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除了BAT以外,國內下一個最可能跑出的互聯網巨頭是誰?

除了BAT以外,國內下一個最可能跑出的互聯網巨頭是誰?

很多人現在拿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的股價市值跟阿里比較,然而股價這東西,很多時候都是大夥一起炒上去的。在我看來,BAT之後,小米才是最被低估,最有可能進入BAT一線之列的廠商,原因是他們在物聯網方面的布局足夠好,足夠深。

先來說今年的宏觀數字吧,在春季的美國CES2017的時候,小米公布有超過5000萬台智能設備連接至互聯網,米家的總用戶數有5000萬。此外,雷軍曾表示生態鏈企業智能硬體的2017年收入有望超過150億元。

其實宏觀數字算不上什麼(先不要怒)……真正厲害的還是具體的布局。

1、首先是產品廣度

小米跟物聯網相關的產品布局有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視、盒子、手環、平衡車、無人機、移動電源、插板……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不要意味著這就是全部,實際上,小米自家還有鍵盤滑鼠、路由器、VR眼鏡、掃地機器人、電飯煲、手錶、攝像頭、空氣凈化機、牙刷、智能燈、血壓計、體重秤、行車記錄儀、耳機、音箱、自拍桿等等。

小米還跟美的等合作生產小米智能空調,小米還準備通過下游企業搞冰箱,小米還有下游企業搞濾水壺……

坦白說,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本都有小米相關智能產品可支援,基本上它的布局跟無印良品差不多了(加上毛巾等周邊的話)。如此以來,它的物聯網數據渠道就超級龐大了,你每天身體的所有數據,你的衣食住行一切行為習慣記錄,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和喝的每一口水,你車上走過的每一里路,你用過的每一度電分別用於什麼設備,你說過的每一句話,你看過的每一個場景畫面……統統都可以記錄下來,供大數據在雲端進行人工智慧挖掘梳理所用。

如果說阿里的強項在雲,騰訊的強項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線上連接線下),百度的強項在人工智慧的話,那麼小米的強項就是物聯網渠道。BAT中任何一家如果與小米戰略合作,數據互通,都會產生一個超級巨無霸,到時恐怕連谷歌蘋果都得敬仰三分。

2、其次是用戶深度

多年以來,小米手機一直注重性價比的形象,目前已經延展到其他產品線。舉個例子,最近我有個朋友要買5000多元的小米筆記本,他覺得小米筆記本既有蘋果Macbook PRO的格調(當然他也知道其實細比起來還是差別不少的),然後價格又比Macbook Air要便宜不少,跟此前的小米手機性價比一脈相承。他才不管這個小米筆記本的電池續航時間多久了,反正買了就覺得顯得很精明。

毫無疑問「米粉」已經跟「果粉」和「三星粉」一樣,成為國內一群忠實用戶,這個群體在BAT也看不到。畢竟我們可能會認識某位朋友很喜歡剁手在淘寶天貓上買買買,但是TA不會形成忠實度,只要京東或者蘇寧國美更便宜,TA就會馬上轉場買;某位朋友可能天天微信響不停,但是TA不會對微信讚不絕口,微信對其而言只是管道和工具,不會形成一種態度的象徵……而小米,卻成功做到了成為用戶的自我形象描寫代言品。

另外小米的用戶覆蓋度也非常大,以手機為例,從599元的紅米到3K多元的小米MIX2都有,滿足各個價格段用戶群體的需要。像小米插板等貌似很便宜不起眼,但是實質上卻很低調進駐家庭,逐點地營造起自家的生態系統。

再多說一句,很多「果粉」可能認為自己有蘋果三件套外加Apple Watch,甚至還高端到使用Apple TV,基本沒小米什麼事,但是往往他們的移動電源,卻是用小米移動電源來供電……「潤物細無聲」這句話,其實是很精準的。

所以,小米是一個很低調,但卻又很有可能成為物聯網新霸主的巨頭,它的家庭物聯網帝國,現在或許看不出有多龐大,但卻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建起來,現在用手機出貨量去衡量小米,是非常片面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小米「定製級」新品!這次是售價999元的合金旅行箱!
蘋果旗艦機降價,價格和小米MIX2差不多,努比亞也來插一腳
來評評理!小米MIX2對懟VIVO X20, 誰定義了全面屏2.0?

TAG: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