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即便在你最愛我時,我仍是不安」|舊文回顧:什麼是「無法真正愛人」的4種類型?

「即便在你最愛我時,我仍是不安」|舊文回顧:什麼是「無法真正愛人」的4種類型?



KY作者 / 隋真

編輯 / KY主創們




後台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大量關於愛的留言。




有人對愛的意義產生疑問,比如,「我為什麼要愛?如果戀愛令人痛苦,我能不能就這樣孤獨地過一生?」




有些人對愛是什麼感到懷疑,他們問道:「我感受到的情感是不是愛?」




還有些人會問如何獲得愛:「我究竟要做什麼,才能找到一個長久陪伴的愛人?」



如此大量關於愛的提問,表明了愛在人們心中有多麼重要。社會學家Erich Fromm(1956)認為,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愛,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逃避孤獨。Fromm(1956)提出,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唯有通過愛,才能長久地、保持獨立地和其他個體建立心的結合,脫離孤獨。


 


愛是什麼呢?現實中,有那麼幾種人,是不會愛的。你是其中一種么?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我們對此有什麼可以做的么?請看今天的文章。






 


真正的愛應該具備的4個要素


 


Fromm(1956)認為

愛是主動給予的行為

——它並不是指物質上的付出,而是指

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給對方,

比如一個人的快樂,興趣,同理心,知識,幽默和憂愁。

真正的愛需要同時四個因素:關愛(care)、責任感(responsibility)、尊重(respect)和了解(knowledge):




關愛

意味著

主動地關心(concern)我們所愛的對象的生活和成長

,如果我們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毫不在意,那代表我對Ta根本不存在愛。如果我們關愛一個人,我們會主動地去過問對方的生活,比如「上周的工作坊有趣嗎?」,或者主動地提供支持:「今天看你不太高興,發生什麼事了,你願意和我聊聊嗎?」




愛的第二個因素是

責任感

如果我對一個人有責任感,意味著我會像對自己負責一樣,對自己愛的對象負責。

這種負責可能是對雙方的物質生活負責,比如賺錢養家;也可能是關照對方心理層面的需求,比如一個人會說:「我希望自己能快樂,也希望能讓Ta得到快樂。」

責任感也是關愛的前提,

如果你感到對伴侶的快樂負有責任,你自然會主動地去關心Ta最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辦法讓Ta更開心。




但是,

負責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承擔另一個人的責任,把對方當嬰兒一樣對待。

相反,我們要

尊重

所愛的對象,

把對方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Ta的獨特性,讓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行事和成長。

尊重也意味著不利用,對所愛的人,我們不會懷有迫使Ta為我們服務的目的,或是把Ta變成一個用來索取愛的對象。如果缺乏尊重,愛就會變成一種打著愛的名義的控制甚至勒索。



最後,要去

了解

愛的對象。

了解要求我們要站在伴侶的位置上去觀察Ta,而不能只是出於自己的偏見,自以為是地揣摩伴侶。了解是循序漸進的,在過程中,我們可能越來越清楚對方真正的本質和需求。

比如,今天伴侶看起來很憤怒,我進一步地了解到,Ta的憤怒來自Ta的家庭;接著,我了解到Ta的父母之間存在關係的問題,進一步認識到這個問題使Ta不安,需要我給予更多的安全感。如果我不去了解Ta,只是單純地將對方看作是個易怒的人,去簡單地緩解Ta的怒氣,那麼我就可能無法滿足對方心底對安全感的需求。




當兩人處於一段真正的愛的關係,通過彼此的給予和分享,可以豐富雙方的生命,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但在現實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很好地建立愛的關係。








「無法真正去愛」的人的4種類型


 


Fromm(1956)提出了「無法真正去愛」的人的4種類型:

接受型取向(receptive orientation)、剝削型取向(exploitative orientation)、囤積型取向(hoarding orientation)和市場交換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

。一個人可能只有一種取向,或者由一個取向作為主導,混合了其他的取向(Fromm,1947)。


 


1. 接受型取向


 


