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反導系統為何不幫中國攔截小行星?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美國反導系統為何不幫中國攔截小行星?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撞擊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空間監測能力還是很強的,NASA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資料庫公布的衛星觀測結果顯示,這次小行星撞擊點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千米處,爆炸量相當於540噸TNT。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他們既然能探測,為什麼不發射導彈攔截小行星呢?

小行星竟然引發了地震

說白了就一句話:攔不住。

首先,小行星在大氣層內的運動只受地球引力和大氣阻力的支配。這就意味著它不會機動更沒有其他突防措施,計算遭遇點是很簡單的事。但這只是理論討論而已,實際操作時每一步都有問題需要解決。

我們先說目標探測。探測、跟蹤高速運動物體,擁有世界上最先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美國似乎最有發言權。然而毛主席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認真一想,這些技術都擋不住小行星。

地球面臨的小行星威脅主要來自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主要分布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共同點就是不發光,加之距離遙遠,地面光學望遠鏡難以直接觀測。目前常用的一種方式是掩星觀測,即小行星從背景天體前通過時由於遮擋該天體光線而被探測。這種被動觀測方式根本不適用於對地外天體進行預警探測和持續跟蹤。

空間監視望遠鏡

美國的空間監視系統「太空籬笆」依靠S波段雷達探測目標。這個波段的解析度很高,但探測距離有限。位於艾格林空軍基地的AN/FPS-85大型相控陣雷達具有更遠的探測距離,但角解析度有限,可能會把體積很小的目標漏掉。美軍空軍將兩套系統聯網運行也是出於遠近接力預警的考慮。但這兩種系統的探測範圍畢竟有限,其他國家或沒有此類系統或無法聯網,導致美國無法持續掌握空間物體的運行情況。這也使一些小行星成為漏網之魚。

AN/APS-85空間監視雷達

其次是攔截問題。小行星的飛行速度令目前最先進陸基攔截彈(GBI)相形見拙,這種導彈的最大末速度僅達地球第一宇宙速度,而這次麗江隕石的飛行速度達14.6千米/秒,更早的車裡雅賓斯克隕石的飛行速度達18千米/秒,面對速度遠大於自己的小行星只有採取迎頭攔截方式才能截擊小行星。這就需要在隕石飛行路徑上設置多個攔截點才能確保有效攔截。

這麼多型號就是攔不住小行星

最大問題在於如何有效毀傷。從毀傷方式講,人類目前共研製出三種攔截彈戰鬥部:核戰鬥部、常規戰鬥部、動能殺傷器。

常規戰鬥部首先被排除。早期的高爆戰鬥部由於藥量太小根本無法將十幾噸重的小行星炸成完全對地面沒有威脅的小碎片;針對破壞航空器結構設計的破片和連續桿戰鬥部最多只會在小行星表面留下一道劃痕。

連續桿戰鬥部爆炸後就是一把電鋸

核戰鬥部如果在宇宙空間攔截小行星,核爆能量只能通過高能射線和高速中子流釋放,對小行星的傷害極其有限;如果在大氣層內攔截小行星,核爆產生的衝擊波固然可觀,但在如此近的距離引爆大當量核彈併產生大量岩石碎片似乎也不比被小行星直接命中傷亡更小。

核攔截彈看似唬人

如果換做動能殺傷攔截方式,殺傷器與小行星的巨大相對速度確實可以產生巨大的動能作用於小行星。但現有的動能殺傷器均是用來攔截核彈頭這類目標的。目前最大的核彈頭也只有幾噸重,結構以鋁合金為主,外面是一層燒蝕防熱結構。這和岩石構成的「實心兒」小行星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目標。如果不以小行星物質的物理參數進行針對性改進,動能殺傷器極有可能「以卵擊石」,殘存的大塊星體仍然會給地面造成巨大損失。

GIF/103K

先進有餘而威力不足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對小行星的防禦仍將以探測為主。當務之急是各國打破藩籬,少談主義、多談共贏,聯手建設全球聯網的空間監視系統。在此基礎上,匯總各國掌握的數據才有可能針對性的研製「小行星攔截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天米格 的精彩文章:

無能還是不屑?中國研製多種遠程火箭彈竟無一能打到新德里!

TAG:空天米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