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登高秋遊,便引詩情到碧霄

登高秋遊,便引詩情到碧霄

寒露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是九月節,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自此,露氣重而稠,稠而將凝,再過半月,將凝為霜降。自此,告別了秋高氣爽、秋明空曠,白日將變得幽晦,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歸鴻將急於南飛,哀鴻遍野,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寒露三候

鴻雁來賓:白露節氣開始,鴻雁南飛,此時應為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寒露的三侯中再次出現鴻雁,與白露期間的鴻雁南飛相比,此時相隔一個月之久,說明這是最後一批鴻雁了,白露時先南下的鴻雁是主,等待寒露後南飛的就是賓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賓通「濱」,就是水邊的意思,到了寒露,鴻雁都南下飛到南方有水的地方。古人不僅對鴻雁寄託了美好的情思,也通過觀察鴻雁的南飛北歸,以幫助自己劃分節令。

雀入大水為蛤:後五日「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見海邊出現很多的蛤蜊,由於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所以就認為是雀鳥變成的。

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天上飛的化為水裡游的,現代人看來,這是迷信或者無知。但是古人對物候的觀察和用心並無錯誤,出現這種知識性錯誤並不一定是無知,而是他們知曉如何把握並記憶季候的本質。因為雀是陽氣很重的動物,雀鳥不見,而代表陰寒的蛤蜊大量出現,正是要提醒自己,氣候變陰冷了。

菊有黃華:再五日,「菊有黃華」,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農諺有云:「寒露百草枯」。寒露即將結束時,在秋天蕭殺蕭瑟的季節里,百花凋零,只有菊花不畏寒露寒霜,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菊月

農曆九月也稱「菊月」,菊花日漸金黃,所以,周作人當年推崇的《一歲貨聲》記載此月的叫賣聲為「栽九花來」,菊花稱「九花」。

人淡如菊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論「典雅」的用詞。喜歡陶淵明詩,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寒露養生

寒露後,氣溫下降,晝夜溫差變化增大,此時最容易引發感冒。要適時添加衣服,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此外,此時天氣寒冷,人們出去運動的機會相對較少,在居室中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這時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使身體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環境之中。

寒露時節,氣候漸冷,日照時間相對減少,並且秋季特有的肅殺之氣容易使人們傷感,即秋愁。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可結伴外出遊玩,登高遠眺,適當調節心情很重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調節生活節奏,防止過度疲勞和無節制的夜生活。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

寒露時節,秋霧漸起,既易引起交通事故,又易引發呼吸道疾病。秋霧主要發生在夜間或早晨,起霧時,習慣晨練夜跑的朋友最好在室內鍛煉,外出注意交通安全,最好戴口罩。

寒露腳不露

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保暖,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寒露習俗

斗蛐蛐兒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蛐蛐兒的高潮期。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登高

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現出深秋景象,南方也秋意漸濃。這個節氣往往和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相遇。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有個重要習俗——邀約親朋,登高望遠。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圖文資料來源於 《微讀節氣》、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于丹 的精彩文章:

圓滿是一種獨特的血親團圓,是中國人的一種團圓文化
七夕,我們的相思還在嗎?

TAG: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