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我的第43篇文字

這是我的第43篇文字

早飯時間看了一期《了不起的匠人》,這期的主人公是景德鎮陶瓷匠人董全斌。採訪中他坦言自己的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做瓷器。睡覺、吃飯、接孩子放學,這些常人的生活細碎,在董全斌看來全是靈感來源,因為他腦中始終想著一件事——做瓷器。所以他說:「我的生活不需要計劃。」我想他是把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都用在了瓷器上。這是種極簡的生活。

其實兒時我也曾體驗過這種看似單一的生活。那時,從周一到周五,從早上來到學校一直到晚上進入夢鄉,我把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無論課間還是飯後我從不休息。當天的學習內容完成了,我就預習轉天的內容,提前完成作業,或者讀課文。那時的我從不知疲憊,也一點不覺得日子枯燥——我能在看似單一的生活里找到樂趣。我想可能是因為那時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生活本就單一,而我性格又沉靜,單一的生活很適合我。

長大之後,眼前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一部手機就可以看盡全世界的好劇、買到任何想買的東西,從家裡出發只要20分鐘就能到達大型購物中心,商品、餐廳個個想牢牢抓住你。大學時我就沉迷在這樣的豐富多彩中,我經常去商業街看電影、逛商店,我品嘗各式料理,我窩在宿舍追劇……可以選擇的多了,其實是誘惑更多了。我像被扔到一大片彩色球堆成的海洋,隨便撿起一個都是光怪陸離。相比之下課本知識顯得枯燥無味,書架上的書逐漸落了灰。

眼前的世界豐富了,心卻越來越空洞。多年之後,我憶起以前那種簡單克制的生活,無比懷念——那種生活里蘊藏真實。我捲起袖子,操起鐮刀,拔除叢生的雜草,走上返璞歸真的路。

在這條路上,我收穫了一些方法。

拒絕

剛剛說了,這社會誘惑眾多,想返璞歸真,首先要學會拒絕。這招我首先是在考研時學會的。決定考研之後,我便決心推掉一切邀約。一開始心裡也打鼓:好友會不會不開心、不理解?慢慢地我也便習慣,好友也習慣——其實不做這件事也沒什麼,對我的生活、對友誼的維繫並不會產生壞的影響。

考研結束之後雖然不再拒絕一切娛樂活動,但我有了一個新的觀點:只答應重要的邀約。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有些娛樂活動是可去可不去的,既如此,我為什麼不省下這些社交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拒絕,讓我的生活更簡單。

那麼,更簡單的生活帶來什麼?

生活中留下的都是經過優先順序篩選之後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事情,我自然更加重視這些事情,同時也有了充裕時間好好打磨這些事情。比如今天,我閑在家裡,可以有很多選擇,而我給自己的安排是洗個熱水澡,寫完這篇文章,看《教父》。由於沒設時間線,這篇文章寫得極慢,但好處是我可以耐心捕捉靈感、琢磨邏輯、推敲字句,我相信這比我排滿很多待辦、匆匆趕完稿子會帶來更多收穫。更重要的是,我本身極享受這樣悠長的時光,它能帶給我很大的快樂,而快樂是行動的源泉。

要做的事情少了,產量降下來了,我便有了更多時間和心情思考。邊做邊思考怎麼可以做得更好、怎樣可以節省時間成本和腦力成本。

並且這也影響了我的審美。從前我總覺得擁有更多、嘗試更新的事物才是好的,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我更願意留那些真正打動我的物品在身邊,並喜歡把這些少量物品安排得井然有序。我也不再盲目追趕潮流,相比較於潮流,我更願意順從自己的喜好。

克制

拒絕強化了我的自制力,我學會克制。剋制帶給我的好處是,我對自身的認同感更強,因為成功克服懶惰和貪婪時我會覺得自己很棒,而自我認同使我重視內心的選擇,這是一個正循環。

當然在剋制這條路上,我還只是個初學者,也經常犯懶犯饞,也正是這些激勵我不斷加強自制力。

停下來,思考

在犯懶犯饞時,我常常刻意停下來,和自己對話。

從喧囂歸於平淡,非一朝一夕養成,路上布滿荊棘。當潛意識和意識產生對立,意志力常全線潰敗,這時心裡焦躁不安,不知何去何從。多次失敗之後我習得一個方法,就是乾脆停下來什麼都不做,好好問問自己:我到底要什麼?

我要自己更優秀,但此時此刻我真的很想玩……

我要自己做該做的事情,可我就是無法集中精力,我好忐忑……

我的內心戰戰兢兢回答我。

一開始我會苛責,會自我批評,直到發現自我批評只有壞作用,我學會了不評論,不苛責。我接受這個不夠優秀不夠自製的自己,在意志力崩潰的時候安排些別的事情。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但這事對我來說好像很難,沒法一蹴而就,那我就慢慢來。偶爾停下可以調整航向。

最後的話

說了這麼多,老感覺在自誇。其實我一點也不優秀,一點也不自製,不過真心希望未來自己活成一個厲害的人。不,最重要的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一頭萌牛

· · ·

記錄思考,發現自我,開啟更鮮活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頭萌牛 的精彩文章:

TAG:一頭萌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