麼在上新課之前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在課堂上實現「瞻前顧後」呢?

1.把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單詞、語法、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大腦中迅速回憶一遍。

基礎知識是我們在課堂上優先要掌握的內容。如果上一節課講的基礎知識點共有10個,而你上新課之前只能想出其中的6個,這能說明什麼呢?

一方面,說明你上一節課聽課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說明你課後沒有投入必要的精力進行複習。

此時,要提醒自己:課後一定要複習,只有複習了,上新課之前才能順利地回憶起舊課的主要內容。

2.把上節課所涉及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在大腦中重新過一遍。

解題方法、解題技巧屬於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新課之間回顧一下舊課中講過的方法和技巧,有助於我們積累解題經驗,能在新課時做到舉一反三、遊刃有餘。

不過,大家在重視方法之外,一定不能忽略下面的第三個步驟,否則,即使你記住了大量方法,卻有可能出現擁有方法卻不會運用的現象。

3.把上一節課解題時的分析推理過程重新感悟、提煉一下。

有的同學一定會認為: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兒太多餘了?

其實一點也不多餘。

這是因為:這是對原分析過程的濃縮和追加投入智慧,你要爭取從原來的分析過程中發現新的知識,例如這道題有沒有其他的推理方式?

這道題的核心是什麼?

突破口在哪裡?

而不是僅僅記住分析過程——死記硬背分析過程,顯然不如理解推理過程來得實在。

從上一節課到這一節課,你不一定要記住具體的題目,但是你一定要對做題時的推理過程爛熟於心。

...

通過這三個步驟對舊課進行回顧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新課與舊課的聯繫太密切了!聯繫舊課是理解、學習新課的最佳手段;學習新課也是鞏固舊課的捷徑。做到「瞻前顧後」,一節課就能達到兩節課的效果,豈不是事半功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瓦哥談教育 的精彩文章:

遲來的藏毛竇,早到的本命年?
預習,先人一步的方法之六——零散時間利用好,拒絕臨陣抱佛腳

TAG:瓦哥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