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名綉,針尖上的中國風!

四大名綉,針尖上的中國風!

主播 | 小白 · 編輯 | 卿年

中國的傳統刺繡工藝品當中,常常將產於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繡」,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綉」,產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綉」和產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

刺繡

刺繡,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刺繡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除了四大名綉,在我國還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

四大名綉

四大名綉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故有「四大名綉」之稱。

蘇綉

蘇綉,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蘇州地處江南,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綉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以前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繡品,幾乎全出於蘇綉藝人之手。綉品種類齊全:按品種分,有雙面綉、單面綉;按體積造型分,有台屏、牆屏、地屏和大型組合屏風;按表現內容分,有人物、寵物、花鳥、風景、靜物、特色建築物……

蘇繡的技藝特色,大致可用 「平(綉面平伏)、齊(針腳整齊)、細(綉線纖細)、密(排絲緊密)、和(色彩調和)、順(絲縷暢順)、光(色澤光艷)、勻(皮頭均勻)」八字來概括,有別於國內其他地區的綉品。

蘇綉是一項手工極強的傳統藝術品,因此,在如今的市場上蘇綉沒有真偽之分,只有優劣之辨。一件好的蘇綉藝術品是工藝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作品凝結的藝術效果也就成為鑒別蘇綉工藝品和藝術品的重要標準。

蜀綉

蜀綉又名「川綉」,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主要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繡。蜀綉最早見於西漢的記載,當時的工藝已相當成熟,同時傳承了圖案配色鮮艷、常用紅綠顏色的特點。

蜀繡的歷史最早可能上溯到與中原夏朝文明同時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戰國末期蜀郡已經成為位居中國第二位的絲織業基地,秦漢時開始在成都設置「錦官」(官府經營管理絲織業的機構),人們對衣飾的多樣性需求使綉和錦並肩發展,併產生出了蜀綉獨具特色的「錦紋針」。

蜀繡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綉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

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物繡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

蜀綉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以綉制龍鳳軟緞被面和傳統產品《芙蓉鯉魚》最為著名。蜀綉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綉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綉中的代表作。

湘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當地勞動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湘繡擅長以絲絨線繡花,綉品絨面的花型具有真實感,曾有「繡花能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

湘繡的代表作是「獅虎」,蘇繡的代表作為「貓」,有「蘇貓湘虎」之說。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現猛虎皮毛的質感,湖南刺繡藝人在毛針的基礎上創製了鬅毛針。

這種綉法是,絲線排列成聚散狀撐開,一端粗疏、鬆散,一端細密,使之如同真毛一樣,一端入肉,一端鬅起。經過藝人層層加綉後,所綉制的虎毛,剛勁豎立,力貫毫端,毛色斑斕,生動逼真。

湘繡是以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等為原料綉制的精細工藝品,綉品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條屏、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繡衣等。

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綉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綉品具有構圖章法嚴謹,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生機勃勃,遠觀氣勢宏偉,近看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

粵綉

粵綉是以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包括潮綉和廣綉兩大分支。粵綉之一的廣綉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古時綉工大多是潮州、廣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粵綉在明朝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

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

五是綉工多為男工所任。綉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綉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綉包括「廣綉」和「潮綉」,泛指廣東近二三世紀的綉品。《存綉堂絲綉錄》及《篡組英華》等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綉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綉,且每一圖上必綉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

根據現存粵綉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

廣綉大致分為兩大品類:一是盤金刺繡,二是絲絨刺繡。盤金刺繡以金線為主,輔以彩紛刺繡,金碧輝煌,燦爛奪目,雍容華貴。絲絨刺繡開絲纖細,色彩繽紛,綉出的花鳥尤其精美。

中國「四大名綉」,一針針,一線線,千萬條綵線輕盈穿梭,綉工以針為筆,以線為顏料,綉出了風景人物,綉出了花鳥魚蟲。千百年來,刺繡流派不斷繁衍,名手層出不窮。綉出了中國獨有的絢爛。

常與同好爭高下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第142屆THLDL大課堂主辦的「創業特訓營」10月14日北京站!創業者的風暴開課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聽讀書 的精彩文章:

廣告牌上數字背後的秘密,還真不知道!
讓你工作輕鬆、名利雙收的說話技巧!
工作和我誰更重要?女朋友的絕殺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說話周到比雄辯好,措辭適當比恭維好
山中高士話寶釵(二)

TAG:有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