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書,臨米芾帖

行書,臨米芾帖

行書,是漢代末逐漸完善的書體,到東晉王羲之時代,己經完備。學行書當學二王,主要是指王羲之行書。但是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可見,我們看到的都是唐代以後的摹本。摹本是通過雙鉤字形之後,再填墨,幾乎是描出來的,因此只能是保留了字的形狀,很難保留原帖的書寫的節奏感。而行書的關鍵就是在書寫過程中要有連續不斷的書寫節奏感,即作品中存在時間這一不可見的維度,摹本是無法復原原作的時間維度的。因此人們多通過臨摹後世的唐、宋以後的書家,通過他們的真跡,作為間接學王義之行書的一種手段。

宋代米芾,是學二王行書最有成就的書家之一,他的行書在繼承二王的基礎上,加強了筆法的表現性,同時增加了書寫的節奏感。他的字沉著痛快,在速度上有很強的表現力,在技法上有他個人的發展,是學行書的極佳範本。而且米芾有大量的傳世真跡,也使得學習者便於獲得學習的資料。

臨習米芾,關鍵是行筆要有寫字的正常速度,既要准又不能像楷書那樣寫的慢。有的書家說,寫行(草)如楷,我認為不一定正確。對於初學者,速度慢是必然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速度,才會有行書的味道,不能唯恐不準,寫一筆看一筆,這樣勢必造成停頓斷氣,長期用楷法代替行法。字就難以生動了。一旦養成描字的習氣,便容易導致俗書,終身難改。

對於有了楷書或隸書基礎的人,學行書可以起到調劑筆法的作用。臨習時,應當適當的加快書寫的速度,讓書法進入到「寫」的狀態,而不是描的狀態。掌握好一定的書寫節奏,不但能減少臨習過程中的沉悶,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體會行書行雲流水般的書寫感覺,體會到其中的生動和流暢。這對於提高書法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老悅臨習短視頻

--------------------------------

長按以下二維碼並識別, 收藏老悅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悅 的精彩文章:

TAG:老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