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慶節的第七天,終於可以到影院一睹國慶期間上映的電影了。內心還是充滿了憧憬的。10月7日下午,果斷購買了《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來了一場電影之旅。感觸頗豐,接下來是我發表在豆瓣上的影評,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對大家的觀影有所幫助。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羞羞的鐵拳》導演: 宋陽 / 張吃魚人物:艾倫飾演的艾迪生,馬麗飾演的馬小,田雨飾演馬小的父親馬東,沈騰飾演「捲簾門」副掌門,黃才倫飾演大反派「拳王吳良」

首先,不論你是力挺還是「力黑」,有一個事實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這部電影仍然是「套路」。但這並不影響其觀賞性,套路只要用的好,用的讓人舒服,就仍然不失為好電影,仍然是值得支持的國產影片。《羞羞的鐵拳》就是這麼一部值得觀看、老少皆宜的套路電影。電影講的是因被誣陷而背上打假拳惡名的「艾迪生」,過著打假拳謀生混日子的生活,卻陰差陽錯的和毀了自己清譽的、剛正不阿、自信心爆棚、自以為公正正義的體育記者「馬小」互換了身體。之後,男身的「馬小」發現了外表光鮮,里子卻猥瑣陰險的渣男——她的未婚夫「拳王吳良」,以及吳良父親才是一切罪惡的幕後黑手,也通過換身了解了「艾迪生」的莫大冤屈,認識到了自己的自負自大和無知。男身的「馬小」進而知恥而後勇,在女身的「艾迪生」鼓勵和引導下,開始為自己也為園艾迪生的夢而奮鬥。最後大結局當然是妥妥的「正義戰勝邪惡」,反派被繩之以法。

之間有一段山上「武術大師」沈騰飾演的「捲簾門」副掌門張茱萸,教男女主人公武術。這一段在故事的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內容也是笑點頻發,但是部分內容處理上還是缺乏前後邏輯性,這一段的人設給人的感覺是導演極力想通過沈騰展示一個表面荒誕不經,實則確有真功夫的大師和武術門派,但是效果是表面荒誕不經,實則也的確荒誕不經,一切雖然有沈騰飾演的大師指點,但是這位師父的作用總感覺處理的不細膩,需要觀眾自發的為電影圓一個場子,需要自己告知自己,這是一個世外高人,他教人功夫的方式在無意之間。另一個吐槽點是捲簾門登場的第一位胖師兄(姑且這麼稱呼),在演示插廣告時被撞身亡,讓整個電影的氣氛給人的感覺很怪異,使得電影蒙上了對人「生死」的戲謔。這一點對於我而言是整部電影最不適的地方。除此之外,從我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講,電影尾聲還有一個吐槽點是當馬小的父親馬東被挾持,男身的「馬小」答應反派大佬打假拳,之後便全力以赴的打比賽,雖然之後電影裡邊有解釋,是說男身的「馬小」心機縝密,在答應打假拳的同時,利用錄音筆錄下了反派們的承諾並報了警。但是個人感覺還是有些讓人不大舒服,個人覺得或許在錄音的時候,給一個男身「馬小」按錄音筆的鏡頭,會讓劇情更加流暢。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除了以上三個吐槽點之外,個人覺得《羞羞的鐵拳》在電影故事情節的把控、細節的拿捏、故事的敘述等等方面都做到了讓人滿意的程度。個人覺得花錢看這麼一部喜劇電影,值了!整場電影下來,場上的觀眾笑聲不停,有喜有悲有思考,有諷刺有正義有能量!如果你是來找樂子的,值了;如果你找樂子之餘想思考一些社會現象,值了;如果你在思考現象的同時想加深對人生的思考,也值了。所以這部電影,作為國產劇5星要給4.9星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另外一部電影:

