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猝死最喜歡找男人,「護心秘笈」早知道!

猝死最喜歡找男人,「護心秘笈」早知道!

30歲的人,60歲的心臟,說得一點兒也不誇張。當前,威脅中年男人健康的殺手不是癌症,而是心臟病。據臨床統計,男性患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療的是女性的7~10倍。心臟罷工,哪怕只有幾分鐘,就足以讓人出生入死。

揭秘男人更易「傷心」的隱情

男性在社會競爭中,承受的壓力更大;不少男性飲食上還特別偏愛動物脂肪類食物,並有吸煙或酗酒的不良習慣,這一切都會使心臟功能遭到危害。

他們越來越肥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發生心臟病最危險的因素。在中國,女性腰圍大於80厘米、男性腰圍大於90厘米,就有患心臟病的危險。想要有健康的心臟,必須有健康的體形。

他們越來越宅:長期運動過少削弱了心肌的收縮能力,負責為心肌細胞提供營養的毛細血管也發生了變化,血管內徑逐漸縮小,血壓增高,易誘發心臟病。

他們吃得越來越油膩:高脂肪攝入可升高膽固醇水平,而過高的膽固醇會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容易引起心絞痛;高鹽攝入會導致高血壓,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這些也是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他們患代謝綜合征多了: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肥胖,被專家們稱為代謝綜合征,患上這些疾病的人越來越常見,而且呈現年輕化。它們不僅相互關聯,而且會增加患心臟病的概率。

他們經常遭遇堵車:許多男人說自己一遇著堵車就心情暴躁,回家後還煩悶得吃不下飯,有時血壓也高了。確實,上班時勞累辛苦,路上開車又精神緊張,很容易引起高血壓、心臟病。

他們有些甚至寵愛煙草:吸煙者仍很普遍,據統計,我國男性吸煙率在60%—70%以上。而丹麥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女性每天只吸3支煙、男性每天吸6支煙,就可能使患心臟病的危險增加一倍。

男人愛『心」8個有效行動

同是心臟病,一旦發病,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危險。為了男人的健康,我們不僅需要了解他的「心」情,更需要從愛護心臟開始,讓他永遠「心不老」。

NO1. 適當親近紅酒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就有研究者提出,少量喝酒,尤其是喝低度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美國心臟病協會甚至推薦冠心病病人哪怕患有心肌梗死的,也可喝點低度酒,酒量以1天不超過50克為宜。 正所謂:滴酒不沾,得病多,死得快;少量喝酒,得病少,壽命長。

NO2.男人減肥也瘋狂

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比例遠遠高於正常體重的人,特別是「蘋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險。只要減肥3-5公斤,心臟狀況就會有很大改善。男性減肥最好通過平衡飲食和鍛煉逐漸達到目的。除了少吃脂肪的食物外,可多做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跳繩、游泳、健身操、爬樓梯、登山等,身體鍛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累計不少於30分鐘。

NO3.常做一做手指操

大概因為手指的許多穴位都與心臟相關聯吧,手指操對心臟保健有益處,而且方便易學,隨時隨地可以練習。手指操的具體方法如下:兩手同時打開,手指自然伸直,從大拇指開始,依次按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順序,用力彎曲,每彎曲一手指時,其餘四指自然伸直,這樣依次彎曲、伸直、循環往複。

NO4.愛心食譜上餐桌

在飲食上應減少高熱量的油膩食物,多吃粗纖維的蔬菜,營養專家建議,每天要吃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要少吃高鹽、高糖、高膽固醇的食物;巧克力中含有十分豐富的類黃酮物質,能保護心臟,不妨每天吃上一塊;洋蔥、大蒜、蘆筍、胡蘿蔔和茄子等對心臟都很有好處,餐桌上要多多出現。另外,美國心臟病協會因此特別建議,有心臟病者每周至少應吃2次魚,或每天能吃魚油丸,以確保心臟健康。

NO5.別讓心臟敗了性

性猝死常常發生在婚外性生活中,一般夫妻也可以發生,尤其常常發生在看來健康的人身上,特別是有心臟病的人身上。可以肯定,性猝死與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和飲酒等因素有關,尤其是高度的性興奮和高頻率的性生活,都對心臟的影響很大。專家指出,性生活前不要飲用導致興奮的酒、咖啡等飲料,也不要大量吸煙,維持身體平穩。性生活以後一定要躺下來充分休息,不要立即起床活動。

NO6.不忘定期獻血

男人年過40歲,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脂肪容易積存,許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定期獻血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中年男子每年獻血550毫升,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減低86%。

NO7.多與愛人牽手

不幸的婚姻對心臟有很大的損害,為了保持美滿的婚姻,不妨多與愛人多話聊和牽手。話聊不光是用嘴說話,實際上是在用「心」交流,用「情」感應,用「理」溝通。話聊要無所不談,天下大事、生活趣聞、風花雪月,信手拈來,幽默風趣,話聊在家庭健康中佔70%的作用。牽手也是必需的,和相愛的人親近時,肌膚相親,心靈感應,雙方體內放出「快樂激素」——內啡肽,能使人心神寧靜,情緒愉快,痛覺下降,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全身免疫力,有助於心臟的保健作用。

NO8.每年做次心臟檢查

由於年輕人突發心臟病往往沒有明顯先兆,一旦發病,身上往往沒有急救藥物,若身邊人再沒有急救常識,危險就極易發生。專家建議,除了改變生活方式,30~40歲的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心 的精彩文章:

【慢病防控】小心護心
送你一份護心食物單,收好咯!
保護心臟:飲食做到「三多三少」
它能調節血脂,保護心腦血管,糖友常吃好處多!
不打針,不吃藥,5個手部小動作,護心臟、調氣血輕鬆完成!

TAG: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