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0.1是國慶節,還是「國際老人節「-說說佛教中的孝親敬老!

10.1是國慶節,還是「國際老人節「-說說佛教中的孝親敬老!

10月1日

不但是國慶節

還是「國際老年人日」

一、國際老人節

1991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將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而中國也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7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早已超過2000萬。

在中國老齡化愈發嚴重的今天,我們更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孝道,而所謂的孝,也有小孝和大孝之分。在國際老人節到來之際,說說佛教中的孝親敬老!

二、佛教中關於對父母的孝道

《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有這樣一段經文:「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中國作為最崇尚孝道的國度,當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中孝親的思想便迅速的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從目犍連救母到地藏王菩薩超度母親的故事,都表明佛教對於孝敬父母的推崇

而佛教中一般將孝道分三等:一為最基本使父母衣食無憂、不忤逆;二則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顯揚祖先、榮宗耀祖;而佛教認為對父母真正的大孝是使父母、祖先能夠脫離六道輪迴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大集經》也曾言:「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三、佛教關於大孝的解讀

一講起孝道,很多人能夠想到的便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便想著一定好好好侍奉雙親,這是對的。但是佛教會將這歸於小孝,即所謂的孝於庭闈。而我們真正要踐行的是大孝之道,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到」廣大的孝「

大孝:佛教將孝親思想擴大為對眾生的慈悲,即是天下蒼生為父母。如《梵網經》中所言:」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

僧人聽聞正法,成就佛道,以度天下無邊的眾生,都是為了實現大孝於天下的悲願。據《緇門崇行錄》里記載:唐朝慧斌法師為報父親養育之恩,曾鑿義井一口,供往來行人汲水解渴,這就是將對家中父母的小孝延伸為對天下世人大孝的一個實際案例。

而在我們日常中,公車上給老人讓座、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他們聊天,是在弘揚中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更是一種「大孝」的表現

中國佛教明確提出「百善孝為先」,並將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等五常與「不殺、不盜、不淫、不飲酒、不妄語」等五戒相統攝。所謂不殺以成仁,不盜以為義,不淫以成禮、不飲酒以成智,不妄語心優信,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孝戒平等觀。

所以,我們為報親恩,固然要提倡孝道,以盡人子之責;為報佛恩,更應該繼承佛陀重視孝道知恩報恩的精神,提倡孝道,來孝敬一切人,愛一切人,為一切人謀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市觀音禪寺 的精彩文章:

師父說:生活中的壓力都是一種成長的動力
太虛大師:學佛之簡明標準
《地藏月》以佛法的威德力救拔生生世世的父母
損害福報的幾種行為,你中招了嗎?

TAG:東台市觀音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