接受型取向的人認為愛只能來自外界,並認為他們能獲得愛的

唯一

途徑是依賴於別人主動地給予愛,

而自己只能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沒有辦法主動從他人身上獲得愛。

接受型取向的人似乎總在尋找一個「救世主」(magic helper),

期望能找到一個人來

自發

地滿足自己一切關於愛的需求。

在選擇愛的對象時,他們常常不加以區分,只要任何人給他們愛,或者似乎像是在愛他們,他們就會迷戀上這個人,或是沉醉在這種被人愛的體驗中

(Fromm, 1947)。




由於接受型的人認為愛只能由別人自發給予,而自己去索取的則是打了折扣的愛。

所以

一旦感到原本給予他們愛的人讓他們感到冷淡、或者開始收回愛,接受型的人就會開始恐慌。

因此當接受型的人和伴侶相處時,他們會避免和伴侶說「不」,擔心自己的拒絕會讓伴侶收回給予他們的愛(Fromm, 1947)。




2. 剝削型取向




和接受型取向的人類似,剝削型取向的人也認為愛只能來自於外界。但剝削型與接受型不同,接受型對他人還是樂觀、抱有期待的,覺得別人是存在主動愛他們的可能的;而

剝削型並不認為別人會主動給予愛,他們認為獲得愛的

唯一

途徑就是通過欺騙或者掠奪來從他人身上得到愛

(Fromm,1947)。


 


由於剝削型的人並不認為伴侶會自發地付出愛,所以他們對伴侶的態度混合了敵意和操縱。

他們一方面為自己能從伴侶身上剝削出愛而感到竊喜,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伴侶又懷有憤怒和不信任。

他們會低估伴侶所付出的愛的價值,因為他們始終認為伴侶不會真心給予愛,剝削型的人將自己獲得的愛看作是伴侶被自己控制後、被動付出的結果。


 


3. 囤積型取向


 


囤積型取向的人認為自己佔有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

盡量

不消耗。他們不願意付出;他們認為自己一旦給予,就是在損耗自己的資源。


 


囤積型和接受型的人的相同之處是,他們都認為愛是一種消耗品,會隨著自己的付出而減少,

但不同的是,

接受型的人認為補充損失的方式是別人主動給予,所以當伴侶不肯繼續給接受型的人補充愛,他們就會變得憂慮和害怕。


 


相反,

囤積型人如果發現伴侶不再付出愛,他們也不會恐慌,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指望能從別人那獲得很多的愛,他們只希望用不付出的方式減少消耗。

「不要付出」是他們的底線。如果伴侶要求囤積型的人付出,他們會變得疏遠或者選擇破壞這段關係。


 


4. 市場交換型取向


 


前面提到的接受、剝削和囤積型的人,他們在愛中並不付出愛,而只是被動接受或是剝削。而

市場交換型取向的人會願意給予愛,也認為別人會自發地對自己付出愛,但是

他們將愛的本質看作一場交易:我給予你愛,所以你也一定要給予我愛。市場交換型的人將自己作為商品。

他們把自己身上迷人的特質出售,去換取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




在如今強調市場原則的社會中,一個商品只有能被賣出/需要,它才是有價值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市場交換型的人認為只有一個人能被人愛、在愛的市場上能將自己出售,Ta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他們將自我提升只看作是一場投資,並且期望這些投資,能給他們在市場中換來更高價值的伴侶。

他們非常注重公平交易,一旦覺得對方付出的愛比自己付出的要少,便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Fromm, 1947)。






 


他們為什麼會有「錯誤的愛」?


 


1. 認知因素:對愛的錯誤認識


 


Fromm(1956)指出,

許多人

簡單地將愛看成「被愛」的問題。他們會花精力考慮如何提到自己的性魅力,如何讓別人愛上自己,但很少思考如何愛人。


 


在他們的幻想中,存在一個「對的人」,

認為只要找到那個人,好的親密關係就會水到渠成。

囤積型的人和接受型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誤解,因此當伴侶不再愛他們時候,

他們只覺得是在找伴侶上出了問題,並認為只要得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女,就可以獲得幸福,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一旦找到安全型依戀的伴侶,就一定可以有一段美好的愛。


 


但是建立一段愛的關係要求的不止是被愛,也包含如何在愛中給予和相處。如果不學習愛、不提升愛的能力,即使找到愛自己的人,也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問題,而無法和對方長久地維持愛的關係。


 


2. 環境因素




a. 家庭影響:沒有同時獲得「無條件的愛」與「有條件的愛」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

同時

獲得「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才能成長為一個會成熟地愛他人的人。




「無條件的愛」強調「不論你做了什麼,我都會愛你」,它給了孩子一種安全感。

如果缺乏「無條件的愛」,

孩子會覺得人天生是得不到愛的,只是

僅僅

由於做對了什麼,才能得到別人的愛(Fromm, 1956)。

於是長大後,他們會成為剝削型和交換型的人,前者認為通過掠奪才能從別人身上獲得愛;後者則認為通過交換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同樣重要的是,孩子們需要得到「有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意味著:「我愛你,因為你達成了我的標準」。和「無條件的愛」不同,「無條件的愛」是始終存在的,但同時也是不可控的:不管孩子做什麼,這些愛始終在那裡。

