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中國被動陷入怪圈!目的是限制中國高技術發展!

讓中國被動陷入怪圈!目的是限制中國高技術發展!

新媒體管家

誰擁有它,誰就掌控了未來

上世紀60年代,基辛格曾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相信今天大家會有同樣的共識「誰擁有了稀土,誰就掌控了未來」!一代偉人鄧小平曾自豪的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稀土不是土,它也並不「土」!頂尖武器、激光制導、新能源開發、汽車混合動力等技術開發,無一不與稀土緊密相聯……

假如沒有它,一切將回歸原點

沒有它,手機、相機和電腦將不復存在!因為,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屏幕、處理器、揚聲器等設備生產都需要大量的釹、鑭、釔、鈰等;電腦硬碟驅動器里的驅動電機,需要稀土永磁材料……

沒有它,醫療或倒退十幾年!假如沒有稀土,各種利用稀土永磁材料製作而成的磁療用具——磁針、磁貼敷、磁性木梳、磁護膝、磁腰帶等,尤其是諸重要的醫療檢查手段——「核磁共振成像」將不復存在。據悉,每一台醫療檢查應用的核磁共振,大概要用到2~5噸稀土永磁。

沒有它,飛機、導彈等將無從談起!當前,新型稀土鎂合金、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非金屬材料、功能材料及稀土電機產品等,早已在殲擊機、強擊機、直升機、無人駕駛機、民航機以及導彈衛星等產品上逐步得到推廣和應用。沒有稀土,航天事業也就無從談起,抱怨飛機晚點都是奢侈!同時,幾乎所有的導彈都在運用的慣性導航系統的各類陀螺儀、加速度計、力矩電機等核心慣性測量元件,都需要使用稀土永磁材料。

沒有它,日常生活可能會變得一團糟!LED節能燈含有稀土;電梯用的是稀土永磁電機;充電電池都是用稀土貯氫材料製成;液晶電視要用到稀土發光材料;同時DVD、VCD、HiFi音響、耳機扥等全部都需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失去稀土,我們的日常生活將變得一團糟!

可以說「稀土就是高科技」。誰擁有它,誰就擁有一筆巨額財富……然而,現實卻不然!

過量開採!

中國稀土儲量全球佔比四成,開採和出口量高得驚人!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截至2016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約1.2億噸,主要分布在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其中,中國稀土礦儲量4400萬噸,佔世界儲量的36.67%。然而,2016年,全球稀土產量為12.6萬噸,其中中國生產了10.5萬噸,佔比高達83%。由此可見,我國稀土儲量佔全球儲量的比重不足四成,但稀土開採量卻高的令人吃驚,佔比逾八成

同時,我國稀土出口量也呈猛增態勢。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8月,我國出口稀土4185噸,同比增長0.4%;1~8月我國累計出口稀土34757噸,同比增長13%。

高儲高采還不能自給自足!

支撐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稀土金屬依賴進口!

雖然我國稀土的儲量和產量、出口量都是全球第一,但很多重要領域所必需的稀土高端材料,我們的進口依賴度很高。

銦:我國生產量佔全球消費的1/3,但高端產品依靠進口。

:我國資源稟賦相對較差,95%以上依賴進口。

鉭:我國資源稟賦很差,全球資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亞,我國70%以上的鉭依靠進口。

:我國資源比較豐富,但技術不成熟,我國70%以上依靠進口。

鍶:國內產能過剩,供大於需,未來需求增長有限。

鎵:全球資源主要集中在非洲、澳洲,我國產量過剩,需要必要的儲備。

:我國產量過剩,回收率低。

:我國資源匱乏,資源和產業均控制在美國,我國70%以上依靠進口,資源潛力小,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

鋯:國內調查評價、勘查不足,應用技術落後。

警惕!陷入他們的怪圈!

美歐日不開採稀土礦卻借中國稀土發展高科技!反制中國發展!

眾所周知,稀土從開採到冶煉,每個環節都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植被破壞、水土流失,造成生態系統失衡;沉澱廢水氨氮,污染水源;含氯廢氣和酸霧氣體的排放污染空氣……或許正是由於稀土開採冶煉中的污染,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地區)不開採稀土礦,但卻通過其他途徑大力擠壓中國,獲取中國廉價稀土,發展本國的稀土工業,發展本國高科技產業,甚至制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已經形成了一個自己不開採,還要用不開採的資源反制別人發展的「怪圈」。

他們大量儲備中國稀土,以備長遠發展所需!我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稀土大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出口稀土5029.9噸,較2016年同期增長1.3倍;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2.6萬元,下跌44.2%。其中,日本佔據最大出口市場地位,我國對日稀土出口量同比增長1.9倍;而對美國、荷蘭和俄羅斯出口也都呈大幅增勢。而據悉,日本從中國大量進口稀土卻回國不使用,一直用集裝箱收集然後埋入地下,作為儲備,日本目前儲備的稀土可以供日本使用12年左右

