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王及善成為趕驢宰相的經歷,聽說十人看過九人有不同的感悟

唐朝王及善成為趕驢宰相的經歷,聽說十人看過九人有不同的感悟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大將,如程咬金、尉遲恭、陳叔寶等,他們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更是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他有個大將軍,卻鮮為大家所知,這個人叫王君愕,原是隋朝末期的降將,勇猛善戰,立下赫赫戰功,李世民登基後封他為邢國公,可惜很不幸,他跟隨李世民征高麗時戰死了,李世民痛惜不已,讓他年幼的兒子王及善繼承了邢國公的爵位。今天我們說的趕驢宰相就是這位王及善。

和唐朝大部分「官二代」一樣,王及善也是不喜歡讀書之人,試想自幼就生活在「蜜罐子」里,家產夠用幾輩子,天天吃喝玩樂都覺得累,何必讀什麼書。雖說王及善不學無術,但他卻有一個好的平台,跟隨著高宗的太子李弘做了左奉裕率的官,這是個閑職,但是終究是侍奉未來之君的,頗受天子關注。

拿現在來說,這也是個不錯的平台。唐朝十分注重門閥出生,很多博學多才之士,中個舉人進士派到地方去為官,卻因為出生貧寒,一輩子難得有升遷的機會,學問再好,品德再高尚也無濟於事,王及善就不一樣,含著「金鑰匙」長大,憑著父親的功勛,早早的就登上了貧寒子弟一輩子不可企及的高度。

再說,王及善並非一無是處。養優處尊的他,自小便養成了大氣、剛正不阿的性格,他堅守禮法而不懼權貴,這卻是難能可貴的品德了。

那一年,太子李弘喜歡各種民間雜耍,尤其覺得「拿大頂」很有趣,這其實就是倒立表演。一時,他便心血來潮,要求屬下官員一起進行「拿大頂」奏報工作,那幫官員哪裡經歷過這個,也沒有個硬骨頭的,都不敢拒絕,經常被太子搞得東倒西歪的一大堆,太子反覺得十分有趣,樂此不疲。

那幾天,剛好王及善不在,好不容易待到王及善回來,眾人都求助他:「王大人,這個事情還是要靠你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王及善邊點頭邊安慰大家:「我自有處置」。

第二天,太子又命大家「拿大頂」奏報工作,正在眾人面面相覷之際,王及善大聲說:「倒立這種活是地位低下的伶人乾的,我們是太子手下高級官員,如此做與伶人無異,不知外人如何議論太子!」說完這些話,怒氣沖沖的坐在地上,一副以死相抗的樣子,李弘見此,自知不妥,就揮揮手命倒立的眾人起來,這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高宗聽聞了此事,大罵太子胡鬧,卻覺得王及善是個可用之才,就把他調任到自己身邊。

看官,如此看就知道一個好的平台的重要性了,這是在皇帝視野里如此處事,要是哪個在下面為官,如此得罪上級,雖不至於喪命,至少是終身難有出頭之日了。

高宗李治對王及善越來越喜歡,十分寵信他,主要還是王及善堅守原則,剛正不阿的性格所致。

高宗皇帝任命他為禮部尚書,王及善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才能不足,在國家大事上難有作為,他便嚴格的抓官員的考勤,這倒是對了高宗皇帝和武則天的胃口,他們均十分支持。

王及善規定官員不許騎驢進城上班,並親力親為,一大早便在長安城內帶人抓那些敢於騎驢上朝的官員。百姓時常見到一身穿朝服的白鬍子老頭帶著人,追著騎驢的滿世界跑,搞得全城的驢子見了他都緊張。官員們不敢找驢代步,又怕上朝遲到,只好雞鳴即起,一時朝廷風氣大為改觀。

高宗皇帝見此,龍心大悅,任命他為尚書令,這就是宰相了,人們便私下裡就叫他「趕驢宰相」。

到武則天執政期間,王及善依舊保持著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張易之哥倆很受寵信,胡作非為,官員們敢怒不敢言。王及善絲毫不懼怕,屢次上表要武氏約束著點,弄得武則天很不高興,說你年紀大了,就不用來上朝了。

王及善十分生氣,便上表稱,身為宰相,卻連天子的面都見不著,祈求告老還鄉。這樣一來,武則天卻堅決不許,反還讓他當了文昌左相。王及善活到八十二歲才死。

(此文根據一些網路資料編寫,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盧祖尚,一位升了官卻不願赴任所結果掉了腦袋的人
假如穿越回唐朝,出現在白天還好,出現在晚上你就完蛋了
關於歷史 一個小小的發現
在正史中留名的瓦崗將領都有哪些?
都說唐朝開放?漢朝離過婚的女人都可能成為皇后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