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危險:擁有歐洲最高海浪的法國城市

危險:擁有歐洲最高海浪的法國城市

撞擊聲:海浪拍打著海堤(圖片來源:Damien Meyer/AFP/Getty)

到達聖馬洛的那晚,走出海濱酒店的大門,便發現這兒壓根就沒有什麼海灘。眼中所見的,盡都是海洋。數百公里長的英吉利海峽波濤洶湧,就緊挨著酒店的入口,讓人感到頗為不適。但到了第二天中午,海洋卻不見了。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原本滿是洋流的地方,如今卻換上了彷彿綿延無盡的沙灘。我斜眼瞟了一下遠方,終於在離海岸近兩公里遠看到了大海。

城牆環繞下的聖馬洛就位於布列塔尼海岸,這裡擁有歐洲地區最高的海浪,在六個小時的潮汐里,海水能夠抬升 13 米。海浪褪去之後,又會顯露出長達數公里的海灘。但當它捲土重來時,那速度又風馳電掣,快如閃電。

高高的潮水捲起滔滔海浪。(圖片來源:Hana Schank)

波福特酒店的接待員麗塔·沃瑞克 (Rita Wyorek) 警告我說:「您可得當心點兒,海浪來臨時跟人跑得一樣快。」

言語之間帶著一股狡黠的自豪,就像自己已經跟海水賽過跑、看看自己贏不贏得了似的。巨大的潮汐變化不停在英吉利海峽上演著,海灣的位置也加強了它們的效果。聖馬洛地處河口的位置讓這種現象更為宏大,因為這兒的海灣同時接收著從大西洋和朗塞河湧入的水流。

小城本身並不神秘,但卻為著名臨城聖米歇爾山的神聖所籠罩,與聖馬洛兩百萬多一點的遊客相比,聖米歇爾山每年卻能吸引三百五十多萬遊人。從聖米歇爾山向東出發,只消在主幹道上行駛半個小時,便可到達相距 55 公里的聖馬洛。來這兒觀光的遊客大都是法英遊客的當地人,他們在這兒享受沙灘、回顧歷史,但都會被海洋洶湧澎湃的運動所吸引。

令人驚訝的是,海浪卻不是人們在談及聖馬洛時,最先想到的東西。事實上,我來此也只是為了尋找海濱度假勝地,感受中世紀的圍牆之城。我在法國的寄宿家庭向我保證,這兒是泡海澡的理想之地。但他們卻沒提及,在這兒想泡個海澡得需要在特定的時間,還要在濕漉漉的沙灘上走上個 15 到 20 分鐘的路程。

低潮時的情景。(圖片來源:Hana Schank)

第二天清晨,儘管英吉利海峽中還是細浪翻騰,但比起前夜,海水已退去了好幾米遠。天刮著風,游泳是游不成了,於是我決定沿著石頭城牆走進小城中古牆環繞的地區。

走著走著,我經過了一處寫有「危險」字樣的標識,標識上還畫著一個人,在巨浪底下瑟瑟發抖。其他場所中還有更多內容詳盡的標識,以三種語言警示遊客不得在海浪距海岸 10 米以內時進入海灣冒險。

城牆漫步(圖片來源:Hana Schank)

靠近圍牆小城的入口處,海水在此交疊,撞擊在行人道上,驚得旁觀者個個目瞪口呆。大約每一秒,都有一股細小的波浪湧入,沖刷著行人道,過路人到此紛紛躲閃,遠離行人小道。海中半公里開外的那座要塞,宛如波浪中的浮漂,完全被海水所縈繞。如果未來世界會被海水吞沒,我想,那場景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這種啟示錄式的效果為聖馬洛海盜要塞的歷史,填上了著重的一筆。從 15 世紀開始,這座圍牆城池的居民就因劫掠經過英吉利海峽的船隻而臭名昭著。到了 18 世紀,海盜事業開始合法化並出現了海盜船 — 這些官方認可的海盜經法國國王允許,可以登上非法國籍的船隻收取部分利潤。

