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露:大火西行,冬天將至

寒露:大火西行,冬天將至

8日10時22分許,太陽到達黃經195°時,迎來寒露節氣。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此時秋色已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夜,仰望星空,可見大火星西沉。「大火星」即天蠍座α星,古人將之歸為東方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即「心宿二」。《詩經》上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即言此時大火星西行,冬天悄然將至。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秋來鴻雁飛,從白露至寒露不絕如縷。寒露時節,當為最後一批鴻雁了,它們南去之後休憩於水澤灘涂,以待來春。

秋來鴻雁飛

《漢書·蘇武傳》記載,漢天子在上林苑中狩獵,得一大雁,足上系有帛書,原來是流放北海的蘇武所書。家國音信,全憑鴻雁傳信,蘇武終得以回歸故鄉。自此,以鴻雁寄託哀思的情緒,便在中國文人的心中悄悄彌散。

1500年前,北朝官員薛道衡出使南方,兩年後仍不得歸。新年後五日,思鄉情切的薛道衡舉頭見鴻雁北歸,便作出「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之句,寄託心中無限思量。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黃雀因感知寒意,紛紛歸巢躲藏起來,同時,海邊出現很多蛤蜊。因蛤蜊的條紋與鳥雀相似,古人以為蛤蜊是鳥雀所變。《搜神記》記載:「百年之雀,入海為蛤。」

其實,在古人看來,黃雀與蛤蜊可互相變化。《太平廣記》稱,淮河中,黃雀秋天化為蛤蜊;春來又變回黃雀。五百年的老雀最終化為巨蛤。

清人徐謙的《物猶如此》記錄一則故事:鎮江人邵彪,久考未第。一日夢中,見一大鍋中烹煮蛤蜊。蛤蜊道:「你屢試不中,就是因此事。」 邵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後,蛤蜊瞬間變黃雀飛去。酒醒後,邵彪不久及第,官至安撫。

菊色滋寒露

三候,菊有黃華。草木皆因為陽氣升華而開花,唯獨菊花因陰氣而開。菊花之色,正對應晚秋物候。南宋吳芾有詩,「菊色滋寒露,蘆花盪晚風」。

菊花可賞可玩,亦可食用。宋代蘇東坡有言:「吾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大文豪對食菊的喜好盡在字裡行間。

慈禧太后也是菊花的擁躉,在記錄她生活實錄的《御香縹緲錄》上,一道「菊花火鍋」名傳四方:用急火燒沸雞湯,再投入肉片雜以白菊花瓣便成一道名吃。

【寒露草本】

芙 蓉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廣泛種植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明人呂初泰變評之:「芙蓉襟閑,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蘆花映白。宜楓葉搖丹。」

木芙蓉也是成都的市花。相傳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為討妃子「花蕊夫人」歡心,在全城廣種芙蓉。登樓遠眺時,芙蓉花紅艷數里,燦若朝霞,成都自此有「芙蓉城」的美稱。

湖南舊有「芙蓉國」之稱,因自唐代始,湘江一帶便廣種木芙蓉,詩人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

木芙蓉花、葉均可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白帶、月經過多;外用可治癰腫瘡癤,燒傷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

白 芍

芍藥別名別離草,屬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自古便是愛情之花。《詩經·溱洧》中有句:「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描寫的便是上巳節這天,年輕男女之間傳情達愛的故事。唐宋以降,芍藥被世人尊為「小牡丹」,與牡丹相配,一君一相。

白芍,是芍藥的乾燥根。明代醫書《醫學入門》稱「芍,灼也,灼灼其花,根能治病,故名。」白芍在夏、秋二季採挖,洗凈、煮沸、去皮、晾乾後,即可成藥。

白芍是婦科良藥,具有養血調經的功效。《紅樓夢》第十回中,張太醫給秦可卿治病,開出了「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的方子,其中就有白芍兩錢。

民間的傳統美容藥方「三白湯」,即白芍、白朮、白茯以三等分的比例,配以甘草水煎溫服,適於治療色素沉著、粉刺、痤瘡等。

吳 茱 萸

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等。中國人自古有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西晉《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陽氣太盛,折茱萸插於頭上,可辟惡氣、御初寒。王維的名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便是指吳茱萸。

《本草綱目》稱,「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末醋調,貼兩足心,一夜便愈。

蒼 耳

蒼耳,為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可達一米。古人常將蒼耳與卷耳相混,又名之為枲耳、豬耳、爵耳等。至於「耳」字何來,郭璞在《爾雅》中注,其「形如鼠耳,叢生如盤」。

古人又稱蒼耳為「羊負來」。《新修本草》中記載,蒼耳源於四川,果實多刺,羊只穿過時就會附著羊身上。羊匹的流動,將蒼耳牽牽連連地背負到中原。

詩經有句:「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這裡就是以卷耳起興,寫一位婦人思念遠行在外丈夫的故事。

蒼耳入葯,始於《神農本草經》,原文稱其「味甘溫,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蒼耳在治療麻風、慢性鼻炎等方面有良效。

百草解得了體病,卻解不開心病。《紅樓夢》中,黛玉病卧瀟湘館時,夜聽雨聲淅瀝,「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於章句」,便賦詩《秋窗風雨夕》一首:「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說的正是此時。

寒露過後,秋風乍起梧桐葉落,冷風淅淅疏雨瀟瀟。肅殺世界,愈行愈近了。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三星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跑男」姿勢是什麼樣的?

TAG:中國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