但「有條件的愛」是可以通過行為來影響或控制的,孩子做對/做錯了事,就可能會得到/失去愛。




因此,

「有條件的愛」讓孩子學會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們明白了如果自己能識別和滿足他人的需要,他們就可以獲得愛;如果他們犯了錯,他們就得承擔負面的後果(別人可能會減少對他們的愛),但

同時,他們依然可以通過悔過自新來重新得到他人的愛

(Fromm, 1956)。




如果缺乏有條件的愛,孩子長大後會成為接受型和囤積型的人,

他們不相信自己能通過自己的行為來主動獲取別人的愛,而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付出。




b. 社會影響:市場原則的社會讓人們把愛看作一種交易




Fromm(1956)認為市場原則的社會造成市場取向的人越來越多,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會去愛。在市場原則的社會中,人們強調公平交換,受到環境的影響,人們將自己的特質(如外貌、財力)看作商品,將愛的關係看作公平的價值交換。




這種對等交易思想在伴侶關係中的表現就是強調「協作(team)」

,比如在很多關於幸福婚姻的文章中,所描述的最理想的情境是伴侶各司其職。這就和描述公司里的職員履行他們的工作義務沒有差別,比如伴侶如果要獲得對方的歡心,應該討好地評賞對方的新衣服等等。

它們教授了很多愛的技術,卻不提愛本身。

只倚靠愛的技術,人們雖然得以去維持一種表面上的對等和諧,最終只是達成了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諂媚關係,兩人永遠都極力讓對方滿意,卻始終不能達成真正的愛的關係。








怎樣改變這些錯誤的「愛的取向」?




1. 培養獨處的能力




對接受型的人來說,培養獨處的能力很重要,他們需要學會當伴侶不在身邊、無法感到伴侶持續地對自己付出的時候,依然能保持舒適。

如果他們無法做到獨處,那麼他們就得一直依賴伴侶給自己提供快樂和安全感,而Ta和伴侶建立的就不是愛的關係,只是依賴的關係。


 


Fromm建議人們可以培養自己的專註力,來提升自己獨處的能力。專註可以幫助人們在獨處的過程中享受自己所做的事,避免在過程中坐立不安。他提倡人們可以做一些小練習(Fromm, 1956)。比如在畫畫時,試著將自己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握筆的觸感上,感受筆桿的硬度、溫度、筆尖和紙接觸時的感覺等等,一旦發現自己開始胡思亂想,就試著將注意力重新引回觸感上。久而久之,人們可以逐漸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讓自己在獨處中依然感到很充實。




2. 學會不功利地看待給予




對市場交換型的人而言,要

學會從單純的給予中得到快樂,

而不要求對方一定要給自己對等的付出。如果對給予有困難的話,可以做付出的小練習。比如開始的時候,送給周圍人/伴侶一個小禮物,像是和他人分享水果等等,並逐漸地增加付出的程度,比如幫別人無償地完成一件事。在給予的同時,給自己鼓勵和誇獎。




市場交換型的人不單在給予時要求回報,有時也會在他人付出時,忍不住想給予對等的回報。但這並不是出於報恩的目的,而是因為覺得對方同自己一樣,是希望通過給予有所獲得,所以市場交換型的人會希望通過回報,來擺脫這個負擔。

對此,市場交換型的人需要學會坦誠地接受他人的給予。首先要對自己的想法保持敏感,當自己質疑對方付出的意圖時,告訴自己,這可能只是自己的猜測。其次,可以做一些感恩的練習,列出提供幫助/支持的人的名單,對他們真心的付出表示感謝。




如果一個人能愛自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愛,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那麼Ta自然也不會害怕給予和分享,Ta不擔心付出會讓自己匱乏,而認為同他人的分享能給自己帶來更多。


之所以接受型、剝削型和囤積型的人不願意給予愛,

是因為他們認為愛只能從外界獲得,而不認為自己能夠愛自己,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






References:


Fromm, E. (1947). Man for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  New York, NY: Rinehart.


Fromm, E. (1956).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什麼是在精神與情感上的「自給自足」?| 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
實用!2017年最靠譜賞月指南
26岁, 两段婚姻, 她逐渐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 KY访谈: 杀死苏紫紫, 成为王嫣芸
比前任的現任更可怕的,是現任的前任嗎?| 車神醫館
你離開了我,卻在我身上留下了你的樣子 | KY粉絲留言精選:從愛人身上得到的24種成長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