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識貨真可怕!30元賣掉的廢銅竟是國寶,差點葬身熔爐..

不識貨真可怕!30元賣掉的廢銅竟是國寶,差點葬身熔爐..






何尊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央視《國寶檔案》講解何尊













廢品堆發現「鎮國之寶」






陝西省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有一叫「何尊」的「鎮國之寶」。之所以能成為「鎮國之寶」,不僅因其工藝精美、造型雄奇,更重要的是其內膽底部122個銘文中最早出現「中國」字樣。 

如今「何尊」已被列入國家文物局64件永久不準出國展出的國寶級文物目錄中,足見其有多麼寶貝了!但如此珍貴的國寶,卻很少有人知道,

如果不是及時被文保工作人員發現並以30元的價格買回,這件國寶很可能已經和其他廢銅爛鐵一起被熔化了。 









何尊是西周成王時期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銅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貴藝術品。

此器造型紋飾都有獨到之處,莊嚴厚重,美觀大方,主體感極強。圓口方體,有四道大扉棱裝飾。器內底有銘文122字,殘損3字,現存119字。




銘文大意是:

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

對研究西周初年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何尊銘文





廢品站30元買回國寶





1965年,寶雞市博物館幹部佟太放在市區玉泉廢品收購站看到一件高約40厘米的銅器,見其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而富有變化,感覺這應該是一件比較珍貴的文物,便向館長吳增昆彙報。


吳增昆隨即讓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趕至廢品收購站後,也斷定這是一件珍貴文物,便

以收購站當初購入的價格30元將這尊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銅器買回博物館。


經考古人員確認,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浮雕為「饕餮紋」。

這尊銅器成了寶雞市博物館1958年成立後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 








酒器底部發現「中國」兩字 





1975年,國家文物局調集全國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國展出,著名青銅器專家、時任上海市博物館館長的馬承源先生負責籌備,饕餮銅尊因其造型圖案精美被選送至國家文物局。


馬承源在清除銅尊的鏽蝕後,在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建築陪都的重要歷史事件,極具史料價值,

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更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馬承源考證該銅尊是一位姓何的人所制,將其命名為「何尊」。

 



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




我國古代的出土文物中,祭祀器物不勝枚舉,這件何尊有哪些特別之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級國寶呢?何尊珍貴之處除了它凝重大氣的造型和神秘華麗的饕餮紋飾外,更重要的在於銘文。




何尊有兩個獨一無二的價值:一是,尊身上的銘文中出現「宅茲中國」一詞

,這是關於「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何尊名文中的的「中國」片語





二是何尊還是第一個出現「德」字的器物。

何尊之前的器物,無論青銅器還是甲骨文,都」德「字無心。在這之前,無論是表示得到還是表示道德,全部是無」心「,全是「得」。何尊之後的銘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無「心」。




由此可見,單純作為一件祭祀酒器,何尊可能非常普通,但有了身上的銘文就立馬變得價值連城了。








發現者42年後重見珍寶





經馬承源再發現後,很多人都知道是從廢品收購站買回了國寶,又得知賣「何尊」的是寶雞市附近賈村鎮的村民陳湖。但陳湖本人對發現「何尊」的經過卻不願對人多講。這無疑使國寶多少有點「來歷不明」。







2004年10月21日,

寶雞市文物局局長張潤堂等前去賈村鎮調查「何尊」的面世經過。此時,陳湖已經去世。陳湖的孫子陳濤說:「『何尊』是我四爺陳堆發現的,後來放在我爺家。1965年,我爺就和我二叔將它賣給了收購站……」 




陳堆的妻子張桂芳老人講了發現「何尊」的確切經過。1963年6月,因陳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住,院子後面是個土崖。當年8月的一個雨後的上午,陳堆在後院發現下雨坍塌後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钁頭刨,結果就刨出了個銅器。




第二年,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固原,臨走時將銅器交給陳湖保管。1968年再回寶雞時,得知已經被賣了。雖然近42年過去了,但張桂芳對「何尊」的形狀等仍能描述得很清晰。 





2005年1月7日

,72歲的張桂芳老人帶著兒女來到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在長達42年後,再一次見到了當年被她發現的國寶「何尊」。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為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珠、寶、玉、石」
史上有兩對漢姦夫妻被鑄成跪像,一對是秦檜夫婦,另一對卻鮮為人知!
被逼自殺三次也能捲土重來,近代名臣中他被譽為「似乎完人」
暢銷台灣13年的兒童歷史叢書,內地出版再次引爆暢銷書榜!
為什麼古代男子玉不離身?

TAG:掌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