美國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進口額1.2億美元,其中自中國的進口佔比達72%,自愛沙尼亞進口佔比7%,自法國進口佔比5%,自日本進口佔比5%,自其他國家進口佔比11%。

他們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稀土政策施加壓力!2012年3月,美國、歐盟和日本分別根據WTO《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DSU)第1條、第4條和《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 1994)第22條規定,起訴中國對各種形式的稀土、鎢及鉬(原礦物以及初級加工產品)採取出口配額,徵收出口關稅。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歐盟、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挪威、阿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台灣、土耳其、美國、越南根據本國(地區)申請作為第三方參與審理。

最終,專家組認定,中國對稀土、鎢及鉬實施徵收出口關稅實行配額措施以及對稀土和鉬企業外貿權的限制違反了WTO義務。

他們啟動337調查!限制中國稀土永磁產業的發展。1998年,日本住友特殊金屬聯合美國麥格昆磁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337調查申請,指控北京京馬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和新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稀土磁體及磁性材料等侵犯了其6項專利(其中最為核心的專利為「含鈷專利」);最後美國ITC認定兩家中國企業侵權成立,並發布了普遍排除令2012年,日立金屬於以侵犯其4項專利為由,向包括我國企業在內的29家企業發起337調查;案件最終以和解結案,但除了獲得專利授權的企業外(中國目前8家企業獲得授權),其他數百家國內釹鐵硼企業生產的產品仍然無法出口。

他們設置出口管制!限制中國獲得稀土中高端技術。17類稀土元素中,8類稀土元素及其衍生物受到國際組織的管制。其中,《瓦森納協定》的管制主要涉及鑭、鐠、釹的下游生產產品;核供應集團對稀土衍生物的管制主要涉及釓、硫化鈰(Ce2S3)、氧化鉺(鉺酸)(Er2O3)、氧化釔(釔酸)、鐿。

他們壓制別人發展!自己悶頭搞研發。針對中國,「他們」採取了雙向措施,一方面在資源端擠壓「我們」被迫擴大出口,他們藉機多多地儲備;另一方面在技術端,限制我們掌握高端產品技術,限制我們獲得稀土應用技術,以發展壯大我們的關鍵技術領域,同時他們藉機擴大研發投入,以拉開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

美國:為了保護本國資源,不在本國開採稀土,但近年來對稀土元素的需求大幅增長,為了保障本國經濟的安全性,美國恢復了發展稀土元素(REEs)的可行性研究。美國能源部今年選擇了4個項目,投入1740萬美元,以推進從煤炭和煤炭副產品中回收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2017年9月28日,美國能源部又新公布了9個新的稀土元素技術開發項目,投資約400萬美元,旨在改善從煤炭及煤炭副產品中提取、分離和回收稀土元素(REEs)。

歐盟歐盟通過「地平線2020」計划出資700萬歐元,資助開發從工業廢棄物中提取鈧(Sc)等稀土元素的技術,近期利用離子液體從鋁土礦渣中成功回收稀土元素。此名為SCALE的項目以產業化為導向,包括10家公司和8家學術研究機構,涵蓋了鈧的整個價值鏈過程。

有序發展不斷強大,方可走出怪圈

打擊:應該說,以往,國內產業亂相讓「他們」有了可乘之機。近年來,為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我國工信部聯合國土部、環保部等七部門開展了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成果極佳。2017以來,我國打黑力度不斷增強,「黑」稀土和合法稀土界限分明,「黑」稀土受到了抑制。

整合:2016年10月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出台,其中明確指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團(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完成對全國所有稀土開採、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整合,形成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可以說,稀土「十三五」規劃的出台,更明確了六大集團的定位,為我國稀土市場秩序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收儲:2017年以來,國家已進行了3輪稀土國儲招標,累計中標約4500噸,雖然我國稀土國儲收儲量占產量比例較低,但給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海外收購:近年來,我國國內稀土企業不斷「走出去」,一方面加大了在南非等地稀土礦的合作開發力度,另一方面開始對世界稀土礦進行收購。據悉,2017年6月23日,A股上市公司盛和資源對海外稀土礦山MountainPass(該稀土礦山位於美國加州,其產量一度佔據全球產量的70%左右)的資產購買協議已獲得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庭的批准。後續,這個收購項目可能會受到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的審查和制約,但海外資源收購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出路之一。

綜上,從稀土源頭的秩序整頓開始,中國正在努力走出別人設置的「怪圈」!如果能夠在稀土中下游加大技術開發,加大高端產品研發,特別是重稀土的應用研發,那麼中國將徹底擺脫「怪圈」,也才能讓稀土這張「中國名片」熠熠生輝!

(機工智庫研究員常雁)

貿易風險預警網:www.risk-info.com

新浪微博:機工情報

辦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2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工情報 的精彩文章:

歐版CFIUS:開放與監管並駕齊驅
貿易風險宏觀周報

TAG:機工情報 |