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果殼最強行的強行科普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果殼最強行的強行科普

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跟我一樣,一覺睡醒發現朋友圈和微博上都被這樣的句式刷了屏:

給仍舊不明白情況的朋友解釋一下,這一切的起因是——今天,男星鹿晗在微博上公布了他和女星關曉彤的戀情:

於是,大家紛紛cos起了這個句式,有情侶的曬情侶,有貓的曬貓,十分過分。

當然,其中還有個別精神崩潰的粉絲出沒:

當年鹿晗上《奔跑吧兄弟》,全方位展示了耿直(缺心眼)本質,獲得了「傻狍子」的外號。還記得當時你們說過什麼嗎?

——事實證明,鹿晗當然能找到女朋友,而狍子一點兒也不傻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下是果殼史上最強行的強行科普,請好好閱讀。

文/無辜的翼狼Elang

編輯/邪惡的AI

說起狍子,對很多像我土生土長的南(方)孩紙來說,「了解」僅僅來源於那句著名的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

很不幸的是,這句話曾經給一個認知水平有限但是腦洞很大的少年帶來了兩個奇怪的想法:一是認為狍子是一種長得毛絨絨的野豬狀生物;二是認為在大東北吃個狍子,就像在大吃省吃個煲仔飯那麼簡單的事情。

咦,誰在叫我。

以至於在後來的歲月里,我被現實狠狠地打了臉——狍子和野豬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大東北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能吃上狍子(大吃省現在想吃個正宗的煲仔飯也不容易啊)

存活在幼年翼狼腦海中的狍子的形象。圖片:翼狼Elang

來來來,看看狍子的真身

空齒鹿亞科也許是鹿科里最迷人的一族,因為這一個亞科當中既有駝鹿這種泰坦級巨人,也有像普度鹿這樣的小矮個子。作為空齒鹿亞科的一員,很顯然狍子應該長得更像鹿而不是像野豬,只是比起那些親戚來說,狍子可以說是相對一般了些,僅有的一個著名標籤竟然還是一個「傻」字。

幾種小型鹿的區分特徵。模特從左到右依次為麂、麝、狍。製圖:老貓

不過很顯然,作為一種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到黃沙滾滾的黃河平原,再到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根部均有分布的動物,一個「傻」字很顯然不足以描述東方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全部。

註:西方狍分布在歐洲;中文語境里說狍子都是指東方狍Capreolus pygargus。

狍子在歐亞大陸的分布,深色為傳統分布區域,淺色為引進地區。圖片:lhnet.org

你們眼中的傻狍子並不傻

稍微瀏覽了一些關於東方狍的文字描述後,我發現狍子這種動物和傳說中的「傻」幾乎完全不沾邊:它聽覺靈敏,警覺性高,食性複雜而豐富,適應性較強,跑起來飛快,這些似乎才是野狍子的真實面孔。

看這身手矯健的狍子,也許能改變你對它的印象。圖片來源見水印

那麼傳說中的那股「傻」勁到底從何而來?從這些文字和關於狍子如何「傻」的描述之中可見一斑:不是狍子傻,而是認為狍子傻的人覺得狍子傻。如果從動物行為學的角度上來說,這種誤解的來源就是過分擬人化地解讀動物行為的一種表現(什麼兔崽子呀狗兒子,說這些梗的你大概也意識到了什麼。

看那三隻狍子,不屑地朝攝影師露出了白屁股。圖片來源見水印

對於狍子的「傻」,最多見的描述是這麼一句:如果獵人用槍打狍子但沒打中讓它跑了,只要在原地等候一陣子,狍子自己就會跑回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唔,如果從人的角度來說,被人打了一槍沒打死,跑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話,確實像恐怖片裡面的群演一樣傻。但對於狍子這種有著明顯領地化行為的動物來說,這種「回頭看」就是一種非常必要的舉動了:在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危險之後,絕大多數領地型動物都會回到危險發生的地點附近,重新觀察並且評估威脅。

被人認為是犯傻的行為,其實是為了觀察原有的領地還是否適宜繼續居住吧。圖片:Saffy H/Flickr

狍子在雪地中留下的腳印。圖片:wiki

如果這種突發的危險只是一種偶然發生的現象,比如說,剛好有一隻路過的老虎想要拿你打牙祭,發現你跑了之後它選擇去野生動物園吃現成的而放棄繼續打獵,那麼在危險過後,這片領地還是安全的,可以繼續在這裡吃喝拉撒睡、過上幸福的生活。

反之,如果這個危險源沒有離開,而是直接變成了一個持久且巨大的威脅,比如說,突然間有幾台金屬巨獸把你家推平了之後,天天都有各種各樣的金屬巨獸在上面奔跑,那麼你只能放棄這一苦心經營的棲息地,重新尋覓適合的居所。

