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Does China Play Fair?應當如何應對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崛起?

Does China Play Fair?應當如何應對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崛起?

一、前言

美國貿易代表近期稱中國為「史無前例」的威脅,說現有的貿易規則無法阻擋中國。歐盟則擔心中國大舉併購歐洲公司,正在起草更嚴格的外來投資管理規定。

這一切的背後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在全球範圍內,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日益增長。中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巨大跨越,且速度和規模都無人能及,它在移動支付、無人駕駛汽車等很多新技術領域都已經站在全球前沿。中國的成就舉世驚嘆,同時有不少人在擔心中國的崛起。

然而,如果仍然把中國描繪成缺乏民主、被國企壟斷的形象,那就太過時了。中國的大眾創新蓬勃發展,大部分創新產業都不是「中」字頭的國有機構。在版權保護方面,中國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過去發生過一些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現在已經大大減少,特別是在2015年與美國簽署相關協定後尤為明顯,隨著中國企業生產越來越多的高附加值產品,它們自己也在要求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在技術領域也越來越受到矚目。如果說數據是新的能源,那麼中國數億網民所產生的信息量,便是中國技術產業的巨大礦山。不管德國的汽車製造、美國的半導體還是日本的機器人製造,未來都可能要面對中國的挑戰。

對中國強勁競爭力最好的反應,應當是擁抱它。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創新,讓消費者收益。一味對中國加以遏制,不僅得不到這些潛在好處,還可能破壞全球貿易體系。

二、在中國有沒有公平競爭?

來自中國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要有冷靜的頭腦和明智的政策。如果特朗普如他承諾那樣,要對中國向美國的所有出口徵收懲罰性關稅的話,則他就是在發起一場貿易戰。幸運的是,這位總統還在猶豫,這部分是因為他想要中國幫忙阻擾朝鮮的核野心。但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

與中國產業的緊張關係現在可能會威脅到全球經濟結構,美國的貿易代表本周把中國稱為是「史無前例」的威脅,是現有貿易規則所無法制約的。對中國蜂擁收購感到擔憂的歐盟,正在起草針對外國投資的更嚴厲的法案。

這些緊張關係的核心,是一個簡單但壓倒一切的事實: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面臨著中國競爭對手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不是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但此前從未有人如此迅速地取得飛躍,而且規模如此的龐大。

10多年前,中國的新型城市大量炮製的是拉鏈、襪子和打火機,而今天中國正處在從移動支付到無人車等一切全球新技術的前沿地帶。

儘管中國的成就令人敬畏,但是對世界會被一個並不按照公平競爭的經濟體統治的擔憂卻日益上漲。企業感覺受到威脅,目睹了英國脫歐與特朗普當選的政府擔心失業影響以及技術領導力的下降。但如果想要好的結果的話,他們就必須都想清楚中國挑戰的真正本質是什麼。

三、三面出擊

毫無疑問,中國是有格局的。它多年保持貨幣貶值提振了出口;它用低息貸款為國有巨頭提供財政支持;它的網路間諜竊取商業秘密。但把中國描述為一頭不民主的國營怪物,靠偷竊和欺騙取得領先的話,無疑也是膚淺和過時的。

本土的創新正在大量湧現,創新者主要來自私營,而不是許多中字頭的股份有限公司。為了從炒作的迷霧中看清現實,我們應該把中國的競爭看作具有三個維度:非法的、激烈的以及不公平的。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回應。

首先看看違法性。最好的例子是對知識產權的公然盜竊,那是上了最令人轟動的頭條的,比方說2014年指控5名軍官入侵美國核能、太陽能以及金屬公司。好消息是此類犯罪正在下降,2015年跟美國達成的協議似乎是的中國對外國公司的攻擊出現了顯著下降,而隨著中國公司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多,它們本身也需要有更好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二個維度——也就是激烈但合法的競爭——則要重要得多,中國公司已經證明自己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做出好商品。在中國加入WTO 15年之後,電視的消費價格在經過品質修正後已經下跌了90%以上。中國在全球出口的份額已經提升到了14%,這是自1968年美國以來任何國家能達到的最高點。

隨著中國失去了對紡織業等低價值產業的控制,這個數字可能會下挫。但它卻在高科技領域獲得新的聲譽,如果數據是新一代的石油的話,在由數億網上人群生成的信息(不受隱私規則保護)方面,中國的科技產業擁有龐大的儲備。無論你是在德國造車,在美國做半導體,或者在日本造機器人,很可能未來你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將是中國人。

最後,也是最難處理的一個,是不公平競爭:也就是沒有破壞全球規則的不正當手段。政府以允許進入中國龐大市場為條件要求公司出讓技術,外國公司還被中國最大的反壟斷案盯上。政府還限制進入一些賺錢的板塊,同時還為海外進軍相同行業提供財政支持。這些行為是危險的,因為今天的規則並不提供補救措施。

四、別生氣,賬要一筆筆算

把中國的競爭按照這三種維度進行分類有助於對響應做出調整。公然違法的應對之道是最直截了當的,政府必須起訴(通過法庭或者WTO機制)並尋求補償,公司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中國等地的網路偷盜行為。

儘管政治上很難,但對激烈競爭的最好回應是歡迎競爭。消費者將從成本下降和創新加速中獲利,阻擋潮流的錯誤嘗試不僅會失去這些潛在獲益,還可能會破壞全球貿易體系,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政府不應嘗試阻止失業,而應該提供再培訓以及何時的安全保障。公司和政府都需要把更多資金投入到教育和研究上,6年前奧巴馬說美國正面臨著中國崛起的「人造衛星時刻」(註:指前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給為美國帶來的衝擊)。此後往研究、培訓和基礎設施方面增加的額外投入並不多。

最難處理的一類是不算非法但卻不公平的競爭,辦法之一是通過共同行動來誘導中國更好行事。美國、歐洲以及亞洲的大國可以聯合發布有關中國政策造成的經濟損害的信息——就像他們共享鋼鐵業產能過剩的細節一樣,督促中國削減過剩產能。

他們應該遵循互惠原則,要求中國賦予外國公司與國內公司同等的市場准入權。政府需要審核篩選來自中國的投資的政策,以便組織對國家安全真正的威脅(儘管只有那些)。而且他們還應該要求有國家扶持的投資者要充分披露這些信息,並且懲罰那些隱瞞真實身份的人。

很多責任都落在了中國自己身上,但它也許會問為什麼自己應該拖自己後腿:畢竟,19世紀的德國和美國是靠補貼和關稅壁壘富起來的;英國和日本就是地痞流氓。儘管如此,在這個全球商業生態體系做得如此出色之後,中國應該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它的監護人之一。如果非法地濫用這個體系或者給它造成過大的負擔的話,這個體系就會破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胖胖 的精彩文章:

TAG:柳胖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