小城將其所有的航海歷史資本化,為遊客準備了海盜帽以及藍白相間的布列塔尼條紋服裝(想像一下傳統法國裝扮,帶著長棍麵包,穿著條紋衫,戴著圍巾和貝雷帽,你便能夠猜到布列塔尼條紋服裝的樣式了)。

身著布列塔尼條紋裝的男孩。(圖片來源:Hana Schank)

我發現自己漫步在布列塔尼條紋的世界裡,身邊不時有穿著布列塔尼條紋裝的婦女,推著嬰兒車,車內的寶寶也戴著布列塔尼條紋帽子。我還看到有些男人穿著帶有布列塔尼條紋的雨衣,不少成人從頭到腳都打扮成海盜的模樣。

鵝卵石鋪設的街道曲折蜿蜒,兩旁擠滿了酒店、商鋪、供應蕎麥餅乾、蘋果酒和本地康卡勒牡蠣的餐館,所有這些場景都使聖馬洛看起來很古老,但它卻是按照 1944 年 8 月之前的城鎮完美重建的。二戰期間,猛烈的炮火將這座城鎮的大部分地區都夷為平地。

在《看不到的光明》這本聖馬洛最暢銷的小說里,作者安東尼·多伊爾 (Anthony Doerr) 想像了戰爭期間,這兒交匯的洋流與炸彈可能會有的感覺: 「在海浪的最高峰,海水湧進了城鎮中心的地下室。在海浪的最低谷,數千名遇難者凌亂交錯的屍骨破水而出。三千年來,這灣小小的海峽曾遭遇過多次圍攻。卻沒有一次像這般慘烈。」

如今城鎮已經重建,當然,濤聲依舊、海浪依舊。

晌午剛過,我便回到了此前海水沖刷行人道的那個地方。海水已退去,遠遠地陷入海岸的深處。此前無法觸及的要塞,如今只消幾步路的工夫。取道濕漉漉的沙灘,我巡視著周圍那些充滿著海螺的潮池,海水退去以後,它們紛紛被留在了一群群黑岩當中。

低潮時的國家要塞(圖片來源:Hana Schank)

天氣漸漸暖和了起來,沙灘也慢慢風乾了,海灘上,一座小城醒了過來。 身著潛水服的遊客們排著隊去參加衝浪課程。系在衝浪板上的風箏色彩鮮明,期待著在海洋中御風而行。天際線上點綴著許多造型小巧、傳統典雅的風箏。

我看到遠處的沙灘上,一些風力驅動的航行器掃過沙灘濕地上的臨時跑道,飛速前行。幾個鐘頭前還只是英吉利海峽,此刻卻變成了完全成熟的沙灘度假勝地。

低潮時的淺水海員。(圖片來源:Hana Schank)

而後,和退潮時一樣,海浪的再次漲潮也同樣很突然。晴日低垂,氣溫驟降,衝浪者與淺水海員也紛紛湧向高處。穿著潛水服的救生員警示滯後的人群迅速離開行將消失的沙灘。我回到酒店調換晚餐,等我再出來的時候,海水便又歸位了。

在我漫步海堤尋找晚餐餐廳的時候,海浪緊緊拍打著堡壘,再一次衝上了行人道。警車封堵了覆蓋數米海浪的道路,海水宛如雨點,密密地落在車上。

待售的康卡勒牡蠣(圖片來源:Hana Schank)

我在餐廳中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完全包裹我們的海浪,每一次漲落,都會讓我和其他食客發出叫喊。沒有任何事物比水更能無限提醒你海洋的強大,提醒著你的渺小和沙灘度假的真正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學習型中國 的精彩文章:

美好清晨,擁抱現在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逆轉趨勢:咖啡廳禁Wi-Fi鼓勵面對面交流
為什麼許多人帶病堅持工作?

TAG:智慧學習型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