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很多人都埋怨宋朝的歲幣,卻不非議漢,唐的和親,稱臣呢?

為什麼很多人都埋怨宋朝的歲幣,卻不非議漢,唐的和親,稱臣呢?

一直在看頭條的過程,發現很多人對於宋很多指摘,尤其稱宋為弱宋,賤宋,奴宋,說宋對外稱臣,用歲幣買和平,軍事不強,等等等等。

看多了就覺得很奇怪,很像問這些人一句,宋朝到底怎麼了,一直老是拿宋朝的歲幣說事兒。

其實從上到下捋一遍,會發現,宋朝給歲幣只是沿襲了漢族對於北方少數民族一貫的政策,前期國力不強,軍事實力不硬,打又打不贏的時候,都先給點好處來拖延時間,然後一邊韜光養晦,一旦到了漢族國富兵強的時候,馬上暴打少數民族,追亡逐北,一直到追無可追,徹底消除威脅和隱患。

舉兩個例子好了,歷代以來,武功最盛的要數漢唐,可是我們不難發現,漢唐也是一樣,也經歷過上面的階段。

北宋形勢

西漢立國不久,劉邦要對匈奴硬挺,結果遇上了白登之圍,回去就改變政策,和親,給女人給錢,來爭取時間積累國力,提到這一點,凡是當時的漢人,都會覺得窩囊,即使幾千年之後的我們,也是覺得窩囊,等到漢武帝的時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國力強盛,衛青,霍去病,揚威大漠,打的匈奴屁滾尿流,南匈奴內附,北匈奴單于首級被斬,漢朝對於匈奴,終於雪恨,到了東漢,已經分裂的南,北匈奴,連南匈奴幫著漢家打北匈奴,北匈奴又被竇家兩個外戚一搞,更是連漠北都呆不了,遠遁西方。

唐朝立國之初,李淵,李世民為了爭天下,積累國力都對突厥稱臣,給錢給物,不敢硬來,突厥騎兵甚至直搗長安,李世民實力不強,也只能用虛虛實實之計,讓其退兵,而一旦等李世民積累夠實力後,馬上發兵滅東突厥,連當年率領騎兵威逼長安的頡利可汗也被俘虜到長安,西突厥也最終在唐高宗時候被唐軍滅掉。唐朝對於突厥,最終也一雪前恥。

隋唐初期邊境形勢

既然連漢族武功最盛的漢,唐兩代都有這樣的和親,稱臣的政策和階段,既然從來漢人對於北方民族,在沒有取得優勢的情況下,都是花錢來爭取時間韜光養晦,那對於周邊都是少數民族的宋朝為什麼一直那麼苛責呢?

先看宋朝的歲幣政策。

澶淵之盟後,宋朝每年給遼歲幣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後來宋夏戰爭時候,被遼國趁火打劫要求割讓土地,宋朝增加到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平息。宋夏議和後,宋給西夏歲幣每年銀絹二十五萬五千。

議和之後,宋遼,宋夏之間都會開放榷場,往來商貿,每年宋朝通過貿易,從遼國,西夏手中所獲得的利潤要高於歲幣的支出。這些歲幣也只是占當時宋朝收入的小部分,而且當時宋朝貿易繁盛。但是這些收入大部分都用來養兵,這方面很多歷史資料,冗兵是北宋弊端之一,卻不能馬上快刀斬亂麻的改革解除,如果繼續戰爭,消耗會更大,宋朝經濟有可能會被拖垮。

西漢初邊境形勢

所以宋夏戰爭之後,宋朝也接受議和。

因為此時的宋朝也是國力凋敝,國無財富,兵又不強,議和之後宋朝趕緊的變法,富國強兵,然後就暴揍西夏,直到宋徽宗初期,童貫都還能帶著大宋西軍接連攻佔西夏土地不斷,眼看著西夏就被滅掉。

西夏已經被打的無還手之力,遼國此刻也作的差不多了,反而是宋徽宗經過神宗,哲宗朝,接手了一個不錯的大宋朝,結果一手好牌被宋徽宗瞎搞,寵信奸臣,朝政禍亂,亂搞聯金滅遼,一手好牌被宋徽宗作的死死的,連自己也作進去了,反而是西夏趁機得利,得以繼續苟延殘喘。