《縫紉機樂隊》導演: 大鵬。講述的是一位從小深受搖滾音樂影響的胡亮(喬杉飾),在搖滾公園即將被拆之時,受夢想的驅使請來了原「破吉他樂隊」經紀人陳宮(大鵬飾),一起來幫助自己組建樂隊,希望通過組建樂隊讓市政府改變想法,不要拆毀搖滾公園改建房地產。經過一番折騰由主唱胡亮、貝斯手丁建國(古力娜扎飾)、鼓手炸藥(李鴻其飾)、吉他手楊雙樹(韓童生飾)、鍵盤手希希(曲雋希飾)組成了「縫紉機樂隊」,從小範圍的演出開始,一步步擴大影響力,樂隊志在必行。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最終在開發商丁偉(王勁松飾)的金錢誘惑下,經紀人瞞著大家取消了在市領導面前演出的機會,讓大家的夢想(個人覺得幻想更貼切)破滅,最終大吉他被毀,公園被拆。樂隊解散,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到此這之前的所有內容還算得上是合情合理,雖然吐槽點很多,最起碼是一個完整的邏輯,故事情節還算緊湊,笑點總體來說過得去,在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中還能給人一種對生活社會的感慨。如果影片到此結束,個人認為影片算得上可看。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問題是從此之後的幾十分鐘里,故事在細節上、邏輯上的處理可謂是一塌糊塗。套路嘛,具有觀影經驗的人都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肯定是樂隊重組,然後大家再一園夢想啊。相信大鵬也知道如果直接用套路發展,故事顯得過於單薄,於是硬生生的加入了一場打鬥,從觀影體驗上來講可以說來的突兀和荒誕,情節的設置非常粗糙,讓人感覺非常的不舒服。雖然一波三折是電影的必須,但是給人的感覺是生硬和乏味。在缺乏故事敘述的流暢度和故事情節的襯托後的所有音樂,似乎全是為了唱而唱,為了音樂而音樂。雖然在電影的尾聲,你能夠感覺到導演大鵬想表達對搖滾音樂的懷舊、讚美和希望,但是就是那麼生硬和無趣,就連我旁邊看電影的十幾歲的小姑娘到了後半段,都坐立不安嚷嚷著「沒意思」要和她父親離開。最後一直充斥銀幕的就是搖滾和集安,但是這些元素生硬的展現,和集安以外、對搖滾無感的人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這種感覺就好像我們看美國災難片,地動山搖,紐約被毀、華盛頓被炸,但是好萊塢大片至少還有一個視覺衝擊,但是這裡毫無感覺。

除了對片尾的吐槽外,幾個配角的意義也顯得處理不當,許多人的出現彷彿就是為了出現而出現,在電影裡邊沒有太大的價值。比如劉謙老師飾演的孫大力,有作用嗎?有,身份就是一個樂隊的贊助商,這就可以了。孫大力和樂隊有什麼親戚嗎?是樂隊成員的親戚嗎?都不是啊,為什麼在樂隊演出的時候頻頻出現,還拜了鼓手炸藥為師,請問這在哪裡說一下好嗎,孫大力音樂的喜好都沒有提,這是考驗觀影人的智商嗎?這也就算了,孫大力和炸藥的關係不清不楚,每次出現不是拿個小鎚子給「師父」捶腿,就是伺候「師父」,這是什麼意思啊,從頭到尾都沒有交代,難道是在隱含東北的「亞文化」嗎?還有小嶽嶽在劇中的作用頗顯尷尬,作用就是一個,保證孩子參加樂隊演出。周冬雨的出現是純粹的花瓶,後邊完全消失,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為鼓手炸彈的出現提供牽強的理由。雖然整場電影的音樂是不少,但是作為觀影人我們看的是故事,聽歌為何不去KTV和酒吧呢?一切脫離了電影故事帶動的音樂,都只會淡化電影的主題,讓人邏輯混亂,失去觀影的動力。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當然對於這部電影如果您還是忍不住去看,那麼可以提供幾個亮點,讓您主觀覺得「錢沒白花」,聊以慰藉。首先是「老戲骨」范偉的表演還是那麼的到位,笑點十足,其次是組建樂隊的場景是個成功的套路,可以說整場電影的高超就是樂隊剛剛組建之時,在電影院中特別明顯,在這個高超之前,大家都是期待滿滿,笑聲不斷。最後一個看點是,粵語演唱Beyond樂隊的《不再猶豫》,老樂隊的成員也參加了進來。網上評論這是高潮,雖然從聲音和參演人數上當之無愧,但是影片到此在之前組建樂隊的蓄起來的氣勢已經泄的差不多了。

至於網上評價故事情節過於幼稚,歧視觀影者的智商。比如有網友評論,「靠一個唱歌都能夠讓市政府不拆公園嗎?你當我們都是傻子嗎?」這一點個人覺得無可厚非吧,電影本身就是虛幻的,可以理想化,可以幼稚化。只要處理的得當,邏輯順暢,故事渾然一體,也是不錯的。個人覺得,假如本部電影能夠充分利用人物的關係,也未嘗不可,假如唱歌的人氣很旺,加上丁建國以父女之情感化父親,利用商業和人氣的壓力,迫使政府作出妥協,在電影中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惜的時人物之間的關係太粗糙。

所以最後五星打分,個人只願意打2.5星。

加餐:影評之《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

最後通觀兩部電影,我的建議是如果有時間不妨都看看,高下立見,不用非得靠著影評來評判一個電影的好壞,實踐出真知,值不值得需要用心去體會!

這是本周的加餐,也是和大家分享的第335篇文章,是改版後的第16篇,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周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