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後好友前來弔孝並撰寫碑文,數日後便非常後悔,急忙索回
張說,字道濟,河南洛陽人,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據說張說的母親曾經夢到一隻玉燕從東南而來,飛入懷中,因而有孕,不久生下張說。後來「玉燕投懷」成了降生貴子的吉兆。
張說長大後,聰穎慧敏,才識超群,早年參加科舉考試,策論被評為天下第一。武則天看他才氣過人,就授予他太子校書之職。702年張說被提拔為鳳閣舍人。唐睿宗即位後,張說因功進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
張說雖然才華過人,有膽有識,但卻脾氣暴躁,與很多同僚關係不睦,而且他特別貪財,酷愛搜集奇珍異寶。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想任命三朝元老姚崇為相,進行改革,重振大唐輝煌。
張說與姚崇本來是同僚好友,但後來在官場鬥爭中兩人政見不同,關係越來越疏遠,到了唐玄宗初年,兩人幾乎成為仇敵。李隆基想重用姚崇的消息散出後,張說便動用宰相之權,指使手下御史多番彈劾姚崇,唐玄宗不予理會,最終提拔姚崇為相,兩人的關係再度惡化。
姚崇為官幾十年,詭譎狡詐,對待官場對手有仇必報。他當上宰相後,張說內心非常害怕,就跑到岐王李范府中申述誠意。一天玄宗罷朝後,姚崇故意一瘸一拐的走在最後面,玄宗問他怎麼了,他說有足疾。玄宗問:「是不是很痛?」姚崇藉機說:「痛不在臣的腳上,在臣的心裡,岐王是陛下愛弟,張說是朝中輔臣,他秘密出入岐王家中,恐怕岐王要為張說所誤,所以我很擔憂。」唐玄宗從此開始懷疑張說,將他貶往相州。張說內心怨恨姚崇,卻無計可施。
姚崇臨終前,囑咐兒子們說:「張說此人很有才能,以後可能會被皇帝重用,但他對我怨恨很深,一旦掌權可能會毀我名聲,報復你們。我死之後,張說出於禮節,必定前來弔喪,你們可將我收藏的所有珍寶擺出來,他最喜愛這類東西。如果他來時看都不看一眼,你們可能會有滅頂之災,如果他看到這些東西,很是喜愛,你們趕緊贈給他,並請他為我撰寫碑文。拿到他的碑文後,你們馬上謄寫,呈報皇上,提前準備好石碑,立刻雕刻。他考慮事情比我遲鈍,幾天後肯定會後悔,如果他前來索要碑文,你們就說已經呈報皇帝審批過了,並把刻好的碑文給他看。」
姚崇死後,張說果然前來弔喪,看到滿屋的珍寶後,愛不釋手,把玩了很多件。姚崇的兒子就趁機把這些珍寶送給了張說,並請他撰寫碑文。張說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學天賦,將碑文寫的恢弘俊美,言辭詳實,據說是當時最好的墓誌。
數日後,張說在家中越想越不對勁,後來他幡然醒悟,後悔莫及,就急忙退回珍寶,並以言辭不夠周密需要修改為由,索要碑文,但姚崇的兒子告訴他碑文已經稟告過了皇帝,石碑也已刻好了。張悅聽後,萬分懊惱,不禁嘆息說:「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此人做了一首詩,被李世民越級提拔重用,袁天罡說:可惜難以善終
※周朝太子向晉國索要土地,一相士說:不用歸還,此人三年必死
※相士渡江,看到乘客面相立刻下船,一瘸子上船後,相士說可以坐了
TAG:沉靜的猛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