不然西夏是撐不了多久的,滅掉西夏,以當時的宋朝實力,面對那個時候國力不舉的遼國,怎麼都不會落於下風。

漢,唐沒有人非議,是因為漢,唐最後雪了恨,宋朝一直被非議,是因為宋朝最後沒有滅夏,也沒有堂堂正正收復幽雲十六州,沒有靠一己之力堂堂正正滅遼,宋朝前幾個皇帝有心,卻無力,最後的宋徽宗又瞎搞,南宋對金朝還是一樣的局面,儘管宋給歲幣的初衷是跟漢唐一樣,想通過延長時間,韜光養晦,積累實力,但是因為各樣的原因,北宋,南宋,始終是無力雪恥雪恨。

李繼隆

恨其不爭,哀其不幸,所以那些人才會這樣對宋失望,給出那樣的稱號。

如果宋朝最後靠一己之力滅了西夏,收復了幽雲十六州呢,估計那些人不會再瞎指摘來了吧。

其實還是可以看看宋對遼,對夏,對金,對蒙的戰爭,不是一直戰敗,也有很多戰勝的例子,以少勝多,王牌對王牌的對決,正面決戰的勝利也有很多,宋朝那麼多出名的名將先不說,李繼隆對遼,章楶對西夏,還有熙河開邊的功業怎麼不去看看。

不能對宋太多的去苛責,宋也想像漢唐一樣揚威域外,收復漢人失土,至於金錢還是戰爭,只是手段問題而已,看哪個更實惠。當初宋太祖立國的時候,甚至想通過用銀錢購買遼國的幽雲十六州,可惜宋太祖享國時期太短,這個計劃沒能成行。宋朝也從來沒有忘記武備。

整個中國歷史上,對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大概只有一個石敬瑭這樣賣國,即使這樣,他的兒子石重貴仍然是一身硬骨頭,不服遼國,應該沒有其他政權會去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那樣去跪舔。

宋朝邊境戰爭

宋神宗留下能收復幽雲十六州者封王的遺詔,說明宋朝皇帝從來都沒有忘記過收復漢人失土的責任,只是奈何實力不夠。

看看那些人的評論,一味的埋怨宋朝花錢買和平,沒有骨氣,說宋朝失去了尚武精神,弱宋,奴宋,看著就生氣,請這些人好好再去多讀讀書,帶帶腦子,好好思考一下。

那麼多宋軍戰勝的戰鬥你不去看,宋朝君臣為此做的那麼多努力你不去看,宋朝為此所有做的光明面不去看,總是抓住那些失敗的案例一味的死纏爛打,苛責謾罵,是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事實,雙重標準看歷史了。

三國鼎立

宋朝有靖康之恥,這確實是很讓人傷心和鄙視,但對宋徽宗,宋欽宗無能的憤怒就抹殺了整個宋朝的武功,是不是太不公平。打遼,打西夏,抗金,抗蒙古,那麼多英雄人物,怎麼不看呢。而且把北宋滅亡都歸結在這個歲幣的政策上,不覺得太籠統了嗎,北宋是只給錢,然後就跪舔嗎,北宋的和平也是自己一仗一仗打下來的,對遼,對夏,都是如此,北宋也從來沒有指望過只給錢就能和平,不然也不會那麼著急的去變法圖強。

另外寫這篇分析這個現象,只是看到一些人對於宋朝的理解有偏差,有誤解,請不要隨便上綱上線。打仗也好,治國也好,都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就連君王死社稷,不稱臣,不納貢的明朝,在建立的時候,朱元璋不也多次向元朝稱臣嗎,崇禎後期如果能夠有點擔當,對後金先議和,天下事還真不好說。

所以那些人請不要隨便上綱上線,處理事情,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當然如果這些人說我就一直就堅持這樣的看法,這裡也不多說什麼了,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岳飛

宋朝也有文治武功,還是要多了解了解宋朝,然後再做評價,不要只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東西就不思考,瞎起鬨。

所以,請對宋理性一點,宋只是沿襲了漢族一貫的政策,想跟漢,唐一樣先韜光養晦後雪恥,可惜最後沒有成功而已,但不能說宋朝就是一味的奴性,跪舔北方少數民族,說宋朝失去了尚武精神。

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個王朝像宋一樣被周邊那麼多少數民族政權環繞,宋朝在這種情況下,面對遼,夏,金,元,能夠屹立三百年,沒有鐵血的軍人根本不行。

請別在說什麼弱宋,奴宋花錢買和平,失去了尚武精神,因為大宋軍人的風骨足以說明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馬植以三寸不爛之舌簽訂合同
史上最慘的皇帝 沒有比他再慘的了 死後還被煉成燈油
宋神宗14個兒子,夭折8個,宋哲宗無子
今日赴宴不聽琴,只管吃好,喝好
才子風流也亡國(美文)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