歐亞猞猁正在捕食狍子。圖片:yooniqimages.com

發現了一隻已被捕食的狍子。圖片:Jens-Olaf Walter/Flickr

有一次我在北京的百花山上遇到了一個狍子,當時風很大,那隻漂亮的公狍子只顧在林子里低頭吃草,完全沒有發現我們三個人正在靠近;而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已經很近,估計距離也就50米以內,於是我們停下腳步,慢慢坐下,靜靜欣賞。狍子邊吃邊走,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直到被一聲快門聲所驚動。它抬頭看著我們這邊,由於我們都沒有動,因此它猶豫著(野生動物對聲音和移動的物體非常敏感),歪著頭看,又走近幾步;幾秒後它看清了我們,於是「嗷」地一聲,閃電般地逃走了。

——by 三北大貓

固守家園,狍子也不容易

誠然,對於領地型動物來說,離開自己的領地去嘗試尋找一片新的領地,要遠比我們離開老家去異國他鄉發展難得多,畢竟我們混不好了還能回家,而它們一旦離開熟悉的棲息地,面對的就是關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選擇、整個種群生存繁衍的安危。因此除非遇到迫在眉睫、持續且不可抗的威脅,它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原有的生存空間。

狍子常常睡在刨好土的窩裡。圖片:@桃之

而狍子的分布區域多數位於寒帶和亞寒帶,要在高寒氣候、植被豐富度欠佳的環境中尋找一片適宜生存繁衍的領地顯得尤為不易。因此在越冬期和繁殖期,狍子對於固守自己的領地有著一股「擰」勁,而這樣的行為,卻恰恰會被一種持續而不可抗的巨大威脅,人類,所利用,然後再給它們貼上一個「傻」的標籤。

狍子不好養,更不能養

在某一知名親子節目的「示範作用」下,會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狍子是一種溫順乖巧、易於馴養的動物。然而現實要打臉了。

出現在某一知名親子節目的畫面,還記得嗎。

看到這兒,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到目前為止,狍子的人工養殖技術和馴化技術還不成熟;

2、狍子很早就是「三有動物」名錄上的一員,未經許可,捕獵、養殖等都是違法的。

(註:「三有動物」名錄指《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狍子們有著暴躁且過激的一面。野生狍子如果被關起來圈養的話,會出現驚恐、躁動、狂奔、撞牆、絕食等一系列過激行為,存活率非常低。

作為一種營小集群、大領地生活的動物,狍子並不適宜被大規模集中在一個小圈當中飼養,特別是公狍子,性格也和多數雄性鹿科動物一樣並不怎麼好,繁殖期尤甚,平時不群聚,自然更不適合被圈養。雖目前雖有用圈養狍去協助馴化野生狍的技術,然而讓野生狍子建立起對人類的信任需要漫長的時間。

然而還是有人將野狍子圈養起來。圖片來源見水印

利字當頭,有多少「飼養場」願意把成本投入這些無法馬上獲利的事情中呢?我們心裡應該有數。在這一節目中狍子再次出了名之後,網上猶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了大量「優質狍源」和「大型養殖場」,給狍子帶了不可言說的傷痛。

狍子們不容樂觀的未來

事實上,作為一種動物,狍子的皮毛可以做衣服、肉可以吃、骨頭被認為可以醫百病、雄鹿的角也被當作神葯或裝飾品,再加上一個巨大的「傻」字貼在狍子的白屁股上,我國的狍子現狀顯然不樂觀到哪裡去。

其棲息地因為修路施工和人類活動區域的擴張而被擠壓,人工造林導致食源豐富度下降,再加上偷獵偷捕的現象屢禁不止,東北地區的野生狍子早已沒有當年的繁盛。曾經「東北餐桌上最常見的野味」也漸漸變得稀少起來。

狍子生皮。圖片:yododo.com

狍子傻不傻我不知道,可如果我們能夠讓一種棲息地分布範圍這麼廣、適應能力也這麼好的動物,在這片神州大地的山林中徹底絕跡的話,那麼傻的應該是我們。

跟在媽媽背後的小狍子。來自:三北大貓

一個AI

別傷心了姑娘們(和小夥子們),忘了鹿晗,來跟果殼一起保護狍子吧。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雞頭防抖」為啥如此NB!什麼?其實人類也有這功能!
這就是本屆諾獎得主的簡歷?我差點笑背過氣去!太酷了!
冷凍電鏡牛X在哪裡?5位科學家說:它徹底「消滅」了結構生物學
在你們為諾獎歡呼時,我卻只想靜靜重溫一遍《星際穿越》
新科諾獎:在這個前所未有的高清世界裡,看見生命的細節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