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孩每天泡一杯黃芪水喝,15天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女孩每天泡一杯黃芪水喝,15天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黃芪在中醫裡面被稱為「補氣諸葯之最」。在生活中,黃芪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中藥了,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也會放入幾片黃芪進去,不僅補氣,喝多了,整個人都顯得十分有精神氣。

在我身邊就發生一件這樣的事情,同辦公室的廖女士身體氣血不足,導致身體出現很多不良的反應,後來去看中醫說用黃芪泡水喝,能夠治療氣血不足等情況。堅持一周後,身體果真的出現驚喜現象。

【黃芪泡水的功效、作用】

【1.1.11】強心護胃

喝黃芪水,可有效增加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預防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如果是有胃炎的患者,那麼常喝黃芪水,可達到養胃的效果。

【1.1.22】固表止汗

有些人體質虛弱,經常會大汗淋漓,或者稍有活動就會出汗。這種類型的人群就特別適合使用黃芪泡水飲用。

【1.1.33】增強免疫力

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都有氣虛癥狀,黃芪泡水喝能治療由於氣虛而導致的汗多問題,脾虛會導致乏力,肺虛會導致咳嗽氣短,這些問題泡黃芪喝就能解決。在流感高發期,或者秋冬季節,黃芪泡水能預防感冒。

【1.1.44】利水消腫

黃芪常用於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所致的肢體水腫。如果早上起床,發現眼睛出現水腫或腿部水腫,都可以用黃芪泡水以消腫。其次,臨床應用發現,黃芪不僅有利水消腫作用,而且對消除腎炎蛋白尿也有極佳的效果。

有人說為什麼身體會出現水腫現象?在中醫裡面,水腫又叫虛胖,是濕氣重的表現之一,黃芪就有很好的消腫利水作用,除了黃芪之外,我們還不得不說到的另一種藥物——薏米。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穀子,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目前薏米最多的是在河北安國薏米,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中醫認為薏米顆粒越小,藥用價值越高,其中眾多薏米裡面,金沙薏米顆粒最為小。

金沙薏米是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別名玉蘆、玉珠珠,脫殼後稱薏米,是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凈浸泡,放入煲中加水煮爛熟開即可。

薏米白果湯

步驟:薏米60克,去殼白果8-12枚,加水直接煮,用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另外再說一個祛濕方法:

2、熱水泡腳

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好健康 的精彩文章:

10月初,他堅持用生薑泡腳,一周後身體出現了不少好處!
長壽除了基因之外,你還要做到這幾件事,難怪你活不久!
中秋過後,柚子雖然好吃,但這5類人不宜多吃!
背部拔火罐的好處、壞處!
日常8大風濕病「惡習」,看看你每天有沒有在犯!

TAG:健身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