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中筠:學習國學並不是為了抵制普世價值

資中筠:學習國學並不是為了抵制普世價值

本文2439字,讀完大約需要5分鐘

食堂君:近期英國一項針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調查顯示,在除印歐語系之外的語言中,英國父母最希望孩子學習中文。而我們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維護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並將它發揚光大?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文章中,資中筠老師用獨特的角度分析,主張學好中文絕不是與外文相對立,也與現在以所謂「國學」抵制普世價值無關。

文/資中筠

中文是一種基本底蘊

那是2008年,為了迎奧運,媒體大肆宣傳學外文。打開電視,在記者的誘導下,街頭各行各業的百姓似乎都在積極學外文,連在公園晨練的老大媽也說學了外文便於出國探親。

與此同時,電視的字幕充滿錯別字,廣告亂改成語成風。所謂「歷史劇」中半通不通的對話,人物的稱謂混亂:稱對方父親為「家父」,自己的妹妹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慘不忍睹。

但現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個極端,強調學中文、弘揚傳統文化了,就要壓縮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

似乎學中文和學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須聲明,我主張學好中文絕不是與外文相對立,也與現在以所謂「國學」抵制普世價值無關。

歷史劇中經常有不通的對話

更不贊成那種讓小孩子穿著古裝讀《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做法。我堅持中國人首先要學好中文,是作為一種基本文化底蘊的養成。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好中文

我們每個人都是用母語思考的。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與他的母語的程度有很大關係。漢語自成體系,與其他語言都不相同。

中文的成語、典故特別豐富,並已融入日常話語中,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正是其魅力所在,也是幾千年文明的積澱。

對成語、典故的運用也成為寫文章的一大藝術。當然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文章高手,但是基礎的語文教育至少應該嚴格規範,應該有一定的要求。

每個人本能地都用母語思考,所以對母語的修養越深,能調動的資源、語彙以及聯想就越豐富。

當然語言也是有發展、變化的,時下的許多新的網路語言,老一代的人就跟不上了。不過要成為漢語文化的一部分,還有待時間的淘洗。

個人的古文體驗到思想情懷

讀文章、詩詞,不是讀字典,必然包含著思想、情懷,或者至少表達某種意境吧?那麼我從這些古文中受到什麼感染和影響呢?

三綱五常

感染我的不是三綱五常、忠孝節義那些東西。有一些傳統道德是自然而然貫穿在家教和學校教育中,那些中國書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01

士大夫的憂患意識

我生活的時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內憂、外患。我成長的最重要的時期是抗日戰爭時期。

所以文天祥、岳飛、辛棄疾、陸遊等的作品必然特別往心裡去。像「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總之是痛感國土淪喪,總是想著要恢復國土。

文天祥

02

厭戰、渴望和平

中國幾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從來戰亂不斷。所以文學作品中這方面的內容很多,而且很動人。

最早讀到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干雲霄……」就有特別感動。

還有像「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作者曹松不太有名,全詩也很少人記得,但是這句話流傳千古,因為太寫實,太深刻了。

詩人曹松

很久以後,我見到一本加拿大作者寫的小書,題目直譯是《將軍們死在床上(Generals Die in Bed)》,意思就是在戰爭中戰死沙場的大量是普通士兵,而將軍們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得以死在病床上。

最使我動心,對戰爭的殘酷表述得最深刻,反戰最徹底的是《弔古戰場文》。文章一開頭就氣勢非凡:「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以下大段文章曆數自古以來的有名戰役,想像戰場的殘酷和慘烈景象。結論是,秦起長城,漢擊匈奴都使生靈塗炭,因此「功不補患」。

把那些帝王的「豐功偉績」都給否定了。最後一段有幾句簡直是撕心裂肺,永遠難忘:「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03

民間疾苦

民間疾苦其實和戰亂分不開,老百姓除了賦稅之外,還有一項沉重負擔是服徭役,就是徵兵,或者勞役。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是教科書經常選的。我想著重提的是白居易的「新樂府」和「秦中吟」。

有好幾十首,每一首詩都是講一種勞動人的疾苦,主要是手工藝者或者農民,覆蓋面極廣,而且都有一個鮮明的對比,就是和宮廷、權貴的那些窮奢極侈享受作對比。

比如《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我們設想一下,那個老頭兒,在冰天雪地里穿著單薄的衣服,還希望天冷一點,炭能夠賣個好價錢。

《賣炭翁》

但是最後這個希望也落空,這裡市場規律不起作用。他那一車炭全被有權的人搶走了,只扔給他兩段綢子,比城管對小販還厲害。

04

隱逸情懷,逃離官場

這避不開陶淵明,他絕對是這種情懷和這種文學的代表人物。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經是通俗典故。

無論哪個時代,大概中文課沒有不讀《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的,還有《五柳先生傳》。

我在《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一文中說過,中國讀書人一方面對君王有一種單戀之情,但是有個性有才華的人又難長久在官場得意。

所以留下來的優秀傳世之作,大多數是失意時候的作品,多表現隱逸情懷和內心藐視權貴的傲氣。

《桃花源記》繪畫作品

應該說並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時候都堅守獨立的人格,都想退居林下,但是表現在文學作品裡的,這方面的感情居多。

那些歌功頌德之作,奉命文學以及湊趣的宮廷詩,大多被時間所淘汰。

但是,我不是提倡現在的小學生花很多時間大量學古文,更不提倡讀經。我要說明的是作為中國人打一點中文基礎是一種文化底蘊,一種熏陶,不是作為實用的工具。

有這個熏陶和沒這個熏陶,會讓人的思想深度、審美品位、待人接物的教養不一樣。在接納外國文化時,在取捨之間的品位也是會不一樣的。

現在一天到晚講愛國主義,其實愛國也不是空的,有了這個熏陶,自然而然就對中國文化,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非常深厚的感情。

我覺得這種精神的故鄉是不可替代的。不用人家來強制你,這便是一種永久的感情。

資中筠,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兼任國際友人研究會常務理事,太平洋學會常務理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傳統文化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切問題的根源,就是文化教育問題
李松蔚:我們為什麼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
南懷瑾老師講述:因果報應非常快
余世存:為什麼在觀念豐富的時代,我們卻會迷失自己
比起容顏,你會不會更愛她們的才華?

TAG: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