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砭石刮痧治療糖尿病

中醫砭石刮痧治療糖尿病

本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或尿濁、尿有甜味為特徵的病證,於中醫學「消渴」的範疇。在世界醫學史中,中醫學對本病的認識最早,並詳細記載了糖尿病的癥狀,合併症及治療方法。

辨證

臨床常見證型如下。

一、上消——肺熱津傷

臨床表現: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紅數。

證候分析:肺熱熾盛,耗液傷津,故煩渴多飲、口乾舌燥;肺主治節,燥傷肺,治節失職,水不化津,直趨於下,故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紅數是內熱熾盛之象。

二、中消——胃熱熾盛

臨床表現:多食易飢,身體消瘦,大便乾燥,苔黃,脈滑實有力。

證候分析:胃火熾盛,腐熟水谷力強,故多食易飢;陽明熱盛,耗傷津血,無以充養肌肉,故身體消瘦;胃津不足,大腸失其濡潤,故大便乾燥;苔黃、脈滑實有力是胃熱熾盛之象。

三、下消

1. 腎陰虧虛

臨床表現:尿頻量多,渾濁如脂膏,或尿甜,口乾唇燥,舌紅,脈沉細數。

證候分析:腎虛無以約束小便,故尿頻量多;腎失固攝,水谷精微下注,故小便渾濁如脂膏,或尿甜;口乾唇燥、舌紅、脈沉細數是腎陰虧虛、虛火妄動之象。

2. 陰陽兩虛

臨床表現:小便頻數、渾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輪焦干,腰膝酸軟,形寒畏冷,陽痿不舉,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證候分析:腎失固藏,腎氣獨沉,故小便頻數,渾濁如膏;下元虛憊,約束無權,而致飲一溲一;水谷精微隨尿液下注,無以熏膚充身,殘留之濁陰未能排出,故面色翼黑不榮;腎主骨,開竅於耳,腰為腎之府,腎虛故耳輪焦干、腰膝酸軟;命門火衰,宗筋弛緩,故見形寒畏冷、陽痿不舉;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是陰陽俱虛之象。

砭石療法

一、治則:清肺潤燥,生津止渴。

二、操作方法:

1. 溫法:將砭具加熱後放在腹部和背部肺俞、脾俞、腎俞穴處做溫法。(如下圖)

圖1.

2. 刮法:用砭具刮背部。

3. 推法:用砭具在脊柱兩側做推法,以膀胱經為主(如下圖)。

圖2. 膀胱經

4. 點刺法:用砭具點刺尺澤、魚際、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內庭、氣海、關元、中脘、腎俞、命門(圖1.3-8)。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5. 揉法:在肺俞、脾俞、胃命、胃脘下俞、腎俞、三焦俞等穴處做溫法(圖1)。

三、方義 :

肺俞、脾俞、胃俞、腎俞、三焦俞分別為肺、脾、胃、腎、三焦的背俞穴,刺激上述穴位能滋補脾肺腎。胃脘下俞為治消渴的經外奇穴。點刺尺澤、魚際、曲池、合谷、內庭能清肺及胃腸之熱。點刺氣海、關元、中脘、腎俞、命門能培補先後天之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