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自殺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珍惜生命

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自殺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珍惜生命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無憂花開:感恩節來了,但是又一個年輕的生命不知所蹤,和至今杳無音訊的章瑩穎一樣,也是北大畢業的學霸級美女,而此前她在給朋友的留言中,已經透露過輕生的念頭……

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生活越來越好,怎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選擇自殺了結生命呢?而且還都是資優生,17歲的帥小伙於林海的遺體才剛剛找到,在日本留下遺書的年輕老師危秋潔也剛剛魂歸故里,這就又出現了唐曉琳……

都是花樣年華,都是天之驕子,也都家境無憂甚至殷實,可他們卻都不約而同自己走上生命不歸路,很多旁觀者都忍不住發問,如此一把華麗麗、閃亮亮的人生好牌,怎麼就打不下去了呢?

唐曉琳近照,希望她能平安

不僅僅是海外,國內的情況更加令人髮指,有有心人做了統計,從9月1日開學至今,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裡,全國各地已經發生了超過10起學生自殺事件!單是看這個數字都不寒而慄!

9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新任副局長蔡若蓮的長子潘匡仁從40多層的高空墜下,當場身亡——而這同樣也是一位天之驕子,高知父母,教育世家,留學剛剛歸來,也找到了體面優渥的工作,未來一片光明,但他卻在一場單車比賽中因受傷患上了抑鬱症,將自己反鎖在房間中,了結了生命。

9月7號南京的一位初三女生在凌晨3點跳樓身亡;一周後的14日凌晨2點,城固一中的高一男生從學生公寓樓五樓跳樓身亡:2天後的16號,合肥10歲的男孩從34樓墜亡,書包中還留有遺書;轉天17號,杭州的四年級男孩從教學樓四樓跳下,雖然被救回,但卻雙腳骨折;18號,無錫一位初三女生從六樓跳下當場身亡;同一天,湛江一位高中男生在學校跳樓身亡……

我們用盡一切去守護的孩子,為何卻要選擇如此殘酷的方式告別?

有人說,在孩子成長過程里問的所有問題中,有兩個最難回答,一個是性;一個是死亡和生命。

當有一天,孩子突然神色凝重地問你:「媽媽,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從哪裡來?」「爺爺去哪裡了?」你是不是愕然了,孩子竟然也會思考如此深奧又嚴肅的問題?!也許你會疑惑,到底要不是在孩子幼小時告訴他生命的真相?

非常有必要!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發出疾呼,感恩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必須從娃娃抓起!迫在眉睫!

據國內教育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500名中小學生的取樣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而在海外留學生群體中,這個數字更加觸目驚心,加拿大一家網站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留學生有過自殺的念頭,只不過沒有付諸行動;北美留學生日報近期做的一個超過7000人參與的問卷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留學生有過自殺的念頭。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們相信,死亡才是解脫的唯一方式呢?

我想除了某些特殊時刻生無可戀的感覺,大抵還有對「死亡」這個話題感到的「好奇」,少年自殺者「好奇」佔比應該尤其嚴重。當今時代,物質極大豐富,孩子大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對「死亡」的含義理解並不透徹,並且可能會因為眼下的一點挫折就看不到人生的精彩,認為自己不被社會接納,無法得到理解,感覺自己是大千世界的流浪孤兒。

一名中國留學生Andrew曾在網上留言,抒發心中的抑鬱:「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那些我曾經非常熱衷的事情,現在卻根本不想做……我回到家,看到電話答錄機上的留言燈在閃,我不但不會因為聽到朋友們的聲音感到興奮,反而會想怎麼有這麼多人等我回電話;有時該吃午飯了,我卻開始想,我還得把食物拿出來放到盤子里,得切,得嚼,得咽,那讓我感覺就像耶穌受難一樣……抑鬱是全年無休的,就像是在過膝泥潭裡深陷,只要停止掙扎,你就會被淹沒。」

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留學生的壓力大都來自三個方面:學業壓力、陌生的文化環境和家庭的過高期望。家長總是習慣把紊亂焦慮的情緒理念傳達給孩子,而孩子會把這份焦慮呈幾何倍擴大至身體和行為模式中。

所以,在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牛蛙之殤」(一位資深教授結合孫子幼升小經歷,6000字泣血諫言,針砭當下教育,寫得非常透徹,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事件中,備受升學壓力的孩子患上了小兒抽動症。而無論是國內接連發生的孩子跳樓事件,還是海外留學生群體頻發的自殺事件,總體而言,都是孩子們長期積壓的焦慮情緒無處揮發而導致的。

卡夫卡說過:「我所得到的成績,無一不是孤獨的成果。」的確如此,所以我們中國才有「高處不勝寒」這樣的千古名句,無論哪一種文化體制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其實都是更加難以品嘗到幸福滋味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作為家長,是否可以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也能細心體察一下他們情緒的變化,教會他們自我紓解,和他們一起去做些「無用」的小事,比如看看月圓月缺,感受一下四季輪換,共同動手做一本家庭影集……像集郵一樣去採集生活各種細微的美好,幫他們一起尋找人生的精彩紛呈。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通透的天使,他們終會發現,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加精彩和幸福;也會知道,任何挫折,都不是他們結束生命的借口,而只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旋梯。

無憂花開:天津妞兒,愛碼字,愛攝影,愛烘焙,愛旅行,愛販賣生活一切美好。當下,只願在溫哥華的濕潤空氣里,做一個有趣有料的寶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溫哥華 的精彩文章:

隨楓起舞 喀斯喀特秋意濃
哪有那麼多勝利可言 挺住才有一切
溫哥華的華裔父母也同樣焦慮:孩子,我該如何養你?又該如何教你?
滿腹馨香,我要開始快樂的中年婦女生活了!
我在加拿大住的獨立屋,竟然從來不鎖門

TAG:這才是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