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過度的焦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過度的焦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文 |

晚睡


來源 | 

晚睡(ID:

wanshui01





焦慮成了現在很流行的辭彙。迷茫困惑會焦慮,看不到希望會焦慮,對現狀不滿會焦慮。


適度的焦慮可以催人奮進,而過度的焦慮是一種病理性的表現。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焦慮現狀呢?


下面和十點君一起看看這篇關於焦慮的文章吧。






A女士的女兒2歲半,身高88厘米,體重21斤,不算胖也不算瘦,看照片是個很正常的孩子,而且小胳膊小腿還很結實。最起碼,比我兒子小時候要結實多了。




但A女士卻接近崩潰,因為她覺得孩子不愛吃飯,太瘦了,接近資料上說的臨界值,這讓她寢食難安,不斷給孩子做各種檢查,彩超、CT,包括連大人都覺得十分難以忍受的胃鏡。




沒有任何醫學上的檢查結果能證明孩子有身體上的問題,醫生讓她放寬心,慢慢來,她卻放不下,覺得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否則怎麼會不愛吃飯呢。



而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可以從她照顧孩子的方式中一探端倪。




她每天不給孩子任何零食,精心炮製三餐,如臨大敵一般地緊盯著孩子吃飯,晚上都不睡覺,隨時準備給孩子蓋被子,動不動就會因為孩子吃飯的問題崩潰、大哭。




所以孩子一到吃飯的時候就乾嘔,神經性地乾嘔,吃飯已經成為了一件讓孩子恐懼的事情了。



很明顯,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母親。母親的焦慮已經成為一種強大的負面的壓力和氣場,讓女兒一旦想要吃飯,就從內心深處抗拒,拒絕吃飯是她下意識反抗母親有毒的愛的手段。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A女士放鬆心態,接受孩子沒有病的概念,讓孩子自己掌握吃飯的節奏,餓了才吃,飽了不吃。




但即使親人和朋友們統一口徑,苦口婆心地勸,她還是聽不進去。她太愛這個孩子了,太害怕孩子出問題了,太擔心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照顧好孩子而留下終生遺憾了。









B女士的老公是公務員,仕途順利,剛三十歲已經任職鄉鎮府領導,兩個人開始兩地分居。




她很擔心老公出軌,尤其是看到鄉政府新考進來的小姑娘很多,個個都青春可人,她有嚴重的危機感,經常寢食難安徹夜難眠。



為了保證自己隨時能監控到丈夫的情況,她甚至在老公的房間安裝了攝像探頭。她定期查看老公的通話記錄,一旦發現有可疑的地方馬上加以拷問。




其實她相信自己的老公目前肯定沒出軌,但想想很多婚外情都是逐漸發展起來的,她就睡不著覺,萬一自己男人不想,而別的女人主動導致呢。




這年頭,臉皮厚的女人那麼多,誰知道自己能不能倒霉遇到一兩個,就算是遇到一個也不行啊。




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對,沒有信任的婚姻好累。可是管不了自己的焦慮,男人一刻不在眼前,她就想像他是不是和別的女人在一起。




像防賊一般的防著男人的女人,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時刻生活在遭遇男人背叛的恐懼中。她們嚴防死守,恨不得把男人拴在自己的褲腰帶上才能放心,男人不上進嫌男人沒出息,男人上進了又擔心男人被別的女人看上。




我十分同情這樣的女人。她們看守了男人,同時也喪失了自己的自由。

她們自己從未擁有過真正的自我,也從未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過




她們是婚姻的奴隸,被困在永恆的焦慮當中。而男人面對這樣強烈的壓迫感,往往逃離得更快。










C女士是個離異女性,她辛辛苦苦將孩子帶大,這一路的艱辛就別提了,現在兒子馬上就要大學畢業,她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




但一次吃完飯,她和兒子談未來的發展,談崩了。兒子第一次痛哭流涕地對她說:




「你永遠都是這麼強勢,從來就不尊重我的選擇,我想讀木土工程,你非讓我讀財務,專業已經依你了,你又讓我回家鄉考公務員,我不想這麼活一輩子,我想自己出去闖一闖,你知道嗎?」




她從來不知道兒子對自己意見這麼大,她一直都是一個容易恐慌的人,所以始終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著孩子的生活。




現在社會生存這麼艱難,不做公務員,他將來肯定是要奔波勞累的啊,哪個做母親的願意看到孩子這麼活著呢。她太愛孩子了,捨不得孩子受苦。




她來找我諮詢,想要知道如何能讓兒子打消去外地拼搏的念頭,「起碼要回原籍,我都可以幫他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兒子這麼對她,她很難過。「既然財務都已學了,卻不願從事財務工作,他能幹什麼?他幼稚又天真,又沒有任何本事,又不愛學習,還受不了苦……放任兒子去外地,我擔心他最後會流浪街頭啊!」




聽完她對兒子的描述,我也很難過。一個做母親的,居然把孩子形容成如此一無是處,她口口聲聲說自己愛孩子,卻認為他離開自己就一定會流落街頭,她必須要控制他的人生,來滿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孩子對這種愛的方式完全厭惡了,因為愛已經變成了一種極為消極的暗示,「離開你的母親你將一事無成」。










適當的擔心是一種愛的表示,但過度的焦慮則是一種病理性的表現




焦慮的人永遠用力過猛,他們永遠給的太多,不管對方需要不需要,一定要強塞過去。




焦慮的人表面上看擔心的是他們所愛的人,但實際上,他們是因為本身缺乏必要的生命能量,沒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能夠駕馭好自己應該承擔的角色和責任。焦慮來自於內在,然後映射到讓人的身上。




比如,文章中那位緊張的媽媽認為自己不具備照顧好孩子的能力,沒有安全感的妻子認為自己缺少被愛的資本和魅力,控制欲強的母親認為自己無法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可以獨立的孩子。




所以在她們的眼中,小寶寶是不懂饑飽的,丈夫是不誠實的,兒子是脆弱的。




焦慮的人總是相信最壞的可能:




我控制你是因為我不認為你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需求,你在沒有我幫助的情況下一定會倒霉、失敗、甚至死亡、血肉模糊,各種可怕的場景在沒有出現之前就在他們的心中上演。




這樣的擔心,無異於詛咒

。」心理學教曾奇峰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結論。




無法懷著最美好的意願去祝福和鼓勵自己所愛的人,卻不斷採取一些過度的控制手段,下意識地詛咒他們,被焦慮掌控的人會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極為糟糕。




於是,越想成為一個好媽媽的母親,越會變成一個很不稱職的母親。越是想努力珍惜婚姻的妻子,越會成為一個很不討人喜歡的老婆。




無節制的愛就像無節制的洪水,有巨大的摧毀力。




過度的焦慮就這樣逐漸毀掉了很多人生,而他們自己卻有一種不自知的愚鈍。




如果你也是一個焦慮的人,請記住,焦慮終究是來自於內在的傷和痛,它無法被別人治癒,只能自己用自信和強大去化解。




解除焦慮的鑰匙藏在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中。




對任何人,都不要愛得太多,要愛得恰到好處,永遠留三分餘地,給自己




你種下努力,就會長出堅強。




你放棄焦慮,才能收穫平和。







-作者-


晚睡。

作家、情感分析師晚睡的原創自媒體。侃八卦,講故事,聊情感,用文字引領你與更好的自己相見。




實習編輯:小閑







2016年上半年,十點君發起了


「10天共讀一本好書」

的閱讀行動計劃


要為大家開放

一座

共讀圖書館


56本書的音頻,目前已經全部更新完畢啦




免費開放

,感謝你我的相遇


音頻領讀

,讓閱讀不孤單


精華提煉

10天共讀1本好書






長按識別二維碼,入館加入共讀


正在共讀《殺死一隻知更鳥》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

共讀圖書館

,即可

免費

收聽

56本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2017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又不是村上春樹
《殺死一隻知更鳥》| 這件事,一步都不能讓
女人有三件事不可省儉
《殺死一隻知更鳥》丨你歧視別人的樣子,真讓人看不起
中秋節丨給遠方的Ta